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佛语禅意

佛法普遍语汇(精选473句)

2022-03-26互联网 佛语禅意 手机版

1、位。

2、一画 ▲

3、二画 ▲

4、│忉利天

5、「四王天

6、││兜率天

7、││化乐天

8、│「梵众天

9、│││广果天

10、│││无想天

11、│││福生天

12、││└大梵天

13、││└遍净天

14、││「少光天

15、││「无云天

16、││善现天│

17、││无热天│

18、│无所有处天

19、佛学常见词汇

20、│└他化自在天

21、│└无表色┘│

22、│「空无边处天

23、八││「少净天

24、└非想非非想处天

25、【八轮】八正道。

26、│└色究竟天──┘

27、│「初禅─┤梵辅天

28、【一衲】一件僧衣。

29、【八世风】即八风。

30、【八大】八大地狱。

31、【八惟无】八背舍。

32、【一期】指人的一生。

33、【一来向】四向之一。

34、【一来果】四果之一。

35、【七识】见末那识条。

36、【二世】今世和来世。

37、【八戒】见八戒斋条。

38、「欲界天───┤夜摩天

39、【一业】同一种的业因。

40、【一夏】一次结夏安居。

41、【一实观】一实的观法。

42、【一法句】一法的章句。

43、【一相】唯一真实的相。

44、【七华】(喻)七觉支。

45、【八不】见八不中道条。

46、【八支斋】八戒的别名。

47、【八段】见八段五篇条。

48、【八海】见九山八海条。

49、二││二禅─┤无量光天

50、天││三禅─┤无量净天

51、││善见天│──五净居天

52、│2耳识──耳根缘声尘│

53、┌1眼识──眼根缘色尘┐

54、【一切智相】一切智的相。

55、【一微尘】一个极微分子。

56、【一阐提迦】见一阐提条。

57、【七加行】七方便的别名。

58、【七等觉支】见七觉分条。

59、【七菩提分】见七觉分条。

60、【八分斋戒】与八支斋同。

61、│┌能藏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62、│└四禅─┤无烦天───┐

63、│4舌识──舌根缘味尘││

64、└无色界天──┤识无边处天

65、【一三昧】一行三昧的简称。

66、【一切万法】一切万有诸法。

67、【一切诸佛】所有一切的佛。

68、【一化】释迦佛一代的教化。

69、【一法】一事或一物的意思。

70、【一空】一切法的自性皆空。

71、【一行】很专心的做一件事。

72、【八不可越】八敬戒的别名。

73、【八不正观】见八不中道条。

74、【八堕】比丘尼的八波罗夷。

75、【八辈】指四向四果的圣人。

76、│5身识──身根缘触尘││七

77、│6意识──意根缘法尘┘├转

78、【一切智者】与一切智人同义。

79、【一尘不染】(喻)六根清净。

80、【一弹指】(喻)极短的时间。

81、【一心不乱】心专一而不散乱。

82、【一念随喜】一个随喜的念头。

83、【一极】一个真实至极的道理。

84、【一路】一条通向涅盘的道路。

85、【一转语】参禅时转机的一语。

86、【八不中观】八不中道的观法。

87、【八干】又作八犍,即八犍度。

88、十─┼色界天───│└光音天

89、┌五根(眼、耳、鼻、舌、身)┐

90、【一切智】三智之一。见三智条。

91、【一切有情】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92、【一切皆成】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93、【一期无常】指生物的一度生死。

94、【一相智】证悟诸法一实相的智。

95、【七圣觉】七觉分。见七觉分条。

96、【八大辛苦】即八苦。见八苦条。

97、(共计)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

98、【一九之生】谓极乐世界九品往生。

99、【一佛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

100、【一实相】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101、【一日经】在一日之中写完一部经。

102、【一真如】一真法界无差别的意思。

103、││└执藏受第七识所执取├心(集起

104、【一九之教】指弥陀九品莲台的教门。

105、【一切种智】佛三智之一。见三智条。

106、【一即三】一乘教就是三乘教的意思。

107、【一尘法界】一粒微尘等于一个法界。

108、【一心称名】很专心的称念佛的名号。

109、【一真地】证悟一真法界的实际理地。

110、【一道】一实之道,也就是真如之道。

111、【七支戒】戒止身三口四的七支作业。

112、【七证师】受具足戒时的七位证明师。

113、【八圣道】又名八正道。见八正道条。

114、【八背舍】又名八解脱。见八解脱条。

115、└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本

116、【一切智智】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

117、【一法界心】超绝有无和没有差别的心。

118、【一真】唯一真实的意思,与真如同义。

119、【一超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思。

120、│第五单堕---九十---一七八┘││

121、【一代教】释迦佛一生所说的大小乘教法。

122、【一切智地】证得一切智的地位,即佛位。

123、【一切诸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124、【一四句偈】一个由四句话所构成的偈文。

125、【一持】专门受持一佛名号或是一部经典。

126、【一法印】又名一实相印。见一实相印条。

127、【一谛】唯一的真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128、【一锤托成】(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

129、【二无我智】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

130、【二种我见】人我见和法我见。见二我条。

131、【八重】比丘尼的八波罗夷。见波罗夷条。

132、(名目)(比丘戒)(比丘尼戒)(名目)

