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佛语禅意

心灵禅语感受人生的句子(精选150句)

2022-08-26互联网 佛语禅意 手机版

1、那么我们会为自己烦恼的心情辟出一番安详。

2、不关注自己的心灵,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3、大道本无方,云何是应往。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

4、当你体察时,自会悟出: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无

5、诸佛心法,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我是谁

6、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其实尽在当下。

7、生活就是一种修炼。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小马过河,深浅自明。

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 时节。

9、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痛苦,唯有你自己!

10、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你不自己将它解下来,那谁也插不了手,帮不上忙。

1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12、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蕴珠藏,不可 使人易知。

13、世事变幻,祸福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否处变不 惊,从容应付呢?

14、我们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不要总是炫耀自己,更不要拿着别人的 东西炫耀自己!

15、生活智慧是在没有缠缚时才展现的,所以必须注意涤荡尘垢,才能纯真 无碍,活泼自在。

16、世人皆有佛性,明心见性,万法智慧于自性中自然涌现,你就是佛,佛 就是你,没有分别。

17、只有自觉安宁,摒弃身心的各种苦迫,才能从习以为常的思考与行为模式所 带来的束缚中超脱出来。

18、俗话说:但尽凡心,无别胜解。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 一颗平常的心,所谓平常心是道。

19、对你而言,自我约束是力量,正确的思想是指挥,平静安宁则是能量。你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内心说:平静安宁!

20、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能胜有,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以不变应万 变,处变不惊,正是一种禅的境界。

21、自己的行为就为他人树立了榜样,以身作则者的行为必须是内心的自然 外现而非故意。这第二点最是其中本质!

22、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参禅学道过程中得 到的境界。这样的境界,是追求知识的结果。

23、什么事是重要的呢?什么事都不重要,只要你想得开。不能在小事上纠 缠,该过去的就要让它过去,尤其是不愉快的事情。

24、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制造烦恼,不要自找麻烦,以最单纯的态度去应 付事情本来的样子,这样我们才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25、在佛法里,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叫做正知正见,佛法所弘扬的 是如何将它提升到完美人生的境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

26、想想看,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拥有自由呢?自由与束 缚,其实就在一念之间,抛开思维的枷锁,便是自在。

27、当我们自己的心窗纤尘不染时,理智的阳光就会驱散心头的晦暗,(来源 )只要 我们愿意朝向阳光,阴影自然就落在身后。

28、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总是以一种定势思维去考虑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 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

29、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30、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流露着禅机,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全身心地投入进 去,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机,处处都可以实证禅的境界。

31、正如小马过河,要真正知道小河的深度只需自己亲自去试试。有些事 情,只是想并没有用,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

32、人间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咸淡相 依、甘苦共存;没有品尝过苦涩的滋味,又如何体会香甜的美妙?

33、宇宙万物本四大假合,因缘和合而生,也随缘而灭,这一秒的我们在呼 吸,前一秒的我们即已死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34、法眼禅师问众人:谁能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金铃?大家都无法回答。正好法灯前来,法眼问他同样的问题。法灯说:将铃子系上去的人能解开。

35、束缚我们不得自由的,是我们自己固守的观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还须从缠身的事物中跳出来,才可能看得更真切。

36、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 活,因为生活只能是鲜活而灵动的,同样,你也必须保持灵活而敏感的心。

37、世人追求成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生存先于成功、大于成功——佛 祖不会帮助一个连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的人去凭空追求成功。

38、心安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一种宽容、安详的心态:人能够活得无忧无 愁,没有烦恼,心无挂碍,你就会感悟到世间最美丽的表情就是开心微笑。

39、安住当下,乐在当下。我们既不要为过去的种种事情感到遗憾、困惑, 也不能因未来的种种事情而感到焦虑,或被目前的渴望、嫉妒与怨恨所 困扰。

40、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 得到幸福,从内心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 祥和之心。

41、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人要有一种无我的态度,意识 中没有你,没有我,没有众生,没有想长寿这个念头,这样就没有烦恼 生成。

42、面对生活,我们总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而这样就需要我们有 一个乐观的态度,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平静地来面对日常的烦恼。

