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2023年庙会打油诗四句(五篇)

2023-12-29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庙会打油诗四句篇一

售楼部的美女,工程部的汉,项目部的光棍满街串!财务的花,预算的草,施工队的和尚到处跑!食堂的饭,宿舍的床,搞工程的女人吓死郎!

个个都说工地好,个个都往工地跑!都说工地伙食好,青菜里面挂青草 都说工地环境好,宿舍蟑螂满地跑!天天上班天天愁,不知何年熬出头

好女不嫁工程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

我是一个工程郎,背井离乡在外闯,白天累得腿发软,晚上仍为资料忙;

铁鞋踏破路还长,测量仪器肩上扛,晴天烈日照身上,雨天泥地印两行;

思乡痛苦心里藏,四海漂泊习为常,长年累月在外奔,不能回家陪爹娘,终身大事无心管,亲戚朋友摧喜糖,心中有苦说不出,回答只能笑来搪;

工资一点泪成行,怎能买起商品房,压力大得气难喘,前途在哪路迷茫;

恋人分别各一方,妹盼大哥早还乡,相思之苦妹难咽,距离拉得爱情黄;

好女不嫁工程郎,一年四季守空房,家中琐事无暇想,内心愧对爹和娘;

朦胧月色撒地上,兄弟把酒聚一堂,后悔走上这条路,同舟共济把帆扬。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苍桑;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谨比民工略强。

庙会打油诗四句篇二

2012年部分庙会一览

1.朝阳公园庙会-第十届北京朝阳国际风情节

活动时间:2012年1月23日至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到初六)活动地点:北京朝阳公园 活动票价:10元 活动简介: 开幕式:

开幕式将在大年初一上午10:30,邀请到场嘉宾将与园内的游客共同观看十年精彩回顾并以此拉开序幕,见证风情节的十年成长。到场嘉宾将为风情节logo浇注属于风情节logo的蓝色、黄色、绿色液体,并砸破象征入园人数超过50万的冰雕,寓意着风情节这个品牌越办越绚烂多彩,入园游客人数节节攀高,开启新篇章,创造新辉煌。携手新浪微博提前升温预热

为了让游客朋友们和风情节共同见证十年成长,提早参与风情节的互动活动,主办方特意在活动开始前期联合风情节独家网络媒体新浪娱乐频道、新浪微博征集前九届中“我与风情节”的精彩瞬间,并将1台ipad2作为征集活动结束后抽取的终极大奖,同时还赠送2012年风情节门票作为幸运奖品。

征集后,风情节组委会将选出999张具有风情节特色和纪念意义的照片在现场主草坪“映像十年”活动区展示,经过大年初一至初六,邀请现场游客以发短信或上传微博的方式,评选出10张最精美瞬间,获奖者将有幸得到风情节珍藏版拼图相框。此外,国际风情节至今已经邀请了20多个国家、上百支表演队伍,组委会将从中选择十组具有代表性的街头表演,在新浪微博中进行评选。国际风情展现世界艺术

本届风情节邀请了从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希腊等近百名艺术家、9个艺术团体参加风情节的演出。在大年初一至初六每天上午11点由近百名艺术家组成的花车巡游中,荷兰的“白翼精灵”将魅影优雅地跨过人群;法国“气炮特工队”和“迪厅房车”将现身街头;英国“苏格兰风笛乐队”将展现完美和声;而法国4只“跳跳奇鸟兽”则搞笑演绎迷路后的滑稽境遇。本届风情节还延续了往年备受大家喜爱的k歌打擂台,为了使游客乐此不疲的参与k歌互动,风情节组委会特此改变k歌形式,结合现在最流行的方式,推出“影视金曲猜猜听”“我爱记歌词”等游艺项目。

2.长阳镇冰雪迎春庙会

活动时间:2012年1月23日至2月8日 活动地点:长阳万亩滨河公园 联系电话:80361610 活动内容:

在长阳万亩滨河公园举办京西南重要的新年庙会,推出民俗、小吃、百货、工艺品展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乘车路线:乘坐646路、993路或房42路军留庄下车可到;或乘坐轨道交通房山线于大葆台站上车,长阳镇站下车可到