133、│┌华译藏识┤所藏受第七识所熏习───┐

134、│第七众学---一百----一百──││

135、│第三不定----二-----无──┐│

136、【一乘之机】具有听受一乘佛法的机根的人。

137、【一切唯心造】谓一切万法都是由心而起的。

138、【一明】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

139、【二我执】人我执和法我执。与二我见同义。

140、【二语】又名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

141、【八大菩萨法】指八大菩萨曼荼罗经的修法。

142、【八天】指色界的四禅天与无色界的四空处。

143、││疑)───────────────八│

144、│┌大地法(受、想、思、触、欲、慧、念、│

145、└8第八识阿赖耶─┤无覆无记│为义)──根

146、【一乘经】专门说一乘妙理的经典,指法华经。

147、【一切世间】一切的世间,是一切秽土的总称。

148、【一切有为】一切有作为有生灭的因缘所生法。

149、【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的简称,小乘宗之名。

150、【一多相容不同门】十玄门之一。见十玄门条。

151、【一字三礼】书写经文,每写一字,礼佛三次。

152、【一智】一切种智,是佛三智之一。见三智条。

153、【一食】又名一坐食,即一日只在午前食一餐。

154、万││诳、憍)────────────十│

155、│││掉举)─────────────六│五

156、││作意、胜解、三摩地)────────十│

157、【一佛世界】一佛所教化的世界。与一佛土同义。

158、【一切义成】一切义成就,是悉达多太子的译名。

159、【一切如来】所有一切的佛。如来是佛十号之一。

160、【一切智人】佛的尊称,因佛是具足一切智的人。

161、【一切智藏】佛的尊称,因佛是一切智的含藏者。

162、【一心】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2.专心。

163、【一念】1.一个念头。2.(喻)极短的时间。

164、【一真无为】谓一真法界的理体是清净和无为的。

165、【一真法界】唯一真实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

166、【一音教】佛只以一种声音向各类众生宣说教法。

167、【七见二疑二无明】即十一遍使。见十一遍使条。

168、【二种声闻】愚法声闻和不愚法声闻。见愚法条。

169、【八遮】三论宗所说的八不中道。见八不中道条。

170、│第二僧残---十三----十七----僧残│

171、【一切经】佛教圣典的总称,即大藏经,简称藏经。

172、【一回忌】又名一周忌,即人死后满一周年的忌日。

173、【一实圆乘】阐明一实圆顿之旨的教法,法华经是。

174、【一实圆宗】宣说一实圆顿之理的宗派,即天台宗。

175、【八圣】1.指声闻乘的四向四果。2.即八圣道。

176、【八大奈落】八大地狱。奈落是梵语,华译为地狱。

177、└第八灭诤----七-----七──┘─突吉罗┘

178、【一乘究竟教】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圆满的教法。

179、【一念不生】心中毫无杂念妄想,乃超越念虑的境界。

180、【一道无为心】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见十住心条。

181、【二种菩萨身】生死肉身和法性生身。见二种菩萨条。

182、【八迷】即生、灭、去、来、异、断、常的八种迷见。

183、││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

184、│心法─(亦名心王法,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185、│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186、│第六提舍尼----四-----八──┼─提舍尼│

187、│身识、意识)────────────────一│

188、┌第一波罗夷----四-----八----波罗夷┐

189、【一实无相】在唯一而真实的道理中是毫无虚妄之相的。

190、【一心归命】一心一意的归向于佛,把生命奉献给佛教。

191、【八会】华严经是七处八会的道法,所以称为八会之经。

192、八│┌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识

193、宙││小烦恼地法(忿、覆、悭、嫉、恼、害、恨、谄│

194、有│└不定地法(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

195、│└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为义)┘

196、【一如顿证】谓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

197、【一念万年】谓在一剎那之心念中就已摄尽了万年的岁月。

198、【一灭】一个趣向于寂灭的道理,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

199、【二利】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200、八段┤第四舍堕---三十----三十┐_│_堕├五篇

201、┌有为法─┤│、无瞋、不害、勤)────────十│七

202、【八识体一】所有八识的体性都是一体,这是唯识宗的异义。

203、【八识体别】所有八识的体性各别不同,这是唯识宗的正义。

204、【七有】地狱有、畜生有、饿鬼有、天有、人有、业有、中有。

205、【二十五神】受持五戒的人,时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其身。

206、【八智】四法智与四类智,合称为八智。见四法智与四类智条。

207、宇││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二│法

208、││心所法─┤大烦恼地法(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十

209、┌色法─┤五境(色、声、香、味、触)├───────十一┐

210、【一切种识】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法的种子。

211、【一实乘】一实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盘的彼岸,故名为乘。

212、【二众】道众和俗众。道众是有道行的大众;俗众是凡俗的大众。

213、【二足】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余五度是福足。

214、│└不相应行法(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

215、【一佛土】一佛所化度的国土。一佛土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216、【一如】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变,所以一如就是真如的意思。

217、【一莲便生】在同一样的莲花之中托生,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

218、【七宗】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禅宗。

219、【二悟】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顿时就能开悟;渐悟是逐渐才能觉悟。

220、【八大金刚】八大金刚明王的简称,又名八大明王。见八大明王条。

221、【一行三昧】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即把心定于一行而修正定。

222、【二护】内护和外护。内是指自身内在的心;外是指外在的亲人眷属。

223、【二证】事证和理证。在三学中,修戒学是事证,修定慧二学是理证。

224、【一中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一中劫共有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

225、【一佛净土】一佛的净土。通常是指阿弥陀佛的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226、【一剎那】指极短的时间。佛经说在人的一个念头中就含有九十个剎那。

227、【一夏九旬】一次结夏安居的日数是九十天,即由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

228、【二种世间】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229、【八缠】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缠是烦恼的别名。

230、【二应身】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

231、【八除入】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

232、注:《佛学常见词汇》原书是繁体中文,其笔画数也是按繁体中文计算的。

233、│3鼻识──鼻根缘香尘├识(了别为义)──────────────┐

234、【一乘菩提】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它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235、【一心合掌】一心是很专心的意思,合掌是双手合一为掌,也就是表示一心。

236、【二凡】内凡和外凡。内凡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外凡是刚刚闻教起信的人。

237、【二求】得求和命求。得求是众生希求获得快乐;命求是众生希求获得长命。

238、【二流】顺流和逆流。顺流是流转于生死的因果;逆流是还归于寂灭的因果。

239、【二漏】有漏和无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无漏就是无烦恼。

240、【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241、【八魔】烦恼魔、阴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242、└无为法──(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三┘

243、【一心三惑】谓三惑融镕于我们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

244、【二余】生身的苦果和烦恼的残余,叫做二余,若加上业的残余,便叫做三余。

245、【一实】一是唯一,实是实相,唯一而真实的相,叫做一实,也就是真如的意义。

246、【一念业成】只要一念坚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业。

247、【二力】自力和他方。自力是众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学;他力是佛菩萨的愿力加被。

248、【二爱】欲爱和法爱。欲爱是凡夫们对五欲的贪爱;法爱是菩萨们对正法的喜爱。

249、【二答】言答和示相答。言答是以言语来作答;示相答是示现种种的形相来作答。

250、识─┤7第七末那识─┤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意(思量│

251、【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佛说阿弥陀经的别名,因阿弥陀经为一切诸佛所护持和忆念。

252、【一剎】一佛所教化的国土。剎就是国土的意思,通常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称为一剎。

