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2023年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会和感悟(四篇)

2023-12-26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感悟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感悟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会和感悟篇一

----------2011326630207 信息与计算科学(2)王诗炎

第一题:美丽下沙

走进下沙,走进大学城,我们来到的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学子的天堂。畅游在无忧无虑的‘海洋里’,他们神采飞扬。然而,这给予我们没有社会的硝烟的天堂正饱受风霜。走进理工的校园,学生们亦或为了上课忙碌的奔走,亦或为了恋爱悠然的走在小径上……可是,你看到了在那驻足的垃圾桶吗,它正在无声的哭泣。为了赶早课的同学,急冲冲的在路上吃完早餐,随手将垃圾扔到桶里,不过,也许是他太冲忙了,垃圾随着垃圾桶的另一边飞出去了,于是,垃圾就默默的呆在地上,过路的人无动于衷,直到收拾卫生的阿姨将其拾起。同样的‘垃圾故事’上演在教室里。早餐袋子,檫手纸,不经意间跑到了课桌里,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冲忙的跑出教室,却忘记了课桌里的东西。是啊,几张小小的纸片,几个包装袋子不会很大,就这么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于是,清洁阿姨无奈的把它们扫走了。当我们不经意间看到阿姨扫课桌里的垃圾是用扫把时,我们埋怨他们,嫌扫把太脏,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只要我们随手带走自己的垃圾,何至于阿姨会那样对待我们呢!

当我们第一天来到理工大学时,远远地就被那喷洒的喷泉吸引。在明媚的日光下,洒出来的水似乎白色的纱幔,在日光的照应下更多了一层神秘。可是当你走进了你会发现,其实喷泉用的水并不清澈……

垃圾的污染,水的污染,无论哪种污染都那么常见,无论哪种污染都与我们直接相关。如果我们每天能早起两分钟,就不至于上课会迟到,更不至于边走边吃,既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又耽搁了老师上课,在不经意间造成环境污染。

美丽的下沙,应该是绿水蓝天,尽管没有草原一望无际的绿意,那也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可是呢,看看理工南门前面的水,当你走过时,你便会闻到一股不寻常的味道,当然,那是什么味道我们都知道。我想,这水的源头应该是和工厂排放有关吧。还有钱塘江的水。心情愉悦之时,你慢悠悠的走到钱江之旁,本想着观看潮起潮落的宏伟,不料,却发现水是浑浊不清夹杂着垃圾的水,旁边供人娱乐的草坪上有那么多的废塑料!

临近理工的高校西公园,是所有理工学子的最爱,午后阳光下,坐在草坪上读书,嬉戏。可是,你们有近距离的看看那里的潭水吗?有形容王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真乃是未见

湖水先闻其臭!多少对情侣坐在水边私语,猛一回头,哇,好多死鱼……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而这种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如果每个人都亲力亲为,清洁工人多打扫的话,应该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空气环境质量关系我们健康,未来开发区应该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积极督促未完成企业加快整治进度,对进度缓慢企业下达督查通报。对于工厂水污染,一方面需加强监察频次,征收污水处理管理费,另一方面需引入在线监控装置,建设“智慧环保”,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污染源的监控,狠抓已完成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落实相关部门大气整治联系人制度,定期报送整治进度,加大大气整治宣传力度,避免环保部门孤军奋战。针对校园内的垃圾问题,需加强续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我觉得有必要对每位学生约束其行为,学校可以在校园内举行一些关于环保的活动,但让这些活动并不是让大家随便在活动中心摆摊就可以解决了,要切实到行动中,带动大家一起,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对于校园内不流动水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我认为不同地区的非人为原因的环境污染,可以分配到不同的机构。例如,对于学校内的非流动的水的污染,学校可以请垃圾清洁工人定期处理。水是不流动的,长时间必然会有恶臭的味,但,定期处理,并在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物调节水内平衡。

环境卫生从我们做起,为美丽的理工付出自己的真心。虽然工厂的污染问题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减少由我们引起的环境污染。

第二题:论述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理念的指导,资源水利,应保持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水污染,垃圾污染,与经济直接联系。从经济角度看,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联系,为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论证和依据,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美丽理工’从片面的角度揭示了下沙的环境问题。

首先是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进而造成的水资源污染。

做所周知,我们的水源大部分来自钱塘江,而下沙正是工业开发区的重点。工业废水使得地表的水质不断变化,进而引起当地水质的整体改变,因此,合理协调工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问题成为下沙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生产企业的利益看,当企业的收益成本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得出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但,如果合理的征收污水处理管理费,会使生产企业重估边际成本,并相应地调整边际收益,产生一个新的最大化利润,既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又合理的处理污水的排放,使其在政府的监管下,合理的将经济与资源相互配置,从而达到高效益的利用。