自驾路线:京港澳高速19b长阳出口出,经环岛向东行驶约1公里到达活动现场;或走京开高速马家楼桥辅路进入京良路,沿京良路直行20公里到达活动现场

3.2012第27届地坛春节庙会

活动时间:2012年1月22日至1月29日 活动地点:地坛公园 门票价格:10元 咨询电话:64214657 地铁及公交线路:2号线到雍和宫或安定门站,地铁5号线雍和宫或和平里北街站,公交车13、116、62、44、130、684、909、75、特

12、特2路汽车到地坛南门,104、108、124路电车或27、104快、119、407、328、特11 路、18、113、644、643、430到地坛西门,125、117到地坛东门。活动简介:

地坛庙会始办于198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届,一届胜似一届,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其胜景被誉为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的狂欢节。春节逛地坛庙会是京城老百姓沿袭多年的习俗。作为京城恢复最早的庙会,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于京城。每届庙会都要吸引游客百万余人次。

4.前门大街,首届台湾庙会

北京举办的最早的庙会,也将成为时间跨度最长的庙会。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3日~2012年的2月8日 活动地点:前门大街 活动简介:

北京传统的春节庙会还没开始招商,前门大街台湾街的首届台湾庙会就已经挂起灯笼,摆开花车开门迎客了。庙会将一直持续到2012年的2月8日,不但成为在北京举办的最早的庙会,也将成为时间跨度最长的庙会。

与老北京传统的庙会一样,各式美食都是绝对的主角。游客不但可以选购例如牛轧糖、凤梨酥、琉璃饰品等台湾特产,还可以边欣赏“电音三太子”的舞蹈,边品尝超大鸡排、大肠包小肠、牛肉面、卤肉饭等台湾小吃。与北京的庙会不同的是,台湾庙会沿街的花车基本上都是下午3点左右才“出摊”,这也和台湾当地的习惯保持了一致。庙会期间将在大江胡同、南晓顺胡同等处设立花车和棚屋,台湾文创产品、生活用品以及节庆旅游纪念品等将现场展卖。庙会上,游客还可以品尝到享誉中外的台湾小吃。此外,阿里山广场的“淘宝馆”里,还有众多创意产品,没有任何装置连接便能通过手柄操控悬浮于空中的“宇宙鱼”,深受“潮人”喜爱;“海洋灯”的神秘柔光,让人在漆黑的夜晚仿若置身深海碧波的柔情中;仿真“小盆栽”,造型让人爱不释手。

台湾美学生活馆里,制作精美的旋转木马咖啡杯、具有浪漫意境的爱丽丝咖啡杯等产品,让游客从创意、做工、内涵等方面领略台湾文化的真谛

5.2012第29届龙潭文化庙会

活动时间:2012年1月22日(农历腊月廿九)至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七)活动地点:龙潭公园 活动票价:10元 活动简介:

龙潭庙会有10档民间花会表演。各种美食、工艺美术等老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继续在庙会上展示。

庙会已在新浪网开通实名官方微博。庙会期间,将实时播报游园动态及照片,方便游人及时了解庙会活动、安全、服务等信息,提前安排游园计划。可刷公交一卡通逛庙会

地铁、龙潭庙会新闻发言人、东城区园林局张劲松介绍,龙年春节,庙会将设立公交一卡通入园通道,避免高峰时段游客在门口扎堆排队买票、检票,同时减少纸质票消耗及乱丢弃现象,更加低碳、环保。

龙潭庙会主办方称,龙潭公园每个门区届时都增设2条“一卡通”入园通道,游客刷公交卡即可快速入园。为鼓励环保出行,龙年龙潭庙会仍将在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东南出口和公园西北门之间,开通免费庙会班车。

6.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 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主题

以展示红楼文化为主题,积极促进区域假日经济的发展,展现新北京、新西城的精神风貌。力争在弘扬区域文化、节日文化及促进文化创意等方面成为京城文化活动的亮点。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招牌活动

庙会期间,大观楼及东、西舞台每天上、下午分别进行传统文化、红楼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园内布局主要以节日文化活动为主,元妃省亲古装游行作为大观园庙会的招牌项目,将与宝黛成亲、贾母贺寿等红楼主题节目在每天上午呈献,届时将形成红楼庙会的高潮。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特色活动

非遗项目展示--版画、脸谱、皮影、剪纸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项目将齐聚大观园,艺术家们现场为游客表演其精湛的手工技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参与互动活动。同时还有各种文化展览在省亲别墅内展出。

