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佛语禅意

生活禅语摘抄赏析(精选99句)

2022-07-19互联网 佛语禅意 手机版

1、【执迷反而失

2、【佛心禅语】 学会与人

3、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4、我的[微笔记]等博文欢迎大家转发,但我不喜欢个别微博在转发时无意或有意地漏掉了原创

5、其中有指导世俗生活的教诫,有可作为座右铭的警句,有可作心理治疗“格言自警疗法”的良方,

6、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美容妙方”:不悲念过去之事,不挂怀未来之事,安享眼前的生活,皮肤的颜色就会光洁润泽。

7、我国儒家主张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就是佛教所谓的五戒—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8、【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如果以争斗去制止争斗,终归是制止不了的。只有忍耐才能止息怒气,这个方法是值得重视的。

9、幽幽的沉浸在半寐的冥想里,那首《云水禅心》勾动着内心深处细细的轻柔,仿若浸在一种莫名的光年中融入乐曲中去了。

10、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怖忧?(《法句经》)

11、恶徒摧毁自己的靠山,贤哲保护自己的靠山;虫子把自己的周围吃净,狮子保护自己的地盘。(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12、虑而后言,辞不强梁,法说义说,言而莫违。《法句经》卷上,教学品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3、【佛心禅语】 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除了必须以务实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不因为事小而懈怠、放弃。

14、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15、商人之导师,游行善知识;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宗亲相习近,通财善知识;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00经

16、譬如醉象难可禁制,应以铁钩而调伏之。瞋心醉象,亦复如是,以忍辱钩而制御之,令其调伏,名为安忍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六

17、许多人,穷其一生才弄明白,原来在我们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时,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每处细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18、人都有惯性思维,爱用常规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而善于思辨的人则不会拘泥于常规思维的条条框框。

19、佛家说: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因为一念不放,而后悔终生的事比比皆是。如果放不下,便无法使自己达成圆满,不能成“佛”,反倒为“魔”。

20、【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财物布施;无畏布施;法教布施。

21、三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22、以道德住持积道德,以礼义住持积礼义。以刻剥住持积怨恨。怨恨积则中外离背,礼义积则中外和悦,道德积则中外感服。(宋)浮山远禅师(《禅林宝训》)

23、【佛心禅语】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坛经·付嘱第十》

24、【天天禅语】我们应该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同时,不应该贪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珍惜自己拥有的人常常会幸福,贪执不属于自己东西的人,往往会烦恼。

25、人人脸上有笑容,这个集体就非常祥和,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谅解、彼此尊重。在一个集体当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关重要。

26、谦卑不仅可以使人焕发出美丽的光彩,还可以使人看起来更加亲切、宽厚,甚至超凡脱俗,这就是谦卑的力量。谦卑的人最有人气,因为人们喜欢与谦卑的人相处。

27、活着很好,活着也很无聊。一些人活着,另一些人陪着瞎活!活着和活着大不一样!智慧没有了,活着不过就是行尸走肉。当智慧之光渐渐熄灭,这个世界将成永夜。

28、【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就像天上下雨,雨滴之间并不相连,但是积累起来可以填满很大的容器。学习也是如此,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起,最终能够获得广博学识。

29、有二种精进:一动相,身心精勤;二灭一切戏论故,身心不动。菩萨虽勤行动精进,亦不离不动精进,不动精进不离般若波罗蜜。(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一

30、【禅语悟道】包容: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和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31、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永久不坏。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等到下个月才发心造福人群,或是等到明年、等到退休时、等到……这都会来不及的,到时候想做可能因缘已不允许了。

32、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 迷失。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一心追寻占有,既得不到清闲,也失 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

33、所学所言皆是心意识使然,倘若无学无闻,一物不为而闲坐,亦是有所 为也。学而得之,不学而避之,皆是相上文章,若要直探心源,却又不 在他途,就在不离为与不为处。

34、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界,一向生喜悦,爱染深乐着,诸天及世人,唯以此为乐。变易灭尽时,彼则生大苦。唯有诸贤圣,见其灭为乐。《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21经

35、回首,青春犹如一场盛大的演出,来不及挥手,早已匆匆落下了帷幕。静坐红尘,喜欢盈盈碧天上飘逸的白云,喜欢临窗听雨,聆听心之禅意,让雨洗尽尘埃,也纯净了心灵。

36、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你的人,不配你解释。因为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人贵在大气,请相信,真正懂你的人,绝不会因为那些有的、没有的而否定你。