其次是居民(包括学生)制造的垃圾问题,进而造成的地表可视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续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个既有众多高校,又有众多工厂的地区来说,用高教育,高道德的无利益熏陶的学生来宣传环保问题是很重要的。当然,在此期间必须约束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这种需要思想上教育的道德荣辱观,不一定非要用刻板式的教学来到要求。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建立相应的发展平台,让其在活动中感受下沙的环境问题。这是一种最为经济的治理地表垃圾污染的措施,也是最简单宜于行动的措施,当然,这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只有让居民和企业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建立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但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污染的方式,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我良好的约束力上。从‘美丽下沙’文章描述的现象可以看出,学生并不是没有良好的道德观,而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他们不会把垃圾直接扔到地上等从思想上直接破坏环境卫生,而是在不经意间使垃圾落在垃圾桶外延,把垃圾忘在课桌里。这种现象需要学校教师加以管教。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甚至可以与学分,绩点等相联系。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种方法不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得到的效益确是最大的,但这种管理

可能会比较慢。可是,从持久的角度来看,此种方法能让新一代的厂商从建厂的源头上杜绝只以简单的经济利益为中心,而忽视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是非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引起的空气污染。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不仅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原材料,提供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场所,为人类精神生活、社会福利提供物质资源。所以它是一种稀缺性物品。但是,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虽然工业废水引起空气污染的程度比较大,但也不乏有些非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对于一些绿化来说,例如不流动的湖水,喷泉水,鱼池水等,在长时间没有人为参与的时候,便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污染。对于这种污染来说,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由政府设计制度,保护产权,大力监督,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经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会和感悟篇二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积极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深厚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经济投资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评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项目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经济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

a.人力资源经济学

b.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c.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

三、招生对象

考试合格,并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a类:

英语

(2学分)(2学分)(3学分)(3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经典著作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五、课程设置

b类:

商用软件与网络 现代财务管理企业组织理论

(3学分)

c类: 人力经济学d类: 人口经济学社会保障学增长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2学分)(2学分)(2学分)(2字分)(2字分)(2字分)(2字分)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2学分)

可持续发展理论

(2学分)

人口与社会经济统计

六、培养方式

(2字分)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研究

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校、院公共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采取讲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的有

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由导师负责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关课题研究。

七、考核方式

公共课及专业课的考核以命题笔试为主,专业课的考核以课程专题研究论文为主,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第二学年结束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开题报告,由所组织有关专家审议。论文题目确定以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报校研究生院备案。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以后,答辩前应请两位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评阅。评阅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答辩时未完成,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

可在一年内补充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由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和论文答辩结果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会和感悟篇三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栏目重点是给出农业自然资源。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前者主要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后者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是:①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组合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②地域性。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和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异,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动态平衡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即生态系统都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④可更新、再生性。如气候的季节更迭、水分的循环补给、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物繁衍等,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注意保护培育,则可永续利用。⑤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农业资源动态检测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的定位定时检测。农业资源、特别的是那些受人为干预强烈的农业资源,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其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分析和掌握动态变化规律、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动态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农业资源动态检测信息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具有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保证各专业、各层次和各区域信息的相互匹配、交换和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和规范的设计,作为信息采集、储存和提取的共同基础。资源动态检测一般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农业资源评价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对农业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查明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演变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联系,进而对其是否可以开发利用、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大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开发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投资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和评估、审批农业建设投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是:①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评价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有相当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较大的潜力,能否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和全面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是否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能否克服,难易程度如何;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比较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②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由于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一切生产、经济活动,特别是开发性生产、经济活动,必须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高效运转、良性循环状况,保持动态平衡。开发规模和强度不能超越系统自身调节的能力,对可再生资源,在适量、适度、有计划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工培育和保护增殖,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③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评价一项或一地区的农业资源,要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观点,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互补、互制关系;评价资源优势要放在大系统、高层次中进行比较,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综合评定,求得总体可行的最优结构、最大功能的效益。

农业资源保护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①不可更新资源,如铁、煤、石油等。②可更新资源,如生物、水、土壤等。③用之不尽的资源,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②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遵循如下原则:①把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和规划。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③奖励综合利用。④谁开发谁保护。⑤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

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会和感悟篇四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渔业、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渔业资源管理及利用、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渔业资源调查与规划、渔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渔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渔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渔业环境监测保护、生态渔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渔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仪器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渔业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环境微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水产资源增养殖学、渔政管理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水环境化学、水域环境

监测与评价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德育与社会实践、专业教学实习、渔业管理与渔业环境监测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安排近3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生物形态和分类鉴定、环境微生物及环境化学因子测定技能等方面实验。

六、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