253、【七法财】七种出世的法财,即信财、进财、戒财、惭愧财、闻财、舍财、定慧财。

254、【二观】事观和理观。事观是观察一切因缘生的事相;理观是观察一切事物的理性。

255、【八慢】八种的骄慢,即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

256、【八觉】八种的恶觉,即瞋觉、恼觉、亲里觉、国土觉、不死觉、族姓觉、轻侮觉。

257、【二种精进】身精进和心精进。身精进是身体力行善法;心精进是勤断悭贪等之恶心。

258、【八不净】八种比丘不可积蓄的不净物,即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毒、耕种。

259、【一业所感】又名共业共果,即众生如果造作了同一种的业因,就会召感同一种的业果。

260、【一中一切中】在修空假中三观之中观时,应观不只是中才是中,就是空和假也都是中。

261、【一乘圆教】一乘就是一佛乘,圆教就是圆满之教,在大乘中,一乘圆教是穷极的实教。

262、【一假一切假】在修空假中三观之假观时,应观不只是假才是假,就是空和中也都是假。

263、【一空一切空】在修空假中三观之空观时,应观不只是空才是空,就是假和中也都是空。

264、【七趣】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神仙趣、天趣、阿修罗趣。趣是趣向的意思。

265、【八不显实】在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八不中,显示出诸法实相的理体。

266、【二边三际】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指外、内、中间三处。

267、【一即六】谓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中,若有一根已经清净,则其它五根也会跟着获得解脱。

268、【二受】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苦乐感受;心受是人们意识上的忧苦感受。

269、【二色身】佛的二种色身,即实色身和化色身。实色身就是佛的报身;化色身就是佛的应身。

270、【一法界】1.唯一的法界。亦即真如的理性。2.每一法的分界不同,故每一法都叫做一法界。

271、【七常住果】谓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境智。

272、【七法不可避】生不可避、老不可避、病不可避、死不可避、罪不可避、福不可避、因缘不可避。

273、【八不正见】八种不正确的见解,即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士夫见、常见、断见、有见、无见。

274、【八梵】八种的梵音,即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

275、【八邪】与八正道相反的八种邪道,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276、【一说部】又名执一语言部,小乘二十部之一,是佛灭后二百年间由大众部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流派。

277、【七转识】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它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278、【八味】佛的大涅盘境界共有八种的法味,即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

279、【一四天下】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所照临的四大部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

280、【二种供养】财供养和法供养。财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法供养是演说修行佛法以利众生。

281、【二种病】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们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疾病;心病是人们心理上所发生的种种病态。

282、【一乘】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乘是车乘,以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乘载人至涅盘的彼岸,所以叫做乘。

283、【一切智无所畏】佛四无畏之一。佛在大众中说法,因自己是一位有真正智慧的人,所以心中毫无怖畏。

284、【七金山】在须弥山之外有七重金山,即双持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

285、【二种施】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闻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说。

286、【二种爱】贪爱与信爱。贪爱是一种有染污的爱,如爱妻子是;信爱是一种无染污的爱,如爱师长等是。

287、【八大夜叉】宝贤夜叉、满贤夜叉、散支夜叉、众德夜叉、应念夜叉、太满夜叉、无比夜叉,密严夜叉。

288、【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289、【二禅】四禅之一,即色界二禅天的禅定,其境界是定心细微,无寻伺的心所,于三受中只有喜乐的二受。

290、【二种心相】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291、【八音】佛所特有的八种声音,即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

292、【七佛】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293、【七方便】即小乘的三贤四善根。三贤是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四善根是暖、顶、忍、世第一法。

294、【七种辩】菩萨所特有的七种辩才,即捷疾辩、利辩、不尽辨、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切世间最上辩。

295、【二入】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着手,觅求真本,入佛知见;行入是由实践着手,实践修心,磨炼意志。

296、【二种般若】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三乘行人所共得的我空智;不共般若是大乘行人所独得的法空智。

297、【七支】十恶中的前七恶叫做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业。

298、【二序】诸经开头时,有通序和别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都有,叫通序,序说本经特殊的缘起,叫别序。

299、【二种出家】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者,如小乘的比丘及大乘的菩萨僧是;心出家者,如大乘的菩萨居士是。

300、【二足尊】又名两足尊,是佛的尊号,因佛在有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佛福慧两足,故被称为二足尊。

301、【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是四大,空即虚空的本性,见即眼根的见性,识即八识。因为

302、【一切时】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303、【一行一切行】在一行之中同时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之佛是,华严宗叫做圆行。见圆行条。

304、【二明】内明和因明。内明是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因明是考定邪正分清真伪的理法,相等于现代的论理学。

305、【二檀】世间檀和出世间檀。世间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间檀就是圣人无漏心的布施。

306、【八弃】即比丘尼的八波罗夷罪。波罗夷华译为断头,又译作弃,意思是犯了此罪的人,就会被摈弃于佛法的门外。

307、【一地】(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壮大。

308、【一月三身】以一个月亮的月体月光月影,来比喻佛的三身。宝王论说:「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

309、【二执】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即执着人有一实在的我体;法执又名法我执,即执着一切法都有实在的体用。

310、【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

311、【一大劫】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共有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为一世界由成到毁的年数。

312、【一生补处】尽此一生就能补到佛位的意思,是最后身菩萨的别号,如现在居于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

313、【七七斋】人死之后七七四十九日,由于业缘的安排将去投胎,此时若其亲属为之修福,则可以转劣为胜而投生于善处。

314、【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兹列表说明如下:

315、【一心三智】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等三种智。

316、【二根】1.利根和钝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锐利的人;钝根是指根器很迟钝的人。2.指男女的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

317、【八不中道】又名八不正观,或八不中观,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

318、【八风】又名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因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做八风。

319、【七叶岩】地名,在王舍城侧的灵鹫山上,因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之上,故名七叶岩,是第一次五百大阿罗汉结集经典的地方。

320、【七重金山】指环绕须弥山的七重金山,其名是双持、持轴、担木、善见、马耳、障碍、持地,此七金山多为圣贤神鬼所住。

321、【二种佛境】证境和化境。证境是诸佛所证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322、【八大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