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庙会时间:大年初一至初七举办 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庙会地点:北京大观园园内 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庙会门票价格:30元/每人

北京大观园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南菜园街12号

乘车路线:122、351、395、56、59、744支线、800、819、922、939、423、721、特3(大观园站)

7.莲花池庙会

活动时间:2012年1月22日-2012年1月28日 活动地点:莲花池公园 活动票价:10元

“龙舞莲池过大年,盛世园林迎新春”。由丰台区人民政府、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主办,丰台区园林绿化局莲花池公园管理处承办的2012年第十二届北京莲花池庙会,将于1月22日-1月28日在莲花池公园举办。每日上午9:00开园,下午16:30闭园。

本届庙会将与北京民俗学会合作为公众奉献出一场京味浓郁的庙会盛宴。在庙会中您将感受到老北京传统的过年习俗,五显财神像前将举行传统的祭祀仪式。老北京传统的幡鼓齐动十三档民间花会表演加外二档也将首次全面展示。精彩的撂地相声及丰富的传统小吃将为庙会带来欢乐祥和的氛围。另外老北京网将首次在庙会展出100余幅以《peking1920 老北京典藏老照片展》为主题的老照片展,其中许多老照片将首次展出。

组委会表示为更加突出传统,本届庙会从招商开始就严把商户文化质量关,侧重对传统类商户的吸引,力争全面在莲花池公园恢复老北京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的昔日胜景。

8.东岳庙庙会

庙会时间: 2012年1月23日(大年初一)-1月28日(正月初六)庙会地址: 朝阳区朝外大街141号

庙会门票: 预售、团体价8元;庙会期间一律10元。乘车线路:乘101、109、110、112、750、846、813路到神路街下车;乘地铁到朝阳门站下车往东600米。自驾车路线:朝阳门桥往东600米即到;三环路京广桥向西,经东大桥路口西行500米。

东岳庙庙会雏形于元,鼎盛于明清,作为历史悠久的多内涵型庙会,在北京地方民众信仰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它以东岳泰山信仰为核心,体现了东岳文化的精髓,同时它也是中国祈福文化的集中展示空间。自元朝以来,北京东岳庙庙会以东岳庙为依托,逐渐形成了包含信仰、商贸、娱乐等多方面内容的民俗景观,庙会期间,东岳庙内外商贩云集,百货杂陈,形成了规模极大的庙市。

北京东岳庙庙会祈福活动(1)子时祈福活动

子时活动:作为民间传承已久的风俗,历来受到百姓的推崇,在春节或重大节日,香客赶早到寺庙、道观或神祠,烧子时香,祈求福祉。(2)红腰带

“请红腰带”已成为东岳庙庙会祈福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制的红腰带依照旧俗,制作精美,寓意吉祥,并可定制绣有姓名和农历生辰的本命年红腰带。(3)挂福牌

游客请福牌,系挂于甬路两侧及寿槐前,表达祈福心愿。(4)画福布

为游客提供红色福布,表达祈福心愿。(5)绕福树

游客在寿槐前系挂福牌,绕树三圈,祈求健康长寿。(6)摸铜特、玉马

游客们摸铜特、玉马,求健康,祛疾病。(7)挂福牌、打金钟

后罩楼院“状元槐”处设祈福活动。(8)打“金钱眼”

该活动设在康熙御碑楼西侧。(9)请财神 游客、信众可在阜财殿及工字廊两处地点请财神像。

9.圆明园皇家庙会

圆明园在清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皇室在年节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包括:“放生”活动、“庆丰图”、灯戏、火戏表演、举办宫市、演唱大戏及各种表演等。圆明园第二届皇家庙会将通过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与清代皇家年节文化的全面展示,让游客体验“皇家”过年习俗,成为北京独具一格的“皇家”风格庙会。庙会将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皇家特色”为基本定位;以“展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圆明园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为主线;以丰富市民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为目的;努力打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影响力最广”的庙会之一。塑造海淀春节文化活动经典品牌,为海淀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内涵,成为海淀春节旅游的新亮点。

庙会主要活动区域:绮春园宫门广场、小花园、绿化队院、管理处多功能厅、涵秋馆、三园交界展览馆、九间房、圆明园墙北路、洞天深处广场。

游园线路:绮春园宫门-绿化队院-管理处-涵秋馆-三园交界展览馆-买卖街-洞天深处 表演区:集中在绮春园宫门广场和洞天深处广场; 展览区:管理处多功能厅、三园交界展览馆、主路沿线; 海淀非遗项目及群众体育娱乐项目:绿化队院、涵秋馆、九间房; 圆明园买卖街(展销摊位):北路沿线。庙会活动 : 冰嬉表演

