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民间谚语

有关俗语大全全集(精选99句)

2022-06-03互联网 民间谚语 手机版

1、口含糍粑——难开腔

2、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3、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4、戏台上拜天地——假夫妻

5、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6、阎王殿里开染房——色鬼

7、不保温的热水瓶——没有胆

8、巧八哥儿拉家常——光耍嘴

9、接生婆动刀——要孩子的命

10、被窝里放屁一臭自己;独吞

11、锅边上的小米——熬出来的

12、狐狸找豺狼——个刁,一个狠

13、【金银不露脸】见“财不露白”。

14、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

15、【驴唇不对马嘴】见“牛头不对马嘴”。

16、【女不女,男不男】见“男不男,女不女”。

17、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不知患病的痛苦。

18、崔莺莺送郎———肚子苦说不出;一片伤心说不出

19、【天子门下有贫亲】见“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20、【说着葫芦忘了瓢】(惯)形容记性差,丢三落四。

21、【铜钱攥出绿水】(惯)绿:指铜绿。形容人过于吝啬。

22、【气不打一处来】(惯)指心中所有的怒气一起爆发出来。

23、【百岁光阴如过客】(谚)过客:过路的客人。指人生短暂。

24、【送顺水人情】(惯)指不用费劲,顺便送出的好处、人情。

25、【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惯)形容奄奄一息,即将断气。

26、【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惯)形容两人德才或相貌相差悬殊。

27、【若怕蝼蛄咬,就不用种田了】见“光听拉拉蛄叫,就别种地了”。

28、【腊月水土贵三分】(谚)指旧时一到腊月,逼近年关,所有货物都要涨价。

29、【喝西北风】(惯)指没有饭吃,饿肚子。也指受冷风侵袭。 也作“吸西北风”。

30、我有好吃和不太爱洗澡的毛病。妈妈说:“修吃不修身,虱婆叮项颈。”(湖南·城步)

31、【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惯)形容诸事顺遂。也形容人本领大,具有控制局势的能力。

32、【饿鬼抢斋——不辨香臭】(歇)斋:斋饭,僧尼所吃的素食。指分辨不清香臭、好坏。

33、【大风刮不多时,大雨下不多时】(谚)指来势猛烈,但不会持续多久。也借指特殊情况只是暂时的。

34、【忍个肚子疼】(惯)指自认倒霉,受了气只能忍着。 也作忍个肚里疼。 忍着肚子疼。 忍着肚子痛。

35、月22日是冬至,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妈妈对我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河南·三门峡)

36、【打赤脚不怕穿鞋的】(谚)打赤脚:光着脚。指穷百姓和有钱有势的人斗,不怕丢掉什么,没有什么顾虑。

37、奶奶晚饭吃得很少,我感到疑惑不解。奶奶笑着说:“少吃一口,舒坦一宿。我是想长寿啊!”(河北·唐山)

38、我正在做作业,妈妈走过来指着我写的字说:“你看,你写的字多潦草,你爸爸写的字多俊!”(山东·汶山)

39、【扣帽子】释义:比喻不经调查研究轻率地给人加上罪名。例句:体兰!你可别给我扣帽子!我没说瞧不起妇女。

40、【要打看娘面】(谚)要责打孩子,也要给孩子母亲留些情面。指母亲的情面重。也指采取行动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41、【价出口,货出手】(谚)价:价钱。 指市场交易中,买方说定了价钱,卖方交出了货物,就算成交,双方不得反悔。

42、【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谚)指人不怕有私心杂念,甚至是邪念,只怕觉醒太迟,制止不住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43、【揭底就怕老乡亲】(谚)揭底:揭开见不得人的老底。指老乡亲最知底细,要揭发老底,最有效的还是知情的老乡亲。

44、【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说话语气强硬。常含责骂意。

45、【金女银男,不如生铁老伴】(谚)值金值银的儿女,也比不上生铁般的老伴。指人到老年,贵在有老伴彼此体贴照料。

46、我家煮了红薯,我吃着可香了。爸爸说:“饼二十,馍十八,三里红薯二里瓜。”(注:指香味飘散得远。)(河南·滑县)

47、【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48、【艺不压身】(谚)技艺只会给人提供方便,不会给人造成负担。指掌握了一门技艺,可到处自食其力。 也作“艺多不压身”。

49、【 手大遮不住天】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办一切。浩 然《艳阳天》:“几个干部手大遮不过天来,您得给我们出点 主意。”

50、村里有一对夫妻,男的秃女的瞎,却生了一个又漂亮又聪明的小孩。村里人惊叹地说:“这真是烂猪窝里出好笋。”(江西·余江)

51、【 知道铧是铁打的】知道原委。铁打的,兼指强硬,厉害。 姚雪垠《李自成》:“三年来我们吃了不少亏,才知道铧是铁 打的。”

52、【起头容易结梢难】(谚)结梢:结尾,做到底。指做事开始时容易,有头有尾一直做到底却很不容易。 也作“起头易,到底难”。

53、【好人里头挑出来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说:拣。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你高冲还是个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来的吧!”