43、而非我像谁。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也 都是自己过的,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因为那样我们会迷失了 自己。

44、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是以跨海这样大的追求为人生目标的。这样,就不 可避免地要遇到过河、蹬湖、涉江的考验。如果你连河都不敢过,就别想涉 江跨海的事了。

45、未来的还没有来,过去的已经过去。如果每一个当下我们都不抓住,不去认 真对待,总想着看不见的明天或已经远去的昨天,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紧张 和失落中。

46、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即使说得一丈,也不如行一尺。从报身再有所 思量,就有变化身,这就是化身佛了。你应该觉悟,应该修行,以身作则, 而非尽讲口头禅。

47、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顺境逆境都 值得珍惜,没有什么值得刻意改变自己,放下一些沉重,丢一份忧郁,未来 才会多一片翱翔的天空。

48、行善是一种爱心的表现,同时在禅学上来说,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的基 础。只要能牢牢地坚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你必定能获得他人的青睐,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49、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 是水。心灵的放松、自由和超越,这是禅的本质,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超脱从 而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50、人一生中,总有求人的时候,也会有被人求的时候,当别人求你的时 候,你该怎样去应付呢?是答应别人的请求,还是将别人的请求拒绝在心门 之外?答案是:尽量地帮助别人。

51、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就照搬别人的想法、成果,这只是一种外表的形 式。让我们有悟性的关键,是亲身去感受、去领悟、去发现,任何试图走捷 径的做法都是极其荒谬和愚蠢的。

52、人生中处处有小事,处处有烦恼。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累积着令自己烦恼 的东西,每个人都在与一些无谓的小事做斗争,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没 有必要让一些小事占据你的内心。

5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 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因为修行要有超越之 心、承担之心、转化之心、和合之心。

54、在这社会上,最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不 是长得很漂亮,也不是拥有很多的财富、很多的才能,而是具有美好的品 德。否则,自欺欺人就是最终的结局。

55、有人对怀乐禅师说:我如何让自己解脱出来呢?怀乐禅师说:谁把你束缚住了?那人又问:那我为什么解脱不出来呢?怀乐反问:这是谁的错?难道是别人让你不能解脱吗?这人不语。

56、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 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 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57、你快不快乐,从来不取决于你处于什么境地,面对怎样的现实,也不取 决于你年龄的大小、财产的多少,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一种平和的心境 ——你能否快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58、我们本来都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了社会磨炼之后,我们才变得 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却会悲哀 地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59、人必须不停地求知,不断地历练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确 有效地处理问题,才有快乐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态度,因为未经解决的 难题,会不断地困扰你,逃避是堕落和崩溃的原因。

60、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 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 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61、一个人的一生需要跟很多人产生交集,只要有交集,就少不了会得到人 们的帮助。一个人能成功,重要的一点是有很多人愿意支持他。你先帮助他 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他自然也会给你你想要的。

62、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自己努力过了,对得起那份心血,也 就罢了。对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给了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就像过日子 少不了一日三餐,咸淡恰恰合适的时候是很少的。

63、因缘就是一重又一重的关系网,一切众生都在这关系网内紧密联系,共 荣共存。这个网络的运作法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伤害人的话,最终都会自 食其果;若我们利益于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好处。

64、我们在处事时,切不可半途起心动念,也不要投机取巧,那是很危险的 行径。而且,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若能够时时宽心待人,凡事 都能让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过得很快乐、自在!

65、英国著名牧师菲恩说:为了别人,请把你手中的蜡烛点燃,照亮别人 的同时,最先被照亮的,肯定是你自己!浅而易显的道理,有时在生活中 往往被人们疏忽,只有亲身体验之后,方可感到真实可信。

66、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刻意地去模仿别人,那么到后来迷失的还 是自己。莎士比亚曾说:你是独一无二的。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 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形成并保持自己个性是不容易的。

67、有智慧的人从不在大众面前批评别人,从不在事情正在进行的时候纠正 行为,即使有问题也是事后说,或者事后个别处理。因为用行动去纠正,比 说教强千百倍,他们总是跑在最前面,让我们跟上他们。