第二届圆明园皇家庙会,以冰雪活动为亮点,尤以复原清代尚武“国俗”--冰嬉表演为特色,它将成为广大游客此次庙会上难以磨灭的经典记忆。清代,每年冬至以后,举行冰嬉大典,清帝亲往校阅。冰嬉活动,主要分为抢等(速滑比赛)、抢球(冰上足球)、转龙射球(冰上杂技)三大内容。圆明园作为清代御园,为传承传统文化,普及历史知识,增添节日气氛,特地招募滑冰志愿者,精心编排了冰嬉演出,免费供游客观赏。这将是清代皇家冰嬉表演在古都北京一百多年来的首次重现。冰雕艺术

盛时圆明园之美,可谓冠绝天下,但随着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永远消逝,再难重现。本次庙会,用冰雕艺术重塑部分景点,让游客重拾记忆,再度认识园明园的多重价值。庙会时间: 2012年1月23日(初一)至1月28日(初七)8:30-17:00 庙会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 庙会门票: 10元 乘车线路:

东门:公交365、432、498、656、664、717、743、814、982、963、特

4、运通105、运通205路;

南门:公交319、320、331、432、438、498、628、690、697、696、801、826、特6路。

10.陶然亭厂甸庙会

庙会时间: 2012年1月23日至 1月28日 庙会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陶然亭公园内 庙会门票:10元

乘车线路:乘40、102、106路公交车太平街站或乘603路公交车至游泳池站下车即到。

几百年来,北京厂甸庙会一直以平民性强、民俗味浓的姿态出现。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北京厂甸庙会实质是一个“逛”字,人人都爱“逛”,人人都“逛”得起。石景山洋庙会

时间:2012年1月23日-29日(大年初一至初七)摊位数:106个,包括餐饮、百货等 地点:石景山游乐园票价:10元 三大主题点亮庙会: 将民俗花会与琉璃厂士人文化完美融合,隆重推出“金榜题名状元游”特色花会活动: 届时状元御赐游街,前呼后拥,旗鼓开路,题字作画,妙笔生花,遍街张灯结彩气势非凡,热闹异常。活动包括状元作画、金榜题字、花会表演、新春对歌,每场演员人数40余人,预计每场观众2000余人。

在琉璃厂东、西街开阔地铺上芝麻秸,让游客重温老北京的过节风情。与踩街活动配合,会设置摸福墙和祈福树活动,让游客在文市区“踩秸秆、写福愿、挂福袋、摸福气”,体验中国传统福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次完整恢复十三档花会同场演出。荟萃全国非遗手工技艺精品,免费提供给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商位进行展示、制作、互动销售;在非遗大舞台集中展示民俗演艺精品,包括中幡、天桥摔跤、舞狮、硬气功、琴书、等项目;首次恢复撂地相声,完整呈现天桥民俗演艺文化。

庙会打油诗四句篇三

打油诗万岁!

今天谈一谈打油诗的问题。

首先做一下自我批评。我曾在一个帖子里对打油诗进行了讥讽。因为是在和网友论辩时匆匆写就的,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看来,我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与我一贯的文艺主张并不符合。不过这也暴露了我反精英主义文化观之不彻底。我应该向打油诗道歉,向打油诗人们道歉!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