323、【八辩】八种佛所特有的辩才,即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

324、【二苦】内苦和外苦。内苦有二种,即一切疾病为身苦,忧愁嫉恨为心苦;外苦也有二种,即盗贼虎狼之害,和风雨寒暑之灾。

325、【二际】涅盘际和生死际。际是界的意思,小乘人视生死与涅盘有分界,但大乘人体悟诸法性空,视生死即涅盘,无界限可分。

326、【二百五十戒】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法、一百众学、七灭诤法。

327、【一大事】1.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就是向众生开示宇宙人生真理,以令众生转迷成悟和了脱生死的伟大事业。2.指人的生死大事。

328、【七陀罗尼】七种的陀罗尼,即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陀罗尼。

329、【二衣】制衣和听衣。制衣是佛制定比丘一定要穿着的衣,如比丘的三衣和比丘尼的五衣是;听衣是佛特许听便蓄存的衣,如长衣是。

330、【八妄想】八种虚妄的思想,即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见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违妄想。

331、【八相】1.指佛来此世界成道时所示现的八种相。见八相成道条。2.生住异灭各有大小之二相,即四本相与四随相,合称为八相。

332、【八秽】出家人购置田宅、种植耕栽、贮聚谷栗、畜养奴婢、畜养群畜、藏积金银钱宝、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烧煮。

333、【七种忏悔心】人们在作忏悔时所应具有的七种心情,即大惭愧心、恐怖心、厌离心、发菩提心、冤亲平等心、念佛报恩心、观罪性空。

334、【七遮罪】七种的遮罪,即在五逆罪之外,加上杀和尚和杀阿阇梨。因凡是犯了此七逆罪之一的人,便禁止他受菩萨戒,所以叫做遮罪。

335、【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336、【一实圆顿】是赞叹法华经教旨的话。法华经所说的一实之理,具有圆顿的功德,圆顿就是圆满顿速,功德既然圆满,成佛自然顿超迅速。

337、【二种比丘】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338、【一代五时佛法】天台智者大师把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佛法分为五个时期,叫做五时佛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

339、【一切诸佛秘藏之法】1.统指一切大乘甚深微妙的经典。2.指法华经,因法华经所说的道理,精深奥秘,非一般钝根少智的人所能领悟。

340、【二种佛土】1.真土和应土。真土是真佛的住处;应土是应佛的住处。2.一真佛土和方便化身土。一真佛土即真土;方便化身土即应土。

341、【二空观】人空观和法空观。观五蕴之中无人我故,不见有众生相,名人空观;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不见有法相,名法空观。

342、【七逆】七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地上菩萨)。

343、【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见二死条。

344、【一合相】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345、【二种因果】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346、【八句义】禅宗的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347、【一灯】(喻)智慧好像一盏明灯。明灯能破除一切的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的愚痴。华严经说:「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348、【二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常一的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实在的体用。

349、【八识田】所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一切种子,都收藏在第八识里,遇到缘,就会发行现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种子就会生出果来一样,所以叫做田。

350、【一异】一与异。一是彼此一样,异是彼此迥异,一与异,都是偏于一方的思想。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351、【二持】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以摄尽一切的戒律。

352、【二谛】俗谛和真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即凡夫所见的世间事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即圣智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离言法性。

353、【二义】了义和不了义。了义是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如宣说真实义理的大乘经是;不了义是说理不透彻和不究竟的意思,如只为方便而说的经典是。

354、【二土】1.净土和秽土。净土是诸佛清净的国土;秽土是众生污秽的国土。2.报土和化土。报土是诸佛报身所住的国土;化土是诸佛化身所住的国土。

355、【二种清净】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性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356、【二世间】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即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生死存亡的色身,也就是有情的正报;器世间即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也就是有情的依报。

357、【二种资粮】福德资粮和智德资粮。福德资粮是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资粮是由修习正观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后一度。

358、【二行】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盘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

359、【八定】指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四禅定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四空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360、【二和】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证悟无为的道理;事和是对凡僧而言,共有六种,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

361、【一日三时】将一日分作昼三时和夜三时。昼三时是上午七点至十点,十一点至下午二点,三点至六点;夜三时是晚上七点至十点,十一点至二点,三点至六点。

362、【二见】1.有见和无见。有见是偏于有的邪见;无见是偏于无的邪见。2.断见和常见。断见是执身心断灭之见,属于无见;常见是执身心常住之见,属于有见。

363、【八识心王】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

364、【二无记】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极其微弱的惑障隐覆着圣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恶性;无覆无记是离惑障的无记法。无记是体性微弱到无善恶可记的意思。

365、【二果】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366、【八倒】对生死的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者,是凡夫的四倒;对涅盘的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是二乘人的四倒。这两种四倒合起来就是八倒。

367、【二报】依报和正报。依报又名依果,即众生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是;正报又名正果,即众生五蕴假合的身体,因此身体乃因惑造业所感,是正彼之果报。

368、【八福生处】瑜伽师地论说,一个修福业的人,视其福的多寡,而决定他投生到下列的八种地方去,即人中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

369、【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370、【二?士】又名二挟持,或两?士,即在佛左右协助弘法的人。阿弥陀佛的二?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药师佛的二?士是日光和月光二菩萨,释迦佛的二?士是文殊和普贤二菩萨。

371、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 十九画 廿画 廿一画 廿二画 廿三画 廿四画 廿五画 廿六画 卅三画

372、【一大事因缘】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373、【七使】七种的烦恼,使就是烦恼的别名。欲爱,即五欲的贪爱。恚,即瞋恚无忍。有爱,即色无色爱。慢,即贡高我慢。无明,即不明事理。见,即各种邪见。疑,即怀疑正法。

374、【二种布施】1.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他。2.净施和不净施。净施是以清净心作布施,如施恩不望报是;不净施是以妄心作布施,如求名誉福报是。

375、【二空真如】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二乘圣者,悟人我空无之理,名人空、我空、生空,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萨悟法空之理,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法空真如。

376、【一字不说】佛虽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说了之后才有,如此说同未说,故说一字不说。

377、【一阐提】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者,名断善阐提。大悲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至多,故亦成佛无期者,名大悲阐提。

378、【二识】起信论所说,即阿赖耶识和分别事识。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或无没识,因它含藏一切法的种子而不没失;分别事识又名意识,即依阿赖耶识而生分别色声等六尘之眼耳等六识。

379、【二因】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壳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能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2.正因和缘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缘因是助缘的因。

380、【二无常】念念无常和相续无常。念念无常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念念生灭而不停住;相续无常是说相续之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要归于坏灭,如人命的死亡及灯火的熄灭是。