68、在日常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 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 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69、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在与人的交往 过程中,不应老想着算计别人、欺骗别人,甚至报复别人,而应该坦诚对待 别人。只有这样,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可爱。

70、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为自己不得了,而事实上,换一个角度去看自 己,我们与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功,或许只是运气稍好 罢了。所以,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我们都没有理由骄傲自满。

71、想要为善就要真正地去做善事,用心和实际行动去做,而不是靠外物来 达到为善的目的。善行不一定是善心,善举也并非都是真诚的。我们可 以为自己的罪孽承担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施舍来换取因果回报。

72、禅是一种内在学习、净化自己的过程。从冥思、静坐开始,到心灵的开、 悟,禅不只带来身心的健康、喜悦的态度,更从中看出生命的意义。通过这 项心的效能训练,我们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73、一位信众在市场遇到提着菜篮子的禅师。他好奇地问:师父,您怎么自己买菜?禅师回答:我不只自己买菜,我还自己吃饭哪!自己的菜自己买,自己的饭自己吃,自己的结自己解,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还。

74、我们总是自己给自己裹负了太多的拖累,只有卸掉它们,才可以让今后 的生活轻松起来。所谓自结玄关自活埋,自吾闭也自吾开;一拳打破玄关 窍,放出从前者汉来。要找回真我,放出从前者汉,只能靠自己。

75、有人用情丝,有人用名缰,有人用利锁来绑自己;有人用各种僵化的观 念来束缚自己,这些都是妄我。除了你,没有人能让你为情、为名、为 利、为各种观念所困;但除了你,也没有人能让你不再被它们所困。

76、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的力量, 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 么都没失去,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支持,就是 宽慰。

77、所有的理论和教条都是苍白的,只有不断去努力探讨新的方法,不断去 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大胆地去做一些新的尝试,掌握多种方法,才能提高 自己。禅,要靠自己去悟,经验教训思维等等也是如此,亲身体验才是最重 要的。

78、禅者的吃饭、睡觉与一般人的吃饭、睡觉有着这样大的差距,这就是我 们还不能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禅的根本症结所在。我们如果去掉吃 饭时的百种须索和睡觉时的干般计较,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祖师 同一鼻孔出气。

79、说话,谁都会,但是做到,就未必人人都能了。但是做事情,重要的偏 偏是做,而不是说。人们做不到很多事情,原因就是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说 上,去空谈,去空想,却不舍得动一下手。世间的事情都是一样,做永远比 说强。

80、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放弃。特别是 在拼搏中,人们要把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变成绝对的成功,那就什么时候都不 能退缩。所以,做事一定要勇敢,站着不动,害怕河深、水急和浪大,没有 任何意义。

81、古人云: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全凭自 己去慎思辨别,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决定自己走的路;社会上如果有人赞 扬,自然也会有人毁谤讥骂。对于这些,自己要泰然处之,任尔东南西北 风,我自岿然不动。

82、如果灯受到外面的风吹就易摇动,发出的光明就不太清楚,就会影响我 们看书做事。同样,我们内心如果一直在起烦恼,为人处事也会迷惑而不清 楚。当我们守护好内在的清净心,启发内在的自性光明,这样才能对治烦 恼,明心见性。

83、幸福是种心灵的状态,能够经过己身修行来得到。外在的财富、名声、 社会地位和受人欢迎,都只是幸福的短暂来源。幸福的真正来源在于心灵, 具有涵养的心灵,才能提供真实的幸福,而每个人皆能藉由净化心灵来开发 内心的平静。

84、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觉得自己身陷尘网,被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枷 锁束缚住,得不到丝毫轻松。他们渴望恢复自由之身,还我本来面目,也就 是找回他的真我,但是这些枷锁多半是自己给自己套上去的,你要怪别 人,不如先怪自己。

85、做人其实不需要很复杂的思想,凡事要随缘,不要攀缘,境来不拒,境 去不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清心寡欲就会轻松自在,只要随遏而安就 能自得其乐,只要放下就能解脱。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一种明白, 亦是一种结局。