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共有多少首打油诗,已无从查证,但想必数量绝不会少,三百篇、汉乐府中许多都该算作是打油诗(这也是我的看法,不一定确切)。劳动人民是打油诗的创作主体,虽然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们不懂得什么音律,不懂得什么平上去入,东冬董肿,宫商角徵,不懂得什么一三五,二四六,什么粘对拗救,扇面蜂腰,但他们还是可以歌,可以唱的,正如他们虽不懂得之乎者也,但还是要说话而且还能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一样。所以,尽管倍受圣贤们的奚落,尽管自汉乐府以降的典籍中几乎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我是个大外行,这一判断全凭印象,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希望方家指正),但打油诗还是顽强地存在了下来,比如各地的民歌、山歌中就有大量的打油诗。记得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曾说过:新诗要发展,还非得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大意如此)。这是深具历史眼光的。可惜我们的许多大诗人们不明白这一点,以至诗路越走越窄,除了自己,已没人愿意读他们的诗。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式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以往颠倒的历史被颠倒了回来,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文学史教材中,张打油及打油诗就被赋予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推动下,各地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赛诗会等方式,唤醒了劳动人民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文化主体意识,澎湃昂扬的时代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空前的创作热情,从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民诗人、工人诗人等民间诗人(现在许多腰缠万贯威镇一方的文化精英主义者称自己为“民间人士”,我感到忒滑稽,正如地主要争着当贫农一样滑稽),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打油诗篇,从而写就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然,这一页已被我们的新文化精英主义者用解放牌大剪刀给剪了下来,剪得在主流文学史中已见不到什么痕迹,但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帐簿上可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些帐簿上还清清楚楚地记录着那些声音,那些历史上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奴隶们发出的战天斗地的声音:

“天上没有玉皇,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开道,五岳让路: 我来了!”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 昔日从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顶过。”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工人阶级力量大,天塌下来也不怕。”(这首曾被收进过初中语文教材)

在文化精英主义者看来,这些诗篇当然是太他妈打油了,太他妈不朦胧,太他妈不半推半就了。不过,我宁愿读这些浅得可以却透着本真的东西,而绝不愿意去看那些曲里拐弯却不知道是什么的煌煌巨著,正如我宁愿去拣一块光达达的石头,而绝不愿意在乱草堆里扒来扒去最后却扒到一堆牛粪一样。

在这里,我愿意学一学咱们现在一些大诗人们常用的手法,把“高山顶上修条河”这首诗给去去油味: 我匍匐在你的脚下

我数着白云飘过的日子 如死亡一般漫长啊

我甚至还清楚地记得始祖鸟的咳嗽 我已经习惯得麻木

只有你骄傲的影子落下来的时候才能给我一丝安慰 终于

十月后的一天

我爬上了你的肩膀 原来并不宽阔啊 于是

我真的笑了。

这样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外人写的,修水渠的农民弟兄们是绝对不会这样来写的,太假了!也可以稍加该动几个字,使其大致能算上绝句,比如题目就叫做《吟红旗渠》吧: “开山凿石引漳河,河水哗哗笑满坡: 昔日从君脚下走,看今从你头上过。”

这样虽然合律了,但却没有了原作的浑然天成,也没有了原作的感染力。所以,如果要写这样的东西(不必专门),平均一天不说几十首,十几首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为什么?因为不需要感情在里边,不需要真的东西在里边,只要变着花样把文字颠来倒去,弄一弄玄虚,把大家都明白的事搞得最后连自己都犯糊涂就行了。当然也就不会打动人。

现在来说一说所谓毛主席一些诗词打油的问题。

在说以前,我还是要再罗嗦一下,那就是我在许多帖子中一再强调的: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个杰出诗人,从文学史意义上讲,是由于他的诗歌营造了一种前人诗歌中所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就是“雄壮”。所谓孟德悲凉,太白飘逸,东坡旷达,稼轩豪迈,润之雄壮,虽同属豪放一脉,然差异亦大矣。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把以前帖子中的一段话再放到这里:

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有阔狭,有大小,但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优劣之分。比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一种境界,“古道西风瘦马”也是一种境界,谁能说李白的就一定比马致远的高出许多?同样是古战场的题材,王昌龄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而纳兰容若则是“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你也许更加喜欢其中一个人的,但你能明明白白地说出二者的高下吗?

“境界”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景物)的再创造,是人格化了的景观(仅就诗歌而言),是情、景、语的有机统一。所以,在一般人的眼中,比如,中秋夜,把门窗打开,月光洒进室内,直观的感受是很美,但说不出更多;三流诗人也许会拼凑几句什么“月亮,象处子燃烧的眸子,照亮了我暗夜的心灵”或“月亮代表我的心”之类的东西。但在大诗人的笔下,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月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或者是“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因此,对成熟的诗人来说,有什么样的人格(广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有什么样的诗,同是吟月,李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老杜则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而在恬淡闲适的摩诘笔下,则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等;同样,对同一个诗人来说,不同的处境和感受,对统一题材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李白不是有许多关于明月的诗篇吗?但篇篇主旨不同,何也?处境、心境、感受不同是也。早年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有上下求索的意思,晚年却是“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表现出一种莫大的无奈。