54、爸爸在家是“妻管严”,每到不能当家做主的时候,总爱自我解嘲地说:“我是有首相的国王——管不了多少事。”(河南·平顶山)

55、姐姐嫌自己工资低,想辞掉工作去做生意。爸爸说她:“钱难挣,屎难吃;吹手好当,气难出。做生意可不是容易的。”(河南·辉县)

56、爸爸和一个叔叔在喝酒,看到上来的主食是馒头,爸爸笑着说:“馒头就酒,再好没有。”我们全家人听了都大笑起来。(山西·阳泉)

57、【钱财是倘来之物】(谚)倘来:偶然得来。钱财是偶然来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钱财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58、【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谚)天君:心。指人只要心神安宁,身体各部分机能就会各得其所。也借指主事人从容镇定,属下便不会慌乱。

59、【 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经过斗争而后认识,和好。钱 钟书《围城》:“咱们不打不相识,以后相处的日子正长,要好 好交个朋友。”

60、【无债一身轻】(谚)不欠人的债务,自然就一身轻松。指债务带给人的负担是沉重的,还清债务,就不再有负担。 也作“无账一身轻”。

61、【 秋风扫落叶】形容来势迅猛,迅速扫除。张孟良《儿女风 尘记》:“救济院的传染病还在流行,孩子们像秋风扫落叶一 样接连着死去。”

62、【杀人不见血】不留痕迹,暗地里害人。明代《醒世恒言》: “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 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63、【求大同,存小异】大的方面谋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来来往往》:“都尽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异,相 互之间愈发地客气了。”

64、【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千变万化,本质上一样。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吴为才一时劝解,一时威胁。软一套, 硬一套,万变不离其宗。”

65、【家住山前识鸟音】(谚)住在山前的人家,听惯了鸟鸣,也就能辨识鸟音。比喻久处某一环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环境的情况。 也作“久住山林辨鸟音”。

66、【 蛤蟆跳三跳,还要歇一歇】有劳有逸。跳,也说:蹦。成 语:劳逸结合。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蛤蟆蹦三蹦,还 得歇三歇呢,我总得消停两天!”

67、【 火大没湿柴】力大势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类似的: 湿柴挡不住热灶。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火大没湿柴, 火烧旺点,谈恋爱哪有烧一把火的!”

68、【猫咬尿泡空喜欢】释义:好事并不存在,白高兴。例句: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软筋麻。只是没福,不得沾身。可怜!真“猫咬尿泡空喜欢!”

69、放学回到家里,我总爱在妈妈面前说别的同学这点不如我,那点我比他强。妈妈教育我:“只见别人眉毛短,不见别人头发长,别人的优点多着哩!”(山西·平陆)

70、【穷灶门,富水缸】(谚)灶门:烧锅灶的火口。灶门口要少积柴火,以免引起火灾;水缸里要经常放满水,以备灭火。指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要有高度的防范。

71、【吐口唾沫在河里毒死鱼】形容人狠毒。沙汀《淘金记》: “不过,你们应该赶快想个办法!那些人么,哈哈,吐口唾沫 在河里面,鱼都会毒死的,你们说这话对不?”

72、【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释义:借指事情自有公论。例句:你啥话也别说,只管放声大哭,一天哭它三场,你哭不上三天,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73、【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歇)瘫子:肢体瘫痪的人。坐:谐“做”。指事情反正要做。也指事情反正就是这样,怎么都行。 也作“瘫子落井——捞上来也是坐”。

74、妹妹这一段学习进步不小,傲气十足。爸爸在一旁提醒她:“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好汉在前头,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好汉在前头。你呀,可不能翘尾巴。”(湖南·城步)

75、【脸朝黄土背朝天】指在田地里耕作。刘绍棠《二度梅》: “他就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闷头干活;一不能说会道,二不 识文断字,三没有七弯八转的心眼儿,当不了干部。”

76、【名取西川,暗夺荆州】释义:名义上说是去夺取西川,实际上暗中去夺取荆州。比喻声东击西。例句:“你真是鬼主意多!我就依了你的,看你的什么名取西川,暗夺荆州”。