86、很多人都是这样,在城里找不到安静,便想到深山,到了深山,耐不得 寂寞又回到城市。意想寻求心外的净土,不如息一息内心的不安。从内心深 处发现烦恼的因素,对症下药,息得下心中一分烦恼,才能得到一分清凉, 获得一分安详。

87、生活中有太多乐趣和美好,只要你睁大好奇的眼睛,用心体会,好好生 活,只要你对人怀有善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对生活持有一份幽默感, 你总能从司空见惯的环境中发现有趣的事物。放松自己的心情,也给周围的 朋友带来笑声。

88、一个人要过得很开心,首先需要具备的态度就是要有不断超越的心,不 断地超越你原来的自我。当然,心打开以后每一天的生活还是会面临同样的 问题,所以欢喜过生活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有承担的心,承担的心就是活在 眼前和当下的心。

89、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 ——契嵩禅师 社会并不缺故作谦虚的君子,缺的是锐意进取、无畏前进的勇士;社会 也不缺圆滑世故、明哲保身的交际家,缺的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实 干家。

90、心若一变,山河大地都会随我们的心而改变,《维摩经》云:欲净其 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心的净化。《维摩经》上又 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心不攀缘,不起妄 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脱。

91、人因为容易陷入执著,所以经常生活在成见、偏见和刻板观念之中。相 对地,我们却生活在不断变动的现实中,生活是不确定的、变动的。尤其是 现代人,生活在变迁快速的社会里,如果执著于过去的情绪、态度和观念, 就会发生适应上的困难。

92、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 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好誉而恶毁,这是人之常情。人都是喜欢 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而不愿听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言语相激会生怒气,听 到一番甜言蜜语则很舒服。

93、一个人自身所做的行动、嘴里所说的话语、意识所想的事情,叫做三种 业力,这些业力,是造成宇宙间一切万物的因。这就好像一粒植物的种子一 样,空气、水分、温度、阳光等,是帮助种子萌发生长的天然条件,这叫做 缘。因缘会合,万物就发生了。

94、我们的思想,就如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经装满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 再注到它的里面了。这个杯子中已经装满了的水,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 定势。而要感悟禅的智慧,必须从这种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清空归零,打开 自己,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95、我们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解开生命的束缚,使生命的活力无限释放 开来,才可以进入自由状态。要超脱世俗人生需要不断地努力,佛禅的意旨 精神也会经历一个用心——放心——平常心的过程,从对心灵的束缚走上心 灵的自由,获得大自在。

96、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烦恼与痛苦,只要善于扩展心胸,把以前认为特别严 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扰连渐解脱,我们的境界便会出现奇妙 的改变。当心量拓展到了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忧愁的生命 状态,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97、有句古语是这么说的: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两个人在一块过 了一辈子可能还跟新认识的一样,相互疏远而陌生;而有时两个人偶然巧 遇,可能会一见钟情,似曾相识,心心相印。因此,我们说认识的时 候,不应指两人相处的时间,而应指是指心有灵犀。

98、不要总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当想我能够给予别人什么,我能付 出什么样的服务与价值来让对方先获得利益。当你能连续这么做,并且帮助 别人获得大量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该成功的时候了。记住,胜利的人都是 自动付出的人,引导者都是先服务别人的人。

99、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 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心还粘着?是 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那就生死不 了,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100、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 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把 内心的世界清净,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 反观自性,就能自我净化心地,则无处不感到清净!

101、假如你想化敌为友,就得迈出第一步。否则,不会有任何进展。当你和 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采取寻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 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 个,就是舍弃一切,而舍弃了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102、人性之自私、计较、狭隘,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可以完全找出:自己快乐 了,自己所得了,谁管他人的死活?孰不知很多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 人怎能独享?这就好比用一个亮着的灯拿到暗室,肯定整个房间都会通明, 怎么能够只照你想照到的东西,其他事物不能沾光呢?