境意浑一是最高的境界,以意胜境或是以境胜意则是二等境界,至于什么“义理诗”,则等而下之矣。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入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种诗,你说能有什么诗味?李白是咏月的大家,他的《问月》中有这么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可谓发人深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同样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但通篇比较起来,李白的《问月》显然要逊色不少。何也?仅达到“以意胜境”的境界,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达到了高度的境意浑一。

梁启超曾说过,大意是诗歌创作,第一,要有新意境,第二要有新语言,第三要很好地吸收古人的手法。为什么我们说毛泽东能称得上诗人?因为,按照梁氏总结出来的三点,毛泽东是完全做到了这一点的;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杰出诗人?因为毛泽东的多数作品都达到了“境意浑一”的境界,同时这种“境意浑一”,不是小我浑小境,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格神与天地浑一的境界。所以,我说毛泽东创造了“雄壮”的新的诗词境界,绝不单单是从风格角度讲的。从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言归正传。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古典文化修养极深,从他十几岁时的《商鞅徙木立信论》,22岁时的《挽易昌陶》及26岁时写的《祭母文》等可见一斑。有一次他说道:感谢袁大胡子(他在湖南一师时的国文老师),需要的话随时还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古文。对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旧学功底,从入私塾就开始习诵《笠翁对韵》之类声律启蒙读物而又有着过人天资的人,我们不必怀疑他在诗词格律方面的修为(声律课是私塾里的必修课)。当然,毛泽东诗歌中确实是有打油诗的。在可以确认的六十余首诗词作品中,还真就有那么一首,即《好八连》。这很好理解。之所以用诗的形式而不是题词或写表扬信,当然主要是为了增强效果,之所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而不是按所谓的规矩来作,自然是考虑到它的读者群。假如硬要显示高明,按念奴娇、沁园春或贺新郎来填,那就闹了天大笑话。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不是书呆子。在毛泽东早期的诗词作品中,文人气还是相当重的,虽然已显露了不凡的革命家气质,但仍可以归入文人诗一类(包括标志着毛早期诗歌最高成就的《沁园春 长沙》)。开始起重大变化的是《西江月 秋收起义》。这首词浅白直露(“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连同后来井岗山、瑞金时期的作品,多数都比较浅露(除了《清平乐 会昌》,这首词是毛在极度苦闷的心境下写的,可归入文人诗类)。这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毛这时是割据一方的革命战争领袖,写诗填词除了抒发革命豪情和记录工农红军英勇奋斗的史实外,还有着激励士气的作用。所以是坚决不能朦胧的。据说鲁迅当年在见到毛的一些诗作时,曾说有“山大王气”,后来毛知道后,曾哈哈大笑。从长征路上的《娄山关》开始,毛的诗风较前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对早年文人诗和井岗山、瑞金时期“山大王”诗的超越。而《雪》的问世,则标志着毛体诗的全面成熟。

总的来说,在现已公开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抒发情怀或与朋友们唱和的要相对“朦胧”一些,记述类的要浅白一写,题词类的最浅白(如《仙人洞》《为女民兵题照》《八连颂》),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至于有人说毛的一些诗词韵脚不合韵书的规定,从而把这些作品也归为打油诗,则是不确切的,是属于一知半解的说法。毛的一些诗词如《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冬云》、《和柳亚子》等都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有邻韵通押,《西江月 井岗山》则用方言押韵。其实这些在诗词创作中都是允许的。在李白、杜甫那里,邻韵通押的例子不胜枚举。苏东坡有名的《大江东去》第二句的韵脚“三国周郎赤壁”之“壁”字还走韵了呢。历史在发展,各地方言也在演进。唐时、宋时的官话现在是没人听得懂的,拿唐宋时的标准来要求现在,是非常荒唐的。其实早在二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姑苏才女林黛玉同志就语重心长地指出:词句究竟是末事,首先要立意,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至于平仄粘对之类,则更不必拘泥。当然,有人认为林姑娘这样的说法是最低层次的诗论也未可知,谁让林姑娘整天躲在大观园里,不到德国去留学,不到强国来进修呢?其实最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人主张(包括一些语言学家)现代人写格律诗,平仄固要从严,但用韵可以放宽,不必死搬过去的韵书,照现在的普通话读大致和谐即可。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历史总要前进嘛!不过文化精英主义者正一心要复古到唐、宋或孔老时代也未可知。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写什么文章,说什么话,要看对的是什么人。把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说得人人都不明白然后再申请注册个“理论”“主义”之类的名号是大学问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而把被大学问家们搞成一盆糨糊的东西沉淀过滤,让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能明白,则是毛泽东这样的人民领袖的追求。毛在延安时的一次讲话中曾针对某些人在写标语时把工人的“工”字中间的一竖打个拐、把“人”字一捺上加三撇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说他们是存心不让老百姓看懂。谁知道过了几十年,这样的人竞越来越多,越来越理直气壮了。看看学术界,这样的大师还少吗?还有这论坛上那些高明的诗论家。