381、【一切法第一彼岸】梵语波罗,译为彼岸,此岸指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的涅盘。一切法,法相有生有灭,法性无生无灭,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与涅盘相应,故称一切法第一彼岸。

382、【七宝狱】一个疑惑佛智但凭自身善行而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埵懈慢界的人,他于五百岁间不能见三宝和获得法乐,这情形好像一个人被关在由七宝所成的牢狱里一样,所以称为七宝狱。

383、【七种语】佛所说的七种语,即因语,于现在因中说未来之果;果语,于现在果中说过去之因;因果语,对着一件事既说因又说果;喻语,即作种种的譬喻;不应说语;世流布语;如意语。

384、【二种自在】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385、【八大自在我】具有八大自在的真我,即能示一身为多身、示一尘身满大千界、大身轻举远到、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诸根互用、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

386、【一真一切真】一真是指绝对的真理而言,华严宗所谓一真法界,天台宗所谓诸法实相,都是不离自性,站在真如的立场上谈性,则一切法的不虚妄性和不变异性即是真如,故说一真一切真。

387、【二种三宝】自性三宝和别相三宝。佛法僧三宝在自己的心性上现出来,叫做自性三宝;佛法僧三宝有各别的形相,如佛有法报应三身的分别,叫做别相三宝。自性三宝是体,别相三宝是用。

388、【二罪】性罪和遮罪。性罪是本性就是罪恶,如杀、盗、淫、妄,不待佛制,谁犯了就会得到罪报;遮罪是遮止的罪,如酒的本质不是恶,但是佛禁止不许饮,谁饮了就会得到毁犯佛制戒的罪。

389、【八大地狱】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在根本地狱中,又分为纵横两大类,纵的有八大地狱,又称为八热地狱。横的也有八大地狱,又称为八寒地狱。

390、【二我见】人我见和法我见。人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五蕴假合的道理,对于自己的身心妄执有一实在的我体的邪见;法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对于诸法妄执有其实在的体用的邪见。

391、【一切智忍】六忍之一。菩萨于妙觉位时,在断了一品无明之后,便证得一切智,能遍知一切中道之理,此时其心便安住于理上,永不再动摇,叫做一切智忍。忍就是把心安住于理上永不再动摇的意思。

392、【二种涅盘】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如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其身体还在,名有余涅盘,或有余依涅盘,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犹余有漏的依身;待其依身亦亡了,才名无余涅盘,或无余依涅盘。

393、【二种寂静】身寂静和心寂静。身寂静是舍家弃欲和离开喧闹的都巿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闲居,身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心寂静是杜绝贪瞋痴等诸烦恼,修习禅定以使心不散乱,意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

394、【八忍】四法忍与四类忍,合称为八忍。四法忍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这四法忍,忍可印证欲界的四谛。四类忍是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这四类忍,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的四谛。

395、【二种菩萨】1.居家菩萨和出家菩萨。2.生死肉身菩萨和法性生身菩萨。生死肉身菩萨是惑业未断,有分段生死的凡夫菩萨;法性生身菩萨是已证无生法性,脱离分段生死,但还受不思议变易生死的菩萨。

396、【八戒斋八种胜法】十善戒经说受持八戒斋的人有八种殊胜的功德,即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盘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97、【八教】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合称为八教。化法四教是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化法;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化仪。

398、【一实相印】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一实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印就是印契。佛说一切大乘经,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如有实相印者,便是佛说,否则便是魔说。

399、【二烦恼】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大烦恼,因为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随烦恼即忿恨覆等二十种小烦恼,因为是随逐六种根本烦恼而生起的枝末烦恼,故名随烦恼。

400、【二空】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诸法缘起性空的真理。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说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根本没有自性;相空是说诸法缘生的相,都是虚空不实的。

401、【二种证】次第证和超越证,这是声闻乘行人证悟四果的两种情形。次第证又名次第断,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断除烦恼,次第的证悟四果阿罗汉;超越证又名超越断,即不经过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证悟四果阿罗汉。

402、【二十五有】由业因而有果报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

403、【二心】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404、【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405、【八法】1.又名八风。见八风条。2.地水火风为四大,色香味触为四微,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所以总称为八法。3.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等叫做八法,而一切的法门,都不离此八法。

406、【一即一切】一是最少,一切是最多,一即一切是多少一样,没有分别的意思。法住法位,法性即在诸法差别位上见,在诸法差别现象上亦即显出法性本体来,所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佛教法法相即,法法相入的理论。

407、【二禅天】修成二禅的人所住的天界,在色界的第二重,共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在此二禅天的天人,因无寻伺的麤动,所以能够避开劫末的大火灾,但因为心中还有喜乐的念头,所以不能避开劫末的大水灾。

408、【一境三谛】又名圆融三谛,或不思议三谛,即空假中三谛圆融于一境的意思。天台宗说,诸法无自性,谓之空,因缘所成,谓之假,即空即假,谓之中。如此三谛之理融洽于一境,三即一,一亦即三,圆融无碍,谓之一境三谛。

409、【二边中间无碍】受五蕴身心是一边,解脱五蕴身心又是一边,受了今之五蕴身心后,中间因修八正道,而解脱了后之五蕴身心,这就是由此一边,经过中间,而到另一边,三者相关连,而性相皆寂,无可取着,名二边中间无碍。

410、【七贤七圣】小乘俱舍宗所立的贤位与圣位。七贤见七贤条。七圣又名七士夫,或七大夫,或七圣人。俱舍论说:「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中摄。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

411、【二十部】小乘的分派共有二十,即上座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雪山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饮光部、经量部。

412、【二藏】1.经藏和律藏。经藏是佛所说的经文;律藏是佛所说的戒律。2.声闻藏和菩萨藏。声闻藏又名小乘教,即说声闻缘觉二乘教理的经典,如四阿含经等是;菩萨藏又名大乘教,即说修行菩萨道的经典,如华严等诸大乘经是。

413、【八胜处】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叫做胜处,即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

414、【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415、【七佛八菩萨】七佛八菩萨神咒经所说,七佛是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坚勇菩萨。

416、【七种布施】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417、【二德】1.智德和断德。智德即菩提,因菩提能透视一切的事理;断德即涅盘,因涅盘能断除一切的妄惑。2.悲德和智德。悲德是诸佛菩萨利他的德行;智德是诸佛菩萨自利的德行。3.性德和修德。性德是自性本具的德;修德是用功修来的德。