103、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当以善意相待时,和谐、喜悦的感觉会 在彼此心中氲开;若怀着疏离、怒意相向时,彼此的关系也将日趋紧张。于 是,心因欢喜而能自在,心因芥蒂而需紧绷;欢喜自在的心,正如那缭绕在 空中的野姜花清香,味虽淡却怡人,使人陶醉、欣赏。

104、处世待人,要讲究方法,保持心静。富贵在天,生死有命,人生在世 只不过数十寒暑而已,一切是非成败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个有 高深修养的人,对待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 破红尘,杂念全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超然于物外。

105、中国古代有言,人生识字忧患始,没文化反而没烦恼,羡慕这种不想 事的无知;认为少年不识愁滋味,最好终生没有忧愁思虑,那将是 一种幸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免也 会产生同那匹过河小马一样的犹豫,很多人就因此失去了前进的勇气。

106、如果你觉得现在不幸福,总觉得改变了才会幸福,或者过去了的才是幸 福,那么恐怕一辈子都难有真正的幸福感!我们应该把握自我,通过接触我 们自己及周围精彩、新鲜、健康的元素,滋养我们内心的欢乐、安详、爱与 智慧的种子,来帮助我们转变并治愈我们心中的不良因素。

107、对于生命而言,其实没有高下,只是生活方式存在差别。人的精神生活 是不能掺杂挑剔的,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 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 无人而不自得。用自然的心去生活,才会得到自在的人生。

108、为了能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我们经常会戴上一个面具,让别人看不清 楚我们,但是这样我们也看不清自己的心灵了。在面具的掩护之下,我们小 心翼翼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时不时地说自己活得好累,伪装是很难受的 滋味,但是却没有勇气去彻底摘掉面具,因为有太多的牵绊。

109、大咸大淡,较之不成不淡当然滋味难受,但也别有滋味。没有大咸大 淡,你怎知不咸不淡的美妙?满足总是由对比得到的。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或咸或淡,只是在成与淡中品味到不同的幸福却是不易的,非有丰厚的人生 积淀是做不到的,就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品尝生活的咸与淡。

110、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的方式是由自己选择的,不要过度地羡 慕别人的生活,因为自己也有自己的精彩,别人也有别人的烦恼。自己心目 中的偶像就是自己,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这样只会迷失自己。做真实的自 己,接受自己,认识自己,热爱自己,愉悦自己,享受自己。

111、当我们在苛求那些残缺的时候,当我们在艳羡那些圆满的时候,我们要 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敢于去拥抱残缺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 样的残缺,个子有高矮,体型有胖瘦,身世有显赫平凡,家庭有富裕贫 穷……但是,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它们。

112、因此,净化心中的烦恼是现代人必需的生活规范。现代生活太忙碌、太 紧张、多诱惑、多欲望,所以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情绪和心境,训练自我内心 的力量,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样才可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 种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宁静的自我。

113、你无法通过纠正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看法来获得宁静,同样地,就算将世 界上所有的石头与刺除去,仍然无法开辟出坦途大道。在不平坦的道路上, 若想走得舒服一些,我们就应该穿上鞋子。既然我们无法将世界上所有的障 碍物都除去,我们就应该保持心灵的平静,活就要活出生命的质量来。

114、何必山巅与水涯,安心随处便为家。有人问我西来意,笑指长天落 晚霞。 ——(清)敬安 成是一种味,淡是一种味,咸淡相宜也是一种味。一般来说,非 咸即淡、非淡即咸、大咸大淡、不成不淡的情况都会发生,而且多为交替发 生。因此,遇成品成,遇淡品淡,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115、人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并且敢于尝试新 事物,一往无前地释放生命的潜能。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充分发挥了自己 的潜能,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怀疑、犹豫,机 会就会越来越少,成功总是遥不可及,最终都无法摆脱两手空空的现实。

116、在这个世界中,很小的善,可能拯救众多的生命;很小的恶,可以毁了 一个人最大的希望。一个人的生活,只有不伤害别人,才能称得上喜悦与快 乐;如果仅是想损人利己,虽然能获得一时之利,但是从长远来说,还是得 不偿失的。因此,坚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做人原则,是必不可 少的。

117、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 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旅程。咸,指的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 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淡,指的是轻松 的自由、欣赏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 平凡。

118、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 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山几度变黄 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如果我们的眼 里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了;如果我们心中清净无 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也会感觉到世界的宽广无边。