有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个秀才,家里快断粮了,被老婆逼着,上山打了几天柴,堆在院里,本要拉到集市上去卖,却又感到太失身份。后来想了个招,就找了几张纸,写成这样一个告示:

秀才居室鬻薪

咨尔庶黎!仆者,茂才公是也。因志于孔孟之道而疏于稼穑。今缶瓮将罄,簋中早荒,稚子嗷嗷,思之凄惶。乃效隐者之举,买斧采山,今已累累矣。公若爨下有缺,尚祈枉驾至箪食瓢饮之巷,见有凤凰鸣栖之木卓然而立者,即仆居也。轻扣荆扉,仆即出也!切切。

告示贴到集市以后,两天过去了也没见人来。秀才急得团团转。邻居有个小孩,得知原由后,自告奋勇,说保证改天有人来。果然,第二天不到晌午,院里的一大堆柴都卖掉了。秀才问小孩用的什么招,小孩找来一张纸,秀才拿过来,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各位乡里乡亲!镇西头颜家胡同赵秀才家快揭不开锅了,孩子饿得哇哇大哭。赵秀才前几天去砍了一大堆柴准备卖,现堆在他家院子里。如果谁家柴禾快用完了,可到他家去买。算行行好了!他家荆条扎的大门,院子里有棵大桐树,可好找了。

秀才看过之后,脸色铁青,过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话:有辱斯文!不可雕也。最后,愿意套用一首毛泽东的七绝,为打油诗伸张一下: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打油人。平平仄仄去他鸟,万马齐喑叫一声。打油诗万岁!

庙会打油诗四句篇四

沁园春(考试)

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 需来日,看试卷成绩,互喜互贺。

惜八股取士,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甚是苦恼。一代天骄,时代骄子,考试作弊出高招,俱往矣,数风流高手,还看今朝。

江城子·考研

十年寒窗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要考研,无处话凄凉。纵使本科无用处,思考研,亦惶惶。夜来幽梦忽中榜,镜妆前,整行装,梦醒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考研族,归家后,心更伤。

樱桃好吃树难栽,恋爱好谈口难开,青春一过没人爱,抓紧时间谈恋爱,百花过去下年开,时间过去永不来,祝你今年桃花开.

1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30基本定向,40处处吃香,50告老还乡,60打打麻将,70晒太阳,80躺床上,90挂墙上。

涨停几时有,把酒看k线。不知中国股市,还能牛几年? 我欲清仓归去,又恐明年万点,踏空不胜寒。与其储蓄负利,不如股市去玩。少追涨,勿杀跌,夜安眠。不应有恨,获利总在无意间。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横盘涨跌,此事股难全。但愿人长久,我等共赚钱。

浓茶泡着,香烟叨着;摇椅躺着,报纸看着;手机挂着,小车坐着;音乐赏着,小秘陪着;补药吃着,小酒喝着;肚皮鼓着,时装穿着;桑拿涮着,舞厅跳着;小姐搂着,麻将搓着;私房住着,情人养着;宠物喂着,景点转着;亲朋护着,后门开着;外债借着,公款花着;小辫留着,尾巴藏着;警车叫着,心坎揪着;手铐戴着,监牢蹲着;苦水咽着,悔泪滴着。

你来匆匆一回头,立马吓死一头牛。你来匆匆两回头,贝克汉姆不进球。你来匆匆三回头,罗那尔多拍篮球。你来匆匆四回头,山崩地裂水倒流。你来匆匆五回头,傻子会背顺口溜。你来匆匆六回头,三好学生也挨留。你来匆匆七回头,大头儿子变小头。你来匆匆八回头,发现你就是大头!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得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都有;又想娇容美妾妻,娶得美妻生得子。恨无田地少根基;置下田地多广阔,出入无车少马骑。槽头栓下骡和马;叹无官职受人欺,人生若有知足日。除非南柯一梦夕。

《如梦令》一首:常记股市日暮,郁闷不知归路。等待全线飘绿,终日惶惶如鼠。抛出,抛出,愁掉鬓发无数。

人有七情:令人反感的是矫情,令人心动的是爱情,令人感动的是友情,令人痛心的是绝情,令人温暖的是亲情,令人寒心的是无情,哈哈,令人激动的是——偷情!