418、【八憍】八种的憍慢。憍慢是恃才傲物的意思,因其气慨好像鸟类的凌高视下,故文殊问经配八憍于八种之鸟:盛壮憍,如鸱鸟。姓憍,如枭鸟。富憍,如鵰鸟。自在憍,如鹫鸟。寿命憍、如乌鸟。聪明憍,如鹊鸟。行善憍,如鸠鸟。色憍,如鸽鸟。

419、【八福田】佛、圣人、和尚(受业本师)、阇梨(受业时教授威仪的阿阇梨)、僧、父、母、病人。佛、圣人和僧属于敬田;和尚、阇梨和父母属于恩田;病人属于悲田。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上述之八种人,就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叫做福田。

420、【一生入妙觉】在此一生中即能登入妙觉之佛位。天台宗说三论唯识等各宗的法门,非经三大阿僧祇劫不能达到佛位,而天台宗的圆顿妙觉,若信之行之,即能在此一生中由凡夫的地位,一跃而登于妙觉之佛位。他如密宗等亦主张三密相应,即生成佛的。

421、【二种菩提心】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言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缘理菩提心是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就上求下化的愿行,这也是最上乘的菩提心。

422、【一化五味之教】释迦佛一代五味的教法。五味是:乳、酪、生酥、熟酥和醍醐。在涅盘经中,佛以五味作比喻,以醍醐味比喻涅盘经。后来天台智者大师便依据这种说法,而判定佛的一代圣教为五时教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423、【一小劫】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止,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x100x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424、【八灾患】八种能够妨害禅定的灾患,即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等八法。劫末来临的水火风三灾是属于外灾,而此八灾患是属于内灾,谁能够杜绝此八灾患,就能够成就色界的第四禅定,则外三灾无法对他为害,因为外三灾不能到达第四禅天。

425、【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正见,即正确的知见。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正语,即正当的言语。正业,即正当的行为。正命,即正当的职业。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正念,即正确的观念。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426、【二食】1.正命食和邪命食。正命食是比丘按照佛制,以乞食来资养色身,清净延命;邪命食是比丘不依佛制,以四邪或五邪之法来求取活命。2.法喜食和禅悦食。法喜食是听了佛法,心中欢喜,善根增长,资养慧命;禅悦食是修禅得定,心身怡悦,安乐自在。

427、【八大菩萨】1.般若理趣经说的八大菩萨是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纔发心转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2.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的八大菩萨是文殊、虚空藏、观世音、救脱、跋陀和、大势至、坚勇、释摩男。

428、【二惑】1.见惑和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2.理惑和事惑。理惑是对理性的迷惑;事惑是对事相的迷惑。

429、【八苦】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430、【一体三宝】又名同体三宝,或同相三宝,意谓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即佛中含觉照义,是佛宝,含轨则义,是法宝,无违诤过,是僧宝;法系佛法身,是佛宝,凭之能出三界,证涅盘,是法宝,依法修行,是僧宝;僧具观智,是佛宝,具轨则,是法宝,具和敬,是僧宝。

431、【八念】1.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2.阿那律八念经中所说的八念是:道从无欲,非有欲得;道从知足,非无厌得:道从远杂,非聚会得;道从精勤,非懈怠得;道从正念,非邪念得;道从定意,非乱意得;道从智慧,非愚痴得;道从戏乐,非戏行得。

432、【七种无上】佛所特有的七种无上,即身无上,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道无上,佛以慈悲的道法去利乐一切众生;见无上,佛以正戒正见正命等成就其身;智无上,佛具有四无碍智;神力无上,佛的神通力不可思议;断障无上,佛已经断尽了惑业苦之三障;住无上,佛住于伟大的寂灭涅盘境界。

433、【二忍】1.众生忍和无生法忍。众生忍是忍受众生的种种加害而不起瞋恚的心;无生法忍是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2.安受苦忍和观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众生忍;观察法忍就是无生法忍。3.生忍和法忍。生忍是忍受有情的瞋骂捶打等凌辱;法忍是忍受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非情的祸害。

434、【二边】1.指常断二边见。无常误认为有常是常见;非灭误认为断灭是断见。2.有边和无边。边是边际的意思。世间一切的事物,必假众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虽无自性,但不能说是无,是名有边;又世间一切的事物,即假众缘和合而生,原无自性,无自性,则一切法皆空,不能说是有,是名无边。

435、【二光】1.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发出来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够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发出来的光,它恒常照护着一切众生。2.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所常发放的光,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发放的光,如释迦佛在说法华经时,特以神通光照遍东方一万八千国土是。

436、【八相成道】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入涅盘。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437、【七圣财】七种已经见道的圣人所得到的功德法财。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宝积经说:「云何圣财?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德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法句经说:「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报恩经说:「七圣财为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

438、【二般若】1.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说的通教,对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而说,亦为三乘所共同修证,故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天台宗所说的别圆二教,只对别圆之二菩萨说,不共于声闻缘觉二小乘,故名不共般若。2.实相般若和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就是窥见心性,彻证实相的智慧;观照般若就是观照实相的智慧。

439、【二种戒】1.作持戒和止持戒。见二持条。2.出世间戒和世间戒。出世间戒即沙弥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间戒即优婆塞与优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见二戒条。4.道共戒和定共戒。见二戒条。5.性重戒和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即杀、盗、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极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讥嫌戒是饮酒

440、【八触】将获得初禅定的人的身上所发生的八种感触,即动触,即在坐禅的时候,身体忽然生起颤动的现象;痒触,即身体上发痒,好像无置身之处;轻触,即感到身轻如云,好像在天空中飞行一样;重触,即感觉身重如山,不能移动分毫;冷触,即感到身冷如冰;暖触,即感到身热如火;涩触,即感到身如木皮;滑触,即感到身滑如脂。

441、【七垢】七种的烦恼,垢就是烦恼的别名。欲垢,即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见垢,即对自己的功德生执着分别的见解。疑垢,即对于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慢垢,即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别人校量而生出轻慢他人的心。憍垢,即对自己的功德生起贡高欣喜的心。随眠垢,即自己的功德为他人所盖覆而生烦恼。悭垢,即对自己的功德生起悭惜的心。

442、【八识二无我】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种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执,断惑证真,故称为八识二无我。