119、禅还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透过禅的训 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我们历经心识的不断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悦 的生活,从而找到生命的归宿。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 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 的禅机。

120、诱惑是我们的敌人,不是我们的朋友。生活在喧嚣嘈杂的现代社会里, 触目所及的是琳琅满目的诱惑,众所关心的尽是功名利禄,争夺心、较量 心、嫉妒心、愤恨心,充斥大部分人的心灵世界。它像浓雾一样,蒙蔽了心 理生活的视野,看不出人生的轮廓,理不清人生的蓝图。这正是容易坠入陷 阱的原因。

121、面对同样的际遇,各人处世态度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悭贪的人只 会中饱私囊,喜舍的人总想广济社会;瞋恨嫉妒心重的人,整天心情郁怒, 心胸开阔的人,天天欢喜自在;厌世隐遁者只想独善其身,热爱家国者则积 极服务乡梓。每个人面对世间的态度不同,交友的广狭不同,所收获的也会 不一样。

122、世人遇事总会想得到别人帮助,却恰恰忘了自己。困惑、无助和想念的 时候,总想拜佛。但是,经历了反复的坎坷,才会懂得生活最终还是要靠自 己过下去,外人始终是外人,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这 也就明白了佛就是自己的道理。肯定自我就是找到了真我,肯定真我就 是做到了自我。

123、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但是,若想活出生命的 真意,享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生活,就必须依靠自己把握方向,不为外 力所控,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相契合。人人 都可以通过内在的反省,提升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享受超越自我、得意人 生的狂喜。

124、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以感恩的态度生活。一切情绪之中最有威力的便 是爱心,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感恩也是一种爱,只有怀着一种感恩 的心情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无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我 们才能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怀抱强烈的感恩之情。知道感恩,同做一件好事 一样伟大。

125、生活中处处充满修行行善的机会,就像一座矿山,我们必须去发掘才知 道藏有什么矿场。几乎所有的问题后面都是机会,正如坚硬的石头后面可能 就是价值连城的矿产,善心的后面就是指引心灵的明灯。矿产挖出来需要眼 力,善心展现出来需要信心和勇气。很多时候,面对失败和挫折,信心比黄 金还重要。

126、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不过是一颗小小的沙砾。假如没有相互关照,那 么我们永远是沧海一粟,随着大浪淘沙,懵懵懂懂地奔波而已。除非有一 天,得到命运的垂青,浮上水面,闪烁在阳光下,成了一粒金砂,被人慧眼 赏识,但这机遇实在是太渺茫了。所以,只有自己努力地为自己打磨,才能 够脱颖而出。

127、事实上,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怀着那种 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然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别人,但是他却能做出很 多的善事来。发自本心地工作、生活,舍弃那些恶的意念和行为,真诚地与 人为善,你会发现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风景和乐趣。而且,这也是你待人处 世的关键所在。

128、发愿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贪、瞋、痴、慢、疑,这是立志、 立愿、立行的大敌。心魔起时,众道减损,所谓魔起道不存、道起魔消 灭,若想成道,就要先灭除这五种心魔,使它无法与道并存。学佛不离生 活,生活不离学佛,在日常生活中,要力行菩萨道,不可灭失了道心,不要 生起这五种心魔。

129、其实,我们与和尚一样,都有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应为履行我们的职 责找个理由,别为逃避我们的职责找一个借口。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 作,都应该踏实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努力。如果连这些 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话,别人凭什么相信你能做好那些大事?时刻牢记, 当一天和尚就要撞好一天钟。

130、这个世界本就由很多的不完美组合成一个完美。每个生命都在不同的角 落努力地绽放着属于它的光彩!能懂得欣赏残缺,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热 爱生命的人。如果我们看透这些无所谓的残缺,还有什么样的生命是不可爱 的吗?每一种残缺都值得我们去热爱,每一种不圆满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唯 有如此,我们才会拥抱整个世界。

131、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味地和这些事情 纠缠下去,小而言之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大而言之,就会丧失自己的 目标,还会给自己涂上悲剧的色彩。如果不在这些小事上纠缠,淡然而过, 脚下的路会愈来愈宽。世上的事本身就很平常,没有必要让一些小事占据你 的内心。朝自己的目标努力就可以了。

