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十一篇)

2023-12-13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一

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当鞋匠的父亲就过世,留下他和母亲二人过着贫困的日子。

一天,他和一群小孩获邀到皇宫里去晋见王子,请求赏赐。他满怀希望地唱歌、朗诵剧本,希望他的表现能获得王子的赞赏。

等到表演完后,王子和蔼地问他:“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安徒生自信地说:“我想写剧本,并在皇家剧院演出。”

王子把眼前这个有着小丑般大鼻子,和一双忧郁眼神的笨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对他说:“背诵剧本是一回事,写剧本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项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怀抱梦想的安徒生回家后不但没有去学糊口的手艺,却打破了他的存钱罐,向妈妈道别,到哥本哈根去追寻他的梦想。

他在哥本哈根流浪,敲过所有哥本哈根贵族家的门,没有人理会他,他从未想到退却。他一直写作史诗、爱情小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俏虽然伤心,仍然坚持写了下去。

1825年,安徒生随意写的几篇童话故事,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儿童的争相阅读,许多读者渴望他的新作品发表,这一年,他30岁。

直至今日,《国王的新衣》、《丑小鸭》等许多安徒生所写的童话故事,陪伴了世界上许多儿童健康地成长。

聪明如你者,无论环境如何的困苦,不要向它低头,要坚持。沙地虽然贫瘠干燥,绿色的仙人掌还是挺直身躯,让自己开出缤纷的花。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二

有一个人,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屡遭同学欺负。

当时,他的书桌,面窗而置,且紧挨着窗户;而某同学的书桌,放在离窗户稍远的地方。于是,这个同学便不干了,愤怒地对他说,我案头的光,都是从这孔窗户射进来,你挡在这里,不就挡了我的光了吗?

可是,他却不愠不怒,问道“我的桌子该放哪里?”

这位同学一指床头的位置:“放在那边去!”

他居然二话没说,真的把桌子搬到了床边。

夜里,他读书,同学又不干了,嘲讽他,说:“白天不好好读书,到夜里就磨磨叽叽,你还让人睡觉不?”

他又未做任何辩解,退居一隅,悄悄默诵。

他的同学后来怎么样了,没有人知道。但这个人名字却载入史册,他就是大清一代名臣曾国藩。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三

穷人有骨气,常以陶渊明自居,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他忘了,陶渊明是有几亩薄田的,说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方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几杯小酒,享一份清闲。这可不是什么忍辱负重,而是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只有神仙才能消受,穷人却觉得是受罪,于是对陶县令充满同情,他放着县老爷不做,该是何等的骨气。

穷人往往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类比,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穷人的问题不是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为一碗米折腰。少了一碗米很有可能会饿死人的。

穷人的骨气,有时带有自戕的味道,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结果头破血流。螳臂当车自取灭亡,关键是你灭亡以后,人家的车还是照开,还有别的螳螂争先恐后往上爬,生怕抓不住机遇,生怕搭不上时代的快车。穷人的骨气何其可悲。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古代的大将在枪林箭雨中横冲直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算一时战败,被人生擒,押进大帐,也依然怒目圆睁,哪有一个怕字!座上的君王顿生爱慕之心,喝退士兵,走下来亲自为他松绑。英雄的骨头也就软了,一番审时度势,当下就弃暗投明,后来果真又立下了功业。

骨头即便再硬,也是有关节的,有关节就不怕打不通。

但是,这个理论对穷人并不合适。倒不是说穷人的骨头没有关节,而是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去打通。打通关节还是挺麻烦的,要有轻重缓急,要有方式方法,你若不是个人物,他费那事干吗?所以,穷人的硬骨头精神最容易成全。

能被押进大帐见君王的,都有着相当高的级别,骨气才有被载入史册的可能。人一穷,骨气也就不值钱了,你自己听起来铮铮有声,别人只当是破罐子破摔。人活脸树活皮,富人有脸面,穷人有骨气。很多时候,骨气是穷人的精神支柱,穷人在骨气中自我陶醉。

想起阿q,都快要被砍头了,还一路高唱“手执钢鞭将你打”,眼睛却在人群里拼命找吴妈。那骨气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

有的人凭骨气成了英雄,有的人一身骨气却一无所有。好比同样是效忠,有的人是“忠诚”,被请进祠堂供奉,有的人却是“愚忠”,遭人嘲笑。穷人多半是后者。

骨气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只需要补钙,还得补脑子才行。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四