443、【二障】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瞋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盘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2.事障和理障。贪、瞋、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盘,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444、【八中洲】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的二中洲是遮末罗洲(华译猫牛)与筏罗遮末罗洲(华译胜猫牛);东胜身洲的二中洲是提诃洲(华译身)与毗提诃洲(华译胜身);西牛货洲的二中洲是舍谛州(华译谄)与嗢怛罗漫怛里拏洲(华译上仪);北俱卢洲的二中洲是矩拉婆洲(华译胜边)与憍拉婆洲(华译有胜边)。

445、【八佛】八佛名号经所说东方之八佛,即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妙音明世界之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如来。

446、【二解脱】1.慧解脱和心解脱。慧解脱是说智慧能使人脱离一切的烦恼障,最终证悟不生不灭的涅盘;心解脱是说心识能使人脱离一切的定障,而得进入于灭尽定。2.性净解脱和障尽解脱。性净解脱是众生的本性清净,没有系缚染污的相;障尽解脱是众生的本性虽然清净,但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不能显现本性,今把惑障断除,而得解脱自在。

447、【八大明王】八大金刚的别称。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身作八大明王,即金刚手菩萨现身作降三世,妙吉祥菩萨现身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虚空藏菩萨现身作大笑金刚明王,慈氏菩萨现身作大轮金刚明王,观自在菩萨现身作马头金刚明王,地藏菩萨现身作无能胜明王,除盖障菩萨现身作不动尊金刚明王,普贤菩萨现身作步掷金刚明王。

448、【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449、【一念三千】谓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同时具足的意思,这是天台宗的观法。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是十法界,这十法界中的每一界各具有十界,成为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十如,成为千如,千如中的每一如又各具有三种世间(即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和五阴世间),便成三千世间,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

450、【七贤】1.指小乘的七贤,又名七方便位,或七加行位,都是声闻乘人在见道以前的修行位,其位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前三是三贤位,后四是四善根。2.指大乘的七贤。仁王经天台疏上日:「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性人,六性种性人,七道种性人,俱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451、【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452、【二种罗汉】1.时解脱罗汉和不时解脱罗汉。时解脱罗汉是钝根的罗汉,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才能证罗汉;不时解脱罗汉是利根的罗汉,不须待衣食等事缘具足,自解法的道理,随时都能证罗汉。2.慧解脱罗汉和俱解脱罗汉。慧解脱罗汉是但得慧障解脱,发得无漏地,即证涅盘的罗汉;俱解脱罗汉是不但解脱慧障,连定障亦解脱,于灭尽定得出入自在的罗汉。

453、【二戒】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谁犯了就有罪,如杀盗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许作,如饮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时候,自然能够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恶法;道共戒是见了道之后,自然不会再犯戒。这二种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454、【二道】1.难行道和易行道。凡依经教,在此土积累功勋,断惑证真,修因得果者,皆属难行道摄;凡依念佛法门,往生净土,于彼国中,仗佛威神,终成正觉者,皆属易行道摄。2.有漏道和无漏道。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道就是带有烦恼不清净的道法,加三乘行人在见到真理以前所修的一切行法是;无漏道是无烦恼及清净的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见到真理以后而顺着真理起修的一切行法是。

455、【二身】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身。2.生身和法身。小乘说王宫中出生的肉身为生身,而戒定慧等诸功德为法身;但大乘则说理与智互相冥合的真身为法身,而随机应现的应化身为生身。3.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证得的法报二身;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变化而现的身。4.常身和无常身。常身就是佛的真身;无常身就是佛的应化身。

456、【七十五法】小乘俱舍宗对宇宙万有,立五位七十五法,以总括之。五位者:色法,有十一,即吾人依正二报所具的种种色质,内五根外五尘皆是。心法,有一,即六识的作用。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法,有四十六,系属于心王者。不相应行法,有十四,谓不如色法之有形,亦非如心王心所之无形,与此三法皆不相应,非心非物,乃宇宙万有变化的幻象。无为法,有三,谓无生灭变化之可得,而寂然常住之法,

457、【二修】1.专修和杂修。专修是专修一善;杂修是诸善兼修。2.事修和理修。事修是注重事相的修法,如把作所善事念念于心,即着相而修,此种修法只能获得世间的善报,不能出世间;理修是注重理性的修法,如把所作善事以三轮体空作观,不着于人、我、法相,这种修法能了生死,证涅盘。3.真修和缘修。真修是地上菩萨证真如之后无修的行法,无心无作;缘修是地前菩萨缘真如而有修的行法,有心有作。

458、【八戒斋】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不涂饰鬘舞歌观听,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不非时食,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

459、【八难】八个见闻佛法有障碍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无想天、盲聋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中地狱饿鬼畜生属三恶道,因业障太重,很难见闻佛法;北俱卢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晓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脱死;无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脱死;患了盲聋瘖哑的人,自然见闻不到佛法;世智辩聪是世人仗着小聪明,不肯虚心修行,甚至还会毁谤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盘后,都见不到佛和听不到佛法。

460、【二如】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缘真如是一种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不变真如则是清净本然,虽随缘千差万别的诸法,但它的自性,从无迁变。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但随缘之波并不失水性,以随缘之故,真如即万法,以不变之故,万法即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在缠真如是有垢真如的别名;出缠真如是无垢真如的别名。

461、【二十八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色界四天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因依须弥山的地界而居,故称地居天,夜摩天

462、【二教】1.显教和密教。显教是显明易懂之教,如应身佛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难晓之教,如法身佛大日如来所宣示的一切内证真言教法是。2.渐教和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使人觉悟的教法;顿教是直说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觉悟的教法。3.律宗判如来一代时教,为化教与制教二类:化是化导众生,凡诸经论中所示禅定智慧的法门,使人断惑证真者,都是属于化教类;制是制定戒律,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等,为佛所制的律仪,所以统众防非者,都是属于制教类。

463、【八位胎藏】婴儿在母胎中的八个时期。受胎后七日间,叫做羯罗蓝,华译为凝滑。受胎十四日后,形状如疮疤,叫做额部昙,华译为?。受胎后二十一日,其状如聚血,叫做闭尸,华译为聚血或软肉。受胎后二十八日,渐渐坚固,有身意二根,但还没有眼耳鼻舌之四根,叫做健南,华译为凝厚。受胎后三十五日,肉团渐渐增长,四肢与身分之相貌也开始显现,叫做钵罗奢佉。受胎后四十二日,毛发爪齿逐渐生长,叫做毛发爪齿位。受胎后四十九日,眼耳鼻舌等四根已经俱备,叫做根位。受胎后五十六日,在胎藏中,形相完备,叫做形