132、心灵的安全感不能来自于金钱、权利和其他无常的东西,应来自你和世 界所建立的良性互动机制,这就叫善缘。这种机制有时不一定会体现在我们 外在的拥有,而就表现为内心的一种安定感,我们叫它心安。它会跟随我 们,滚动放大。这才是生命真正的财富!懂得这个真理的人,总是在为别人 奉献,或者说把人生的价值寄托在奉献上。

133、每一个人,本来有一颗清净的心叫佛性。但它被世情的迷妄所蒙蔽,所 以生活时,如在醉梦中。倘使一个人能够坚强地立志,以扫除一切世情的迷 妄,那么他的佛性就显现出来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人人都有佛性,禅心无 不相通,悟者与天地与自然与了悟的人都浑融于那潜在的大和谐中。不被认 识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离、闭塞了。

134、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分之八九,生活要能 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 人世间什么东西最快?人世间最快的是心念,心念一转,可达九天之 外,可达五洋。任何东西都没有人的心念快,而且心念也决定你的善恶,因 此,佛教化我们要先修心,再学人,学佛,学法。

135、其实人的心里不需要把所有的空间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它就像房子一 样,需要空间。在心灵上留一扇窗,让阳光射进来,让你看到外面的鸟语花 香时,心灵的房间不再阴暗潮湿,家园会更美好。其实,为需要帮助的 人伸出援手,给没有路走的人留下一扇窗,这不为别的,是为自己也为别 人,因为你若不给别人留窗,别人也不会给你留路。

136、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习惯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比喻那些得过 且过、敷衍了事的人。认真地活在当下,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和 尚在敲钟的时候,总想到敲的就是佛,便总会用虔诚的心敬钟如佛,用一颗 坐禅之心来敲钟,那钟声自然不会空洞无物,而是包含了许多禅意。其实, 在生活当中,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也应该如此。

137、其实,禅的本质是使人的生活充满安详真实情趣,使人们摆脱心理和情 感的困扰,看到我们自在生活的本来面目,从而以最真实平常的心态来看待 世事和享受我们拥有的真实自然的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是不能掺杂挑剔的, 更没有必要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直自然的心去生活,真正地回归到 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

138、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联系非常广泛的世界里,联系无处不在,任你 是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城市里,还是小桥流水的乡村中,你都会有一个交往的 圈子,里边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老乡同学、事业伙伴、单位的同 事,以及其他各种朋友,甚至是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可是,很多人往住在别 人遇到困难时漠视旁观,无动于衷,有的甚至还去打击报复。

139、不要被突然而至的好运迷惑,突然而至的东西往往是不真实的。无论身 在何方,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只要你的心灵经受过风雨的洗礼,你就会 认识到:在人生的海洋中,幸福就在前方向你招手,理想中的阳光彼岸在等 待着你的到来。你要做的是坚定你的思想,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一种 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宁,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宁静的自我。

140、我们经常会凭借一个人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举止动作来主观臆断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其实,这是一种很冒失的做事态度。俗话说,三十 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看不上眼的一个人,说不定将来会变成你的 贵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决定往后的人生,同时也塑造丁下一个生命 之旅的种子。这也是告诉我们切勿以貌取人,因为处处皆有佛性,人人 均能成佛。

141、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应该有人告诉我们,你已朝死亡走近。那么我们就 应全心全意好好地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钟。生命就像拥有一张几十年 的旅游券,在这几十年中每个人可自行安排自己的旅程到何处去,何时到达 目的地,何时返回,心中都要有个完整的计划。不要沉湎于昨日、明日的世 界中,而应生活在今日的世界里,应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身边美好的事物。

142、我们的人生,有一半的生命是负面的情绪,怎样可以活得更开心呢?就 是不断把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情绪,悲伤痛苦要很快地结束它或者减短 它,增长你快乐、幸福的那一面。和合就是融入,首先是跟人相处,好的人 际关系对你的人生很重要。人生跟这个世界其实是共通的。如果你懂得观察 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合一,那你就会变成一个开阔的、有 智慧的人。