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小故事7、提醒自我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读书】心得: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 因此而生。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五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到:“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启示:在我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在我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六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狮子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动物都会耻笑我竟然和鼬鼠打架。”

美国有一位年轻作家,早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销量不错,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有一天,作家和当地一位市侩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两人谁也不让谁——较上劲了。朋友劝作家不要和市侩理论,因为作家的时间宝贵,劝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但是作家却是难以释怀,他认为那位市侩破坏了他的声誉,污辱了他的人格,他要战胜他,要让他心悦诚服。从此,作家与这位“敌人”针锋相对,两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和摩擦。作家从此再没心思去创作,也没有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多年之后,许多人已记不得曾经有这样一位作家了。

启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是一个真理。

11、“功夫之王”也有先天缺陷 很多人都知道“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功夫十分了得,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本来是有先天缺陷的。

中国功夫历来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睛不好为练武之大忌。可李小龙从小就是近视眼。李小龙曾十分坦诚地说:“因为我从小就近视,所以我从咏春拳学起,因为它最适合做贴身战斗。”

还有,他的两脚不一样长,右脚比左脚短5厘米。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左脚专事远踢、高踢,如狂风扫叶;右脚专事短促的阻击性踢法或隐蔽性踢法,近身发脚如发炮。同时,两脚的不一致使他摆出的格斗姿势优美别致、独具特点,成为一种武术流派的典型。

启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李小龙的人生经历说明:只要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不悲观、不消沉,与逆境抗争,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成才,甚至做出通常情况做不出来的事情来。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眼睛近视、两脚长短不一致对想要练武的来说是缺陷、劣势,是不利条件,但李小龙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不利条件反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有利条件。

该故事还启示我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李小龙正是在分析了自身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了不利条件的影响,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武术风格,成为国内外都掀起了“中国功夫热”的“功夫之王”。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七

有一首《知足歌》,对我们值得一读:“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vv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这首歌告诉我们,变换角度看人生,快乐会常伴你左右。下面的小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和一点思考。

一天,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这时,一位胡须飘飘的老者欢歌而行。年轻人拦住老者,问:“老人家,您为何如此快乐?”老人回答道:“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身享用。我为什么会不快乐呢?”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还是满脸的忧伤,说:“老人家,我总觉得很自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自己常感到没有意义。”老者微微一笑,说:“一块泥土和一块金子,谁更自卑呢?”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摆了摆手继续说:“如果让你培育一粒种子,泥土和金子谁更有价值呢?”言罢,老者朗笑而去。年轻人顿觉释然。

其实,只要我们变换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感觉的那么糟糕。变换角度看人生,人生就会更美好!

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有坎坷、会有苦难,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它。如果把坎坷看成是一种历练,你就会感到坎坷铸就我们坚强;如果把苦难当作一种调味品,你就会觉得苦难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如果把它们看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就会认为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实际上,只要变换角度,即时是在悲惨、苦难、逆境中的生活也会峰回路转,即时是在悲观、痛苦、坎坷中的人生也会柳暗花明。因为,生活的风霜雪雨之后,悬挂在我们人生背景上的是幸福的彩虹。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八

人这一辈子,均难逃被备胎的命运。

辛弃疾有词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用曹操的原话入词,根本不让孙权参与“调胎”。原因很清楚,在曹操的心中,孙权被备胎了,与原胎要求不符,辈分小(没经过历练,存在安全隐患)。辛弃疾显然支持孙权“被备胎”之说。实际上,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曹操外,把孙权当备胎的,还大有人在。

孙策之所以被郭嘉的“死于小人之手”的推断所蛊惑,飞蛾扑火一般向“神仙”于吉挑衅,是因为他有“守成强于他”的备胎——孙权。于是,孙策比较好看地死了,孙权被转正。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道:“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为“援”的,不是备胎又是什么?真佩服诸葛亮那么年轻就认识到孙权的备胎价值。

鲁肃也算一个,周瑜去请他之前,曾对孙权说:“其(鲁肃)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待周瑜登门,鲁肃的说法变成了“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周瑜稍一劝说,鲁肃随即又“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这种故作矜持、半推半就的做派,分明是早把孙权当备胎了。

孙权曾被许多人备胎,他也是甘心的,表现出了很好的修养。孙权不离不弃,深谋远虑,做了许多事,“乘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使得东吴最终一战定乾坤,完成了“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战略。