37、我们丝毫没有为弥陀做事时,弥陀尚且不亏待我,全力救度我;我能为弥陀做一点点事,弥陀岂不更要大大地犒赏我吗?平静的心、喜乐的心、利他的心,这些都是弥陀的犒赏。

38、佛经上说:一个正信的修道人,如果不能忍受辱骂毁谤,就不能名之为修道之人;一个真正修道之人,听闻别人对他的讥讽毁谤,不但不会觉得气愤,反而觉得如饮甘露,处之泰然。

39、若多少有闻,自大以侨人,是如盲执炬,照彼不自明。《法句经》卷上,多闻品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己能多。智海广难量,不测反增谤。“四十华严”卷十二

40、若问世尊拈花意,只道禅心是自然。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41、【佛心禅语】 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的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42、以赤子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世界一片清澈;以赤子的心去爱这个世界,世界便充满爱。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内心留一角赤子的纯真,那么人世间或许就不会这样浑浊、肮脏、动荡和绝望。

43、淡之美,某种程度就是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禅,说到底,其实,那就是一个淡字。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44、镇定是一门大功夫,是成为大人物的基本素养。儒家修止、定、静、安,佛家修戒、定、慧,都是修镇定功夫。拥有这门功夫的人,“气场”很强,往往让人一见而生敬意,进而产生信赖感。

45、因此生彼,若无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灭者,彼便灭也。所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无明灭,则行便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中阿含经》卷十一,《频婆娑罗王迎佛经》

46、【佛心禅语】 知足长乐,不知足常怨 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 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 了自苦的根源。

47、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慧、调与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48、【佛心禅语】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 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 弥陀佛,历历分明。

49、【经典佛语】 既然人生无常,人生短促,那么人活着就要珍视生命的价值,利用有限的光阴,多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同时养成高尚、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50、贫病众生的苦难,不外是饥、寒、病痛等几种因素,要真正发挥长情大爱,必须对众生起怜悯心,身体力行慈、悲、喜、舍来救护一切;饥饿者给米饭,受寒者给衣物,病痛者送医疗,使他们欢喜满足。

51、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明)莲池《竹窗随笔·广览》

52、【沟通技巧】爱不等于喜欢,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53、人生本来与痛苦相伴,最可靠的处世之道是忍耐怎样提高忍的修养、有效左右自己的情绪?佛日: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道教经》

54、【佛家经典禅语】 什么叫做忏悔?“忏”就是一辈子不做,“悔”就是省悟以前的错误和恶劣的思想行为,并永远吸取教训。仅在众佛前口说忏悔是没有用的,在我们这个佛门中,永远不再犯错,这就叫做忏悔。

55、先于教典留心,讨明理性,随起观行,名为干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发心,名人正位,即与顿悟同一智德。须知顿悟,本多生熏习,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种子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三

56、夫比丘者,体预僧宝之尊,职绍佛法之种,须超群拔俗,迥脱流俗知见,方无愧厥名。倘故辙不改,则一举一动,罪案如LL』。一旦业风吹去,袈裟下失却人身,苦中之苦!(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存朴

57、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维摩经》卷上,佛国品

58、酒与酒文化本为一体,因为喝的人不对而逐渐疏离,结果,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忧,其实解忧的不是酒,是喝酒的气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许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解忧之酒等同以酒浇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

59、无论是苦是福,我们都应该本着“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的态度去看待。从人生的苦难中看到未来的美好,从眼前的福乐中感念他日的苦祸,以一颗淡定的心去看待福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获得真幸福。

60、【禅语悟道】当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却时常发生人心冷漠、丧失道德的事情。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科技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和正面、积极的信仰来唤醒人们的善心和良知。

61、佛家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也就是说,十方世界没有一丝尘不是源于自己的“心”,因此要用平静心来生活,用菩提心来契禅心。

62、心变得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快乐便会生成。学会简单可以摆脱世事喧嚣,任潮起潮落,世事烦扰,我自安然。简单,是清水涤心的纯净;是心素如简的恬淡;是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单似禅。

63、拥有了然于心的平静,就能豁达地懂得:人生不仅仅是获取与拥有,有时放弃与失去也是一种拥有。平静的心,令所想所见所闻更清晰,平静的心,一切安然,不增,不减。平静的心,让生活更轻松、自在,也更乐观、简单。

64、【佛心禅语】 能看得破,更忍得过 认清了世间的是非善恶喜乐,更要放宽肚皮,坦然接受。好坏、冷 热、饱饿、老病、荣宠怨恨、有理无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 才有心思寻求解决之道,善因好缘就会随之而来。