143、圣凡之别,别在于心:凡者之心,愁云密布;圣者之心,清明如镜。人 生仇恨不断、八苦无穷,真能做到不为所动者有几人?我们的心就像寂静的 水面一样,被种种不同之风吹得混浊不堪,痛失本源,亦不能现自身之真面 目。人和人之间是相同的,有人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财运不旺、事业不顺等 等。但仔细想想,你们之间的区别不是运气,而是心念,心里种什么因,心 外就结什么果。

144、有的人太顾念自己,不顾念别人,一丁点小事,都要去烦别人;有的人 太顾念别人,丝毫不为自己考虑,最后失去了好多机会。其实,我们该吃饭 的时候吃饭,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当问的时候要问得重要,当答的时候要答 得肯定,千万不能在似是而非的里面转来转去!否则总是在一个圈子里出不 来,既耽误了时间又让自己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我可以帮忙,你为什么不 要我帮忙呢?我为什么不可为你忙呢?

145、追求成功并不过分,甚至可以说,这是社会进步、人生前进的标志,但 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是否解决了自己的基本生存问题?一屋不扫、想扫 天下绝对不是成熟理性人所应该做的,所以说,生存先于成功,生存大于成 功。我们总抱怨自己没好的机遇,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是 否都用心在做?机遇在哪里?就在每个大大小小的生活工作事项里。当我们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写好人生的每一笔,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人 生了。

146、有一些看来像烦恼制造机的人,他们总在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足 挂齿的小事、烦恼至极也没用的事、事不关己的事而烦恼。在日积月累的烦 恼中,对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话,都有了疑心病,仿佛在努力 地防卫这一切,也防卫了快乐的可能。别人怎样想我们、沮丧怎样包围我 们,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态投射出来的,都是魔由心中生。除非你改 变你的态度,它们才会消失。一定要在你自身上找到原因。你必须懂得,烦 恼只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影。

147、人的真正境界要自己修出来,一个修行人要想成就的话,应该时常保持 沉着、冷静,不要为一点小事或一句话,就忍不住了。在生活里,苦乐、利 衰、毁誉、称讥,这八种风随时随刻都会吹过来。尤其是称讥,说你一句 好,你就大为欢喜,听到讥笑、讽刺你的话,你就忍不住了,就要生气了, 发火了,乃至既不是讥笑,也不是讽刺,批评你一句,你就激动了,好心提 醒你一句,你就出现了冒火的眼光。若是这样的话,这个修行也太没有功夫 了,进佛门也白进了。如能入定,即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148、本来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对于痛苦的恐 怖。所以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在定人生的目标时,眼睛要尽量向上看,目 光还要放得远一些 当我们置身事外,冷静地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两点间的 距离直线是最短的;然而在人生的历程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则常常是曲 线。前进的路上,曲线虽然有时候迂回,但可能是到达成功最近的距离,其 实,这也就是所谓的眼睛尽量向上看——不是只看到眼前的一切,目光 要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远处美丽的风景。

149、现实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好人,也有不好的人;有讲诚信让人信 赖的人,也有不讲诚信使人憎恨的人;有与人为善的人,也有专门坑害别人 的人;有专爱欺骗别人的人,也有不小心被别人欺骗的人……然而,这些人 最终谁最受益,又是谁最难受呢?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其中最受益的还是好 人、讲诚信让人信赖的人、与人为善的人、不小心被别人欺骗的人;而那些 不好的人、不讲诚信的人、专门坑害别人的人、专爱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是 会受损的。正如贝多芬所言: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从 每一样事物之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灵魂——人们无需躲避它。

150、我们每个人都是朝圣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誓愿,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 的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目标和实现誓愿。其实只要你上了路,向目标 靠近,你就已经到达了,因为每个人的灵山都不一样。关键是你要整装上 路,要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 这个世界很简单,复杂的只是人心而已。人心其实也不复杂,只要别过 度设想就行。简单才是真实,平淡才能恒久。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被一个虚 无而又宏大的目标折磨激情和理想。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想那么多,想那 么远,更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我们只需要静下心来,让 思维跟生活变得有条理、有顺序,简单与惬意的生活就会自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