464、【八段五篇】比丘与比丘尼的具足戒分为八段,即波罗夷,译为断头,是极重罪;僧残,是残命义,必待众僧行忏悔法而救之;不定,是嫌疑罪,罪性尚未确定也;尼萨耆波逸提,译为舍堕,舍是指犯罪品物,悉应舍与僧众,堕谓犯罪应堕地狱;波逸提,译为堕或单堕,义与前同;提舍尼,谓可向人忏悔之罪;众学,谓比丘应学的戒;灭诤,谓灭息诤论。又此八段中,不定、众学、灭诤三段,合为突吉罗,突是恶,吉罗是作,指身口二业恶作之意,如是则八段便成为五篇。兹将具足戒中,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属于此八段及五篇者,分别列表于下:

465、【二业】1.引业和满业。造善恶业后,此业能牵引众生,生于六趣四生,受苦乐报,名为引业,这是就此业的因位而言。待到此业种子,在第八识中,熏习成熟,发为果报时,则能使造者,在六趣四生中,得种种身,享种种受,如强弱夭寿苦乐等,皆能令其圆满,名为满业,这是就此业的果位而言。2.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一定要受果报的业;不定业是不一定要受果报的业。3.善业和恶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作业,如修五戒与十善是;恶业是恶劣的行为作业,如造作五逆与十恶是。4.共业和不共业。共业是招感共同果报的业因;不共业是招感各别不同果报的业因,如身体不同,苦乐不同等是。

466、【二门】1.流转门和还灭门。一切众生,造业受生死,叫做流转;行者修道证涅盘,叫做还灭。2.圣道门和净土门。行人在此娑婆世界,理解佛法,先断惑而后证果,名圣道门;若依弥陀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直至成佛,名净土门。3.福德门和智慧门。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是福德门;般若一度,也就是明白诸法实相是智慧门。4.悲门和智门。悲门是诸佛菩萨利他的德行;智门是诸佛菩萨自利的德行。5.行布门和圆融门。行布门又名次第行布门,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满后方至佛地,次序历然;圆融门又名圆融相摄门,谓一位中,即摄一切前后诸位,所以一位满,皆至佛地。

467、【二法身】1.金光明经所说的理法身和智法身。理法身者,诸佛与众生同具的本觉理性,在众生为无明所隐没,在诸佛则为始觉之智而显现;智法身者,始觉之智究竟,与本觉之理契合。2.菩萨璎珞经所说的果极法身和应化法身。果极法身就是法性法身;应化法身就是方便法身。3.璎珞经所说的自性法身与应化法身。自性法身就是真身;应化法身就是应身。4.昙鸾所立的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证得法性理体之佛的真身,摄在三身中之法身与报身中;方便法身即是由法性法身而示现的种种方便化益众生的应化身。5.元照所立的理法身和事法身。理法身就是如来所证的真理;事法身就是戒定慧等五分功德法。

468、【七聚】律学的七项罪名,即波罗夷,是弃(于佛法之外)罪,是断头罪,是不可救药罪。僧残,是僧团净法中的残伤者,惟其虽残而尚有忏除救药的余地。偷兰遮,译作大障善道、大罪、麤恶、麤过等,或称为浊重犯,主要是由于波罗夷及僧残罪的未遂罪中产生,但是也有独立产生的。波逸提,译作舍堕,这是由于取了蓄了不应当蓄的东西,忘了带上不应不带的东西,首先将那东西舍给僧中,然后再以忏波逸提罪的方法忏罪。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比丘共有四条特定的戒,犯了以后,须立即面对(彼)一人宣说悔过,所以又称为悔过法。恶作,指身业的恶作,是举止上的小过小失。恶说,指口业的恶说,是言语上的小过小失。

469、【二真如】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故,万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这是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的别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空人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真如之体,本来就是离言词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这是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的别名。

470、【二智】1.如理智和如量智。如理智又名根本智、无分别智、真智、正体智和实智等,是佛菩萨亲证真如契于诸法实相的真智;如量智又名后得智、分别智、俗智和权智等,即佛菩萨说法度生分别事相的智。2.根本智和后得智。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名后得智。3.真智和俗智。真智是根本智的别名,亦即照了真谛理性的智;俗智是后得智的别名,亦即照了俗谛事相的智。4.实智和权智。实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实智慧;权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机说法的方便智慧。5.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的智,能够明白一切法真空的道理;一切种智是佛的智,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声闻缘觉只有一切智,佛则二智皆有。

471、【二觉】1.本觉和始觉。本觉是本有的觉,非是修而后得,九界众生,皆有此觉,虽经无量劫的生死流转,而不动不变,与佛无异;始觉是因为本觉随缘,现垢染相,又因为一向垢染,今日开始悔悟,生起觉心,所以谓之始觉。其实本始同是一觉,譬如油灯,原是光明的,此名本明,中间一度,被风吹灭了火,呈黑暗现象,此名不明,后来又把它再点亮了,因为第二度的明,是暗后复明,所以名为始明,其实本明始明,其明相同。2.等觉和妙觉。等觉是与佛差不多相等的觉悟;妙觉是微妙至极的觉悟,也就是佛的觉悟。3.自觉和觉他。自觉是使自己觉悟,但要把界内见思惑和界外尘沙无明惑,悉皆断除,才是达到自觉的地位;觉他是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此二觉圆满,便称为佛。

472、【八忍八智】又名十六心,是修四圣谛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苦法忍,即断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苦法智,即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集法忍,即断欲界集谛下见惑之智;集法智,即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灭法忍,即断欲界灭谛下见惑之智;灭法智,即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道法忍,即断欲界灭谛下见惑之智;道法智,即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苦类智忍,即断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苦谛下见惑之智;苦类忍,即断苦惑已,而正证理之智;集类忍,即断上二界集谛下见惑之智;集类智,即断集惑已,而正证理之智;灭类忍,即断上二界灭谛下见惑之智;灭类智,即断灭惑已,而正证理之智;道类智忍,即断上二界道谛下见惑之智;道类智,即断道惑已,而正证理之智。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见道,最后道类智一心,是摄于修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叫做忍,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叫法忍,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叫法智。

473、【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证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