65、【佛心禅语】 韦驮菩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佛教护法天神。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他一般被安置在天王殿中,在笑脸相迎的大肚弥勒像的背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佛经中说,韦驮菩萨对信奉佛教的人都有特别的护佑作用。

66、【佛心禅语】 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固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和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67、禅门的人生观,就是这样,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也要放得下。当提起的 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可是如果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 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68、【佛心禅语】 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做到平静无为,对任何境遇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就能达到“日日是好日”的理想状态。平静无为不是叫人一无所争,也不是让人完全不顾物质上的自足,而是要人看淡贫富,不为外界遭遇所动。

69、佛说:众生为了不断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已经迷失了本性,母亲与儿子相争,儿子与母亲相争,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彼此相争,国王与国王、梵志与梵志、居士与居士、百姓与百姓、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如此,这都是现世的苦难。

70、【佛子三字经】眼不见。不烦。不闻。不乱。不求。不贪。交友。结缘。分歧。争辩。为贵。为先。念经。慧现。观己。多言。外事。如烟。好人。布施。好事。展现。好话。妄言。好心。恶念。皈依。五戒。习气。知见。弥陀。彼岸。

71、我们常说佛法如海,这便道出了佛的特性:它包含万物,万物皆为佛的一分子,每一分子都可以称之为“佛”。这便如同海,海中的每一滴水都是海的一分子,“它们”都可以称之为“海”。所以,海涵盖了海中万物,佛则涵盖了世间万物。

72、【佛心禅语】 一个人倘若一味执著于拥有,执著于将物质牢牢抓在手心,他的人生是不会有所进步的,正如一个道场(佛教术语,道场原指佛成道之所,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若不肯放弟子出去充实自己,便不会有前进的空间。

73、【佛心禅语】 小乘行者注重断恶,大乘行者重视行善。出离心,是断恶的起点;菩提心,是行善的动力。证悟空性,是大小乘的共同趋向。为个人的解脱而修证无我,是小乘佛法的解脱之道;为普度众生而证得佛果,是大乘佛法的菩提大道。

74、【佛心禅语】 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不管他人,虽然自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也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自己就无从得利。

75、【佛心禅语】 温良、仁慈固然是做人的好品质,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只是与世无争,没有任何理想,机械地活着,这样的生命毫无价值。人生免不了竞争,要实现一个目标,哪怕这个目标很微小,也要主动争取,机会不垂青等待的人。

76、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77、【佛心禅语】 佛说好的心态能生出善良的种子,能以慈悲的心态对待别人,能从容 地对待生活,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幸福、快乐、健康。而心中缺少 了从容和淡定,不仅会误会和伤害别人,也许还会损坏身体,毁了自己, 种下祸事的种子。

78、【佛心禅语】 海涛法师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 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如何活着则是一 种态度。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之间。”生命如此短促,我们 应该懂得珍惜。

79、【佛心禅语】 失败者比成功者缺少的往往是坚持到最后的信念和希望。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一个人只要信心、毅力、勇气三者皆备,并能将这三者在行动中加以贯彻,则天下没有做不成之事。

80、一位富翁抱怨:山珍海味吃多了也味同嚼蜡,人生不过如此,生活没有意思。一位穷人抱怨:常年忙碌只够温饱,累死累活两手空空,人生不过如此,生活没有意思。无论贫富贵贱,各有各的抱怨,各有各的空落。其实这是一种精神的虚无,心灵的无着。

81、孔子一生一世研究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无不用心研究,但是他自叹穷一生之力,还是很难深入道理的“所以然”、体会道理的真粹。因此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若能听到一句真理,深加体悟,并且心与理合一,即使晚上死了也不遗憾。

82、获得别人的帮助,这是莫大的善缘,要懂得珍惜,心存感恩,记得回报。倘若求助得不到回应,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不要抱怨,不要生气,更不要失去淡定。即使曾经为别人付出过,别人也没有非帮助你不可的责任。帮还是不帮,主要取决于有缘还是无缘。

83、一个人如果得志与失意时都能把握自我,处变不惊,心无分别,那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大德之人。一如佛家讲,爱人如爱己,天下的女人都是自己的母亲,天下的男人都是自己的父亲,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如此,便没有了分别心,心中的爱才能升华为大爱。

84、【佛语借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外欢喜,故用欢喜心来做事,无不成就。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不外结缘,故用结缘观来待人,无不成全。世界上最持久的东西不外忍耐,故用忍耐力来处众,无不成效。世界上最坚固的行为不外愿力,故用愿力行来工作,无不成事。