被备胎,是命运;有备胎,却是智慧。

在《十七史商榷》里,王鸣盛这么形容孙权:“称臣事魏已久,及黄武元年春大破蜀,刘备奔走,势愈强盛,则魏欲与盟而不受,九月魏兵来征,又卑辞上书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随,又改年临江拒守,彼此互有杀伤,不分胜负。十二月又通聘于蜀,乃既和于蜀,又不绝于魏,且业已改元而仍称吴王。五年令曰北虏缩窜,方外无事,乃益务农亩,称帝之举,直隐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后发,反覆倾危,唯利是视,用柔胜刚,阴谋狡猾,史评以勾践相比,非虚语也。”

一觉醒来,天下人都成了孙权的备胎,随用随取,随用随弃。

赤壁之战前,孙权从周瑜荐,接纳了鲁肃,遂有了用鲁肃替代周瑜的意思。经过彻夜长谈,他更倾向于鲁肃所主张的“缓图”,而周瑜恰恰就是一位不惜壮士断腕的急图分子,得有备胎才安全。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共治曹操”。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原来他早有准备,选了三万个备胎在那儿放着呢!

孙权在举贤任能方面非常具有备胎智慧。他不像孙策那样好逞个人英雄,且长期倚重张昭和周瑜;他会根据局势的变化及时换人“调胎”,如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之间的互相替补,都发挥了不错的时效性。孙权也善于暗中促成将帅们的愉快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避免因备胎替换而影响东吴的战略走向。

赤壁之战后,曹操约孙权夹攻关羽以夺荆州,孙权采纳诸葛瑾的建议,派人去荆州说媒,欲聘关羽的女儿做儿媳。孙权的考虑是:“若云长肯许,即与云长计议共破曹操;若云长不肯,然后助曹操取荆州。”关二爷非常荣幸地被孙权备胎,甚至在夺取荆州后还将关羽首级移交曹操以转移矛盾。

诸葛亮也被孙权备胎,他拼了老命,多次出祁山与曹魏打得天昏地暗,而孙权拥有几十万大军却坐观诸葛成败,连近在咫尺的淮南也没有认真组织过几次进攻。司马懿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对魏明帝说不需防吴,只需防蜀。

有备胎,是经营自己的短处,有备才无患,从而实现自己的增值;被备胎,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没有不合格的备胎,只有不合格的思想。人在旅途,犹如车行路上,不能学曹操的黑心和刘备的脸厚,但可学孙权的备胎智慧。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九

一场春雨,洗净了公司大院两侧的黄杨。

公司两年前搬来,黄扬是龚师傅种的,齐刷刷修剪到半人高。从办公楼门前望去,黄杨郁郁葱葱,原本光秃秃的大院,一下有了生机。

龚师傅是公司行政部的老员工,安保、维修、环卫、绿化……杂七杂八的事,他统管。

龚师傅常给黄杨浇水、松土、剪枝、喷药……比照顾自己还上心。他还想,这院子里要是再有几棵遮阳的树该多好。

一日,龚师傅修剪黄杨,忽然发现黄杨丛中两棵树苗探出头来,他仔细观望,小树苗叶子嫩绿,椭圆状。左边那棵叶子小,是榆树。右边那棵叶子大,是桑树。龚师傅乐了:老天开眼,想什么就来什么。他把两棵小树苗修剪了一番,移走周边的黄杨,给树苗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

城里这些年不种榆树与桑树,公司地处老城区,周边保留着老宅院,也留下了几棵高大的榆树与桑树,风把它们的种子送过来。

龚师傅对这两种树并不陌生,他老家在乡下,小时候,他家院子周围,就有榆树与桑树。每年初夏,桑树结满桑葚,他脖子上挂个小书包,爬到树上去。先吃够了,再往书包里摘。桑葚熟透时,紫红色,湿润柔嫩,酸甜可口。树尖的桑葚摘不到,也剩不下,天天招来几只黄鹂,一边啄食一边在树枝上蹦来蹦去,咕咕地叫。树枝摇动,桑葚落下来,摔烂了,果汁渗湿地面,树下印出紫红花,一朵又一朵。

