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烈士陵园的心得体会(3篇)

2023-11-28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烈士陵园的心得体会篇一

高中时在历史书就看过毛主席一句话“枪杆里出政权”,毛主席虽是一介书生,但由他领导的无产阶级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无限希望。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烈士曾经奋斗的地方,在那里吸收养料。

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放眼望去,耸立在眼前的就是一把用石砌成的枪,雄伟壮观,震撼人心!我们被这把枪吸引住了,满怀激情地来到它的周围,那时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想当年就是凭着革命烈士拿着土抢和尖枪利炮拼搏的精神,就是凭着一股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就是凭着为人民舍我其谁的的精神,才开辟了今天的前景。看着形象逼真的石雕,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烈士奋血一战的情景,枪筒子打红了、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烂砖砸;刺刀拼弯了、枪托打断了,就用拳头揍;受伤倒下了,就扭住敌人用牙齿咬。一幕又一幕奋血一战的英勇拼搏让我为之激动!

接着我们来到了广州公社烈士墓,是烈士陵园的最高点。直径43米的圆丘形坟冢上,绿草茵茵。36面花岗石壁的墓墙上,40只石狮子静静地为5700多名广州起义烈士护灵。阳光甚好,陵墓曙光笼罩,流光溢彩中,令人无限追怀……

为了领略伟人的风采,睹物思人,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参观。里面的展览非常丰富。打到大炮,小到印章,伟人慷慨激昂的字迹,烈士视死如归的照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走到叶挺和张太雷的照片前我停了下来,想起了有关历史事件。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广州城还陷在浓重的夜色中。四标营教导团1000多名官兵,刚刚听取了张太雷、叶挺作的动员讲话和战斗部署。官兵群情激昂、集合誓师,以“暴动”和“夺取政权”为口令,枪毙了15名教导团中的反动军官。“砰、砰、砰……”枪声划破沉静的夜空,宣告广州工农兵起义了!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时,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现址广州起义纪念馆),叶挺为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太雷为人民海陆军委员。 在抗战时,叶挺同志在开指挥部会议是分析形势时,看到形势不好,认为不能再在广州坚持,主张向海陆丰撤退。这个主张本来是正确的,当时的国际代表威尔曼不懂得打仗,主观武断,说搞暴动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批评叶挺是主张去做土匪。张太雷同志不懂军事只听国际代表的话,从此,叶挺同志不再讲话了。 在暴动取得胜利后,如果及时采取叶挺的建议,撤出广州,有计划地转移到农村,这样广州暴动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但由于某些领导人不懂得中国的具体国情,没有实战经验,缺乏分析形势,没有认识到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就算认识到也没考虑具体该怎么解决,只是盲目地领导。12日中午去西瓜园出席工农兵大会时,由于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张太雷给敌人冷枪打死了。这对当时造成了无人领导的局势,聂荣臻和叶挺同志到财政厅的天台观察各处战斗情况,看到敌人从观音山下来,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认为再坚持只能是作无谓的牺牲,于是下决心撤退,保留了一批革命种子,转移到农村继续斗争。

从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中,我了解了广州起义的有关史实,不仅增加了我对祖国历史的认识,知道了由于计划泄密,才把原定于12月12日的起义,被果断提前到了11日凌晨;知道了为了区分敌我,革命力量统一以在脖颈上、臂膀上系上“红领巾”作为标示;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时;6天屠杀,5700多革命群众牺牲,许多走避不及和不愿离开的工人、农民、学生和革命士兵,被大批逮捕、严刑拷打、枪杀、活埋;这些历史应时刻牢记,国耻家仇不能忘。

同时也赋予了我作为伟大祖国其中一分子的光荣。因为前辈的英勇事迹,我感到无上光荣,我要继承烈士的不朽精神,振兴中华!

每次战斗都是一笔财富,从它身上我们可以通过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吸取教训。革命的人民,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城市发动了军事暴动之后,如何将斗争坚持下去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必须将起义的队伍迅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中去,发展有广大农民参加的游击战争,在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不断消灭敌人,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使暂时处于劣势的革命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经过长期斗争锻炼,以取得敌我力量对比上的优势,最后将敌人打倒。1928年6月,中共“六大”决定把12月11日作为广州起义的纪念日,号召千百万劳动群众每年都来纪念这个光荣的日子。在这一天我要牢记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向烈士们致敬!

没有一批英勇顽强的烈士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今天的独立,是他们用身体堵住枪口换来今天的和平,是他们用不朽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祖国的强大而奉献自己的生命。勇敢的烈士们,你们是我永远的标志!

不朽精神,永驻我心!

烈士陵园的心得体会篇二

2019年12月13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由康菱动力党支部组织我司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们,一起去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十二月在北方已是寒冬,但在广东天气依旧和煦温暖。伴随着阵阵惬意的微风,我们一行来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不知怎的,这适宜的天气、幽美的环境却怎么也不能令我高兴起来,脚步还分外沉重。纪念碑前,人们敬献的花篮在风中摆动,显的有点寂寥,但它却给逝去的革命英烈们送去了我们后人诚挚的敬意与缅怀。

192019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广州起义。下午5时半,由黄兴带领革命军先锋队160多人与众多清军激战一昼夜后失败,100多名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同盟会潘达微冒着砍头的危险,把死难烈士遗骸葬于黄花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参观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当双脚踏入这个庄严而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里的石碑上刻着遒劲大字“浩气长存”,我陷入沉思,虽然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电影里也看过,然而此时此刻,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遥想烈士们当年的舍身救国的豪情万丈,我对着烈士墓,深深的鞠了一躬。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烈,更是为了给后人以鼓舞,让我们有勇气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不都需要一批勇往直前、敢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吗?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之际,借青烟,寄去我的无限思念和决心。

怀念过去,展望将来,联系到我的现实生活当中,作为公司的一员,又是一名预备党员,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踏踏实实地工作,带好自己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努力拼搏。

别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你是我参观学习难忘的又一站。

烈士陵园的心得体会篇三

8月12日上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我们小记者一行60多人乘车来到烈士陵园参观。

据陈园长介绍:“新建烈士陵园征用土地68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纪念广场3600平方米,陵园于20__年11月开工,20__年4月1日开园启用。为强化国防教育,民政局领导经过多方面努力,成功申请到坦克、火炮等一些退役武器,作为国防教材,陵园新建烈士墓890座。”

首先,我们在大门口合了影,门口上方写着“五莲烈士陵园”,进入大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5个人的塑像,上面有三位八路军,分别是指挥官一名,战士一名,卫生员一名,其他两位分别为支前农民和民兵。

在大厅的西边,看到了一架65式双37毫米高射炮,再往前走就是烈士们的简介和他们的遗物。这些遗物中有:大刀、灯、水壶、奖状等。最东边是烈士名单,还有成千万个无名烈士。

在二楼,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照片。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教育。

最后,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三个躬,在纪念碑前,敬了少先队礼,我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向烈士们致敬”。

通过这次参观烈士陵园,我们懂得了烈士们为了保卫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尊敬他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保护我们的国家。

参观烈士陵园,烈士们的事迹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