大学生活有味,聊天游戏不寐,飞车跑的不累,电话打到欠费,恋爱经常崩溃,上课都打瞌睡,学习成绩倒退,钱财用的干脆,大学生活万岁!

最近挺紧张,月月工资光。今日店开张,明日搬新房。天天收请柬,周周赴宴请。貌似挺风光,其实心发慌。

网上岁月如飞刀,刀刀无情催人老。革命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为把身体保养好,两点以前睡觉觉。

车撞树上了交警罚款,你撞猪了肯定没人管,头撞晕了看着蓝天,以为自己见了神仙,其实你就是简单生活的乐天派。嘻嘻,祝你笑口常开!

读书烦,读书累,读书又要交学费,谁知学费那么贵,不如加入黑色会,有钱有权有地位,不会有人再喊累!

上班真是苦,很想去跳舞,上班真是累,做梦也想睡,上班不细心,很想去溜冰,上班真是烦,不能出去玩,上班真难过,都是没钱惹的祸!

庙会打油诗四句篇五

(第一首)

元夕灯园闹夜宵,江城逐浪赶春潮。

熙风拂柳绿池岸,锦舸犂波临石桥。

庙会龙狮腾禹舞,戏台词曲伴虞韶。

碧山亭榭骚朋聚,诗咏神州尽舜尧。

------

(第二首)

春节十五会如潮,各路绝招试比高。

演唱舞龙秧歌队,祭神悟道拜寺庙。

南北产品凭人选,新旧奇物任客挑。

早起晚归游个遍,美如仙子度逍遥。

------

(第三首)

红红火火闹春潮,关公观音庙堂高。

舞狮舞龙齐上阵,唢呐秧歌锣鼓敲。

风味小吃糖葫芦,元宵佳节好热闹。

皮影杂耍二人转,人山人海乐逍遥。

------

(第四首)

岁至今时市井嚣,京城庙会涌人潮。

一街奇货争相选,满树红灯兀自飘。

观舞孩童肩上乐,祭神香烛念里销。

忽来假面窈窕女,疑是天仙下鹊桥。

------

(第五首)

魔术相声数来宝,秧歌空竹耍大刀。

吃喝玩乐千家店,城乡贸易大促销。

秉烛求神除瘴气,祈福延年病灾消。

丰收锣鼓喧天闹,共贺新春乐趣高。

------

(第六首)

未到山门已满人,十元门票我留存。

大雄宝殿难朝觐,佛祖金身易礼尊。

宝鼎七级舍利塔,功德廿四孝图临。

信仰失落信迷信,精神寄托胜犯浑。

------

(第七首)

喧喧闹闹游春庙,信女善男香纸烧。

阔佬夫人齐祈愿,高僧禅语木鱼敲。

手工杂货招宾客,群艺歌台越树梢。

满场彩红围寺院,声声叫卖漫空飘。

------

(第八首)

石径千阶人涌动,山门几寺地显灵。

磕头礼拜还心愿,浇酒香飘不了情。

------

(第九首)

火火红红春浪潮,观音圣阁庙香烧。

绣球狮舞来乡镇,鼓乐龙飞跃得高。

小吃摊档迎顾客,大餐盛汇诱人瞧。

春游胜景风光好,自在迎新逍乐遥

------

(第十首)

日丽风和瑞气流,长街十里笑声稠。

召门殿外人丁旺,寺院堂前钟鼓悠。

小贩摊边凭客问,顽儿灯下唤娘留。

蛋雕艺者刀旋处,一片春光醉眼眸。

------

(第十一首)

风和日丽荡春潮,庙会空前热度高。

接踵擦肩游客乐,舞龙斗狮社火烧。

传统大餐任宾选,风味小吃随客挑。

待到酒足饭饱后,又观焰火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