春末,榆树上结满了榆钱儿,捋下来,洗净,与在玉米面里,贴饼子、蒸窝头,香着呢。龚师傅想,这两棵树长大了,还能吃到桑葚与榆钱儿。

春天、夏天过后,秋来了。两棵小树长到一人多高,龚师傅望着自己养护长大的树,心里有一种成就感。

一日午后,公司刘总打的从外面回来,下了车,手里还握着手机,边说边在院子里来回地走。电话打了十多分钟,终于停下来,却不上楼,他定定地站在楼门前,脸色不大好看。龚师傅正给两棵小树浇水,听到刘总招呼他,便走过去,叫了一声:“刘总。”刘总用手指着院子里的两棵树,问龚师傅:“那是什么树,谁种的?”龚师傅有些诧异:树都长半年了,不会才看到吧。龚师傅认真地答道:“左边那棵是榆树,右边那棵是桑树,自己长出来的。”他还想说树是他养护大的。但见刘总一脸严肃,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刘总双眼仍盯着院里的树,他若有所思地轻轻“嗯”了一声,而后,转身朝办公楼里走去。

龚师傅本以为刘总会高兴,或许表扬他一句,没想到刘总一言未发。好还是不好?龚师傅搞不清。转念一想,刘总没说不好,那就是认可了,当老总的,哪能什么事都交代得那么细,何况这种小事。

第二天,龚师傅一上班,行政主管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道:“龚师傅,公司院里的两棵树,是什么树,谁种的?”龚师傅想,昨天刘总刚问过,今天主管又问,准是刘总对主管说了,兴许刘总在主管那儿表扬他了。龚师傅轻松地回答:“一棵榆树,一棵桑树,自己长出来的。”他没有察觉到主管此刻脸上的不悦,又加了一句:“都一人多高了。”主管无奈地盯了一眼龚师傅,语气生硬地说:“刘总让你今天把那两棵树刨了。”“长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刨?”龚师傅一脸困惑。主管说:“龚师傅,亏你还大我十岁,没听说‘门前不栽榆与桑’吗,这‘榆’与‘桑’,不就是‘愚’与‘丧’吗!”

龚师傅愕然。他极不情愿,却还是将那两棵树刨掉了。

后来龚师傅听说,那天刘总打的回公司,是因为两天前,刚与甲方签订的一份建筑施工合同,没想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商突然调高了价位,工程尚未开工,公司已损失三十万,他急着去找甲方,提出变更合同,甲方拒绝。他从未签过这么“愚”的单,后悔报价时没留足浮动空间。他窝着一肚子气,开车回公司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车撞坏了,责任在他,丧气透顶。那天刘总站在院子里打电话,说的都是那些事。就在那会儿,他注意到那两棵树,边上楼,边自语:榆桑之祸,榆桑之祸!

龚师傅这两天也常自语:原来领导以前没注意过那两棵树啊!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十

有一个人用热气球旅行,迷路了。他把高度降低,看见地上有一个人,然后他问那个人:

热气球“劳驾,您能帮我吗?我曾答应一个朋友,在一个小时前相会。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我在哪儿?”

地上的那个人说道:“你在一个离地约10米高的热气球上。你目前位于北纬40°—41°,西经59°—60°之间。”

热气球上的那个人说道:“你肯定是一个工程师!”地上的人回答道:“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热气球上的那个人说:“你跟我说的数据非常精确,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利用你的数据。我还是不知道我在哪儿?说白了点,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耽误我旅行的时间。”

工程师问:“你肯定是一个管理者吧?”

热气球上的人回答:“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工程师说道:“你既不知你在哪儿?又不知你要去哪儿?是因为你给自己的位置灌注了太多的热空气,使自己膨胀了。你向别人承诺,却不知道如何去履行并且希望在你下面的人帮你解决问题。事实上,你现在跟碰见我之前时的情况一模一样,但现在却成了我的错。”

有哲理的故事长篇篇十一

被村民排斥的打工仔收到妻子来信:

“你外出打工了,咱家的几亩地没人翻,公婆干不动,我身体不好,还得看孩子。”

打工仔回信:

千万別翻地,地里埋着宝藏……

一月后他妻子回信:也不知道乡亲们怎么知道的,把咱家地翻了好几遍,累的吐血了也没找到宝藏,你把宝藏藏哪

了?

打工仔回信:

本来就没宝藏,偷看信件的人帮忙把地翻了,你赶紧种地吧,其它忙我也帮不上了!

感悟:这就是高手!人在哪里不重要,关键能解决问题。迎接挑战 必须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