85、说到安全感,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我们越想要安全感,我们的心就越强调不安全,而智者发现,放下安全感的欲望,能够彻底活在不抓取的状态,我们立刻就安全了,因为抓取本身是不安全感的缘由,不抓取也即禅宗里无有规则的境界。

86、【佛心禅语】 话说多了,漏洞就多,容易出毛病甚至引火烧身。不难理解,这是对 说话“多”的人而言的,譬如滔滔不绝的醉鬼、妙语连珠眉飞色舞的政 客,这类人因话多招致的所“失”往往惨重,譬如醉鬼丢了性命,政客落 得革职除名,都是值得我们去吸取经验教训的。

87、【佛语心经】 恬静、愉悦,是长寿的内在根基。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会议上有个宣言称:长寿之道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平衡饮食,第二是有氧运动,第三是良好的心态。在这三个要素中,良好的心态是关键,如果心态不健康,即使饮食合理、运动得法,也难以长生久视。

88、【人生静思】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问佛,为什么别处下雪而我这里不下?佛说:不要羡慕别处的风景,你身边的才是最美的。

89、当我们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时,我们就会明白,有些东西并不合理,但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必须依靠。保持一颗平常心,待人会更宽容。有了好的心态,就会遇事多往好处想,就能迅速发现别人的长处,就能够从心里坦然地接纳每一个人。

90、【佛心禅语】 在人生之路上,遭遇崎岖和坎坷在所难免,然而,在这些阻碍面前, 绝不能止步不前,应鼓起勇气奔向成功的彼岸!不要轻易放弃,放弃了就 再也回不来。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里的一点一滴,不要放弃人生中的每时每 刻,要知道一旦彻底失去,将会造成的就只有遗憾!

91、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往天上飘,一切都自然与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就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平常心吧,该放下的时候绝不奢望,该奋斗的时候决不后退。

92、男女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相互扶持,共同创造家庭的幸福。当生活的重担落下来时,也许当初的激情会慢慢减退,然而作为夫妻,应知缘随分,彼此珍惜这千年修来的缘分,然后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妻子体贴丈夫,丈夫顾家爱妻。那么,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就在你眼前。

93、调和:万物因水的存在而汇聚融合。譬如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是三种不同的事物,因为水的调和而融合为水泥。H1于水的存在,它们三种才有可能按比例调和而成。同样的道理,由于爱心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j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才有可能和谐相处、充满和平。

94、【佛心禅语】 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人生平台,并不是用来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是为我们过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资源,而是我们挑战烦恼、降伏自心、发挥爱心、启迪智慧等修行解脱之道的大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珍惜宝贵的人生,千万不要错过良好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福报。

95、【佛心禅语】 问:“在家居士身穿短裤衬衫,诵经、念佛、拜佛,请问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们对于尊长要礼敬;同理,你家里有贵宾来访,你能穿个短裤衬衣接待他吗?我们见到佛像,应当是见佛如佛在,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这完全是一个敬意,要养成习惯。”——净空法师

96、一日,行者行走山中,偶见一间草庐,颇为稀奇。推开柴扉,发现一披发长须的中年人闭目而坐。环顾四周,除了此人,草庐内空无一物,行者不禁好奇。出草庐,遇采药老农,问之,答日:那是一位僧人,来此闭关已两年有余。行者问:闭关期间有人照顾他吗?答:陪伴他的也就那间草庐啦。

97、【佛心禅语】 无论哪一种宗教派系,只要具备慈悲和智慧双运的见地,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正如佛经所说:“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离众生。”拥有慈悲和智慧,才能白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谁提倡慈悲和智慧教理,谁就是我们的宗教;谁宣说慈悲和智慧的真理,谁就是我们的导师。

98、守墓人对风尘仆仆前来的旅人说:以墓地为界,左为天国,右为地狱,去左去右,你自己选。旅人毫不忧虑地往左,刚到天国门口就被门卫拦下:你作过恶吗?旅人回答:没有!再问:生过恶念吗?回答依然否定!门卫很客气地告诉他:你走错门了。天国不接收世间的完人,只接纳那些真心忏悔的人。

99、有人越活越精彩,有人越活越麻烦;有人越活越明白,有人越活越迷糊,有人越活越俊朗,有人越活越猥琐。活着,如果朝着向上的方向,天空会助你舒展;活着,如果朝着向下的方向,峡谷会挤压你的空间。往何处活,不取决于富有还是贫穷,而决定于你的心态。富有却不快乐,贫穷而能达观,都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