77、【杀鸡给猴子看】让猴子看着害怕,以示警告。类似的:杀 个猫儿猢狲看。成语:杀一儆百。莫应丰《将军吟》:“使他 们犯点错误。再抓几个人,杀鸡给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78、【蝉曳残声过别枝】蝉飞走时伴着叫声。比喻急忙离开,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几块钱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纳了就蝉曳残声过别枝。”

79、妈妈的同事要结婚,邀请我们全家去做客。可爸爸却对妈妈说:“还是你一个人去吧,我们和他们家的亲戚朋友都不熟,傻站在那儿,像卖不完的红甘蔗,尴尬着哩!”(四川·永寿)

80、【七月半烧纸钱——哄鬼】(歇)七月半:指阴历七月十五,迷信说这一天是鬼节。纸钱:迷信的人烧给死人或鬼神的冥钞。本指哄骗鬼魂,转指人说的话或做的事全是骗人的。含责骂意。

81、【柳条子穿鲇鱼——一勒子货】(歇)鲇鱼:一种身体表面多黏液、无鳞的淡水鱼。一勒子:用同一条绳子穿起来系紧。勒:谐“类”。指某一伙人都是同一个类型的坏东西。常含责骂意。

82、小黄的钢笔不见了,硬说是我姐姐偷的。刚放学回家,姐姐就哭着向妈妈诉委屈。妈妈说:“好人说不坏,水退石头在;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歪。你手不长,没做什么,就不怕别人猜。”(广西·崇左)

83、【 卖花人说花香,卖菜人说菜芳】为了推销、推荐,宣传自己 的优点。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卖瓜的,谁不说瓜 甜?卖鱼的谁不说鱼鲜?卖花儿的,谁不说花香?卖菜的, 谁不说菜嫩?吹呗!”

8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谚)恶:恶劣,不肖。硕:硕大,丰盛。人们总是不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不认为自己的田禾比别人的长得好。指人情一贯是:看儿子是自家的好,看庄稼是人家的好。

85、【 拆东墙,补西壁】挪用这个,补充那个,临时应付。类似 的:撕衣衫补裤子。西戎《盖马棚》:“为了护社投资,把一辆 新买的飞鸽自行车也卖了,闹起个小小的粉坊。这么拆东 墙补西墙的闹了几个月。”

86、【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释义:比喻同处一样不良环境中,人也都一样不好,无例外。例句:腰包都装满了,又说出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真叫人听不下去。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黄河里舀不出一碗清水来。

87、【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谚)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家,就多一道阻挡的墙。指朋友越多越容易成事,对头越多越难以行动。 也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88、【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谚)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足智多谋。三个普通人的智谋,能顶个诸葛亮。指人多出智慧。 也作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个缝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人顶个诸葛亮。

89、我从小就不喜欢活动,身体虚弱,听到上体育课,就不提劲儿。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点儿晕了过去。妈妈知道了,劝我说:“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炼不强壮,以后要经常活动,加强锻炼。”(广东·龙门)

90、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来到田头。爸爸指着稻田对我和妈妈说:“秋天里多弯腰,来年有吃又有烧。今年哪,又是一个丰收年。”妈妈接过话茬儿:“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这是你早出晚归,辛勤耕作的成果啊!”(浙江·绍兴)

9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谚)画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风骨画出很难;认识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内心很难。指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识透人心。 也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虎难画骨,知人难知心。

92、【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释义:比喻为人作风正派。例句:“老娘人便看不像,却替老公争气。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过,不像你那狗淫妇,人硬货不硬,表壮里不壮,作成老公戴了绿帽儿,羞也不羞!”

93、【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94、【结为秦晋之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两家联姻,结为亲家。此俗语出自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秦晋一直交好,而且以婚姻来促进秦晋之间的关系。那个时候,秦国与晋国不仅是相交之邦、礼仪之邦,也是婚姻走得最频繁的两个国家,两国王室之间常会出现秦晋联姻事件,后来秦晋就被称为亲人关系,一直沿用到今天。结秦晋就是促成男女双方,使之交好,暗含结婚之意。

95、【三天两头歇】经常中断,停止。歇,亦可换用其他动词, 意思也随着改变,如:忙、跑。茅盾《子夜》:“然而目前天津 八介大厂倒有七个停工,剩下一家也三天两头歇!”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借指事多解决不了,只好由它去。 台湾梁实秋《雅舍小品三集》:“即使命不该绝,明天还有明 天的事,事越积越多,越多越懒得去做。虱多不痒,债多不 愁,那是自我解嘲!”

96、【八字没一撒】“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还差得远哩!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源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段话。南宋大儒朱熹,一生著述很多,是理学之集大成者,后人辑有《朱子大全》一书。在他写的《与刘子澄书》一文中说:“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这段话的意思是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打开了,可人们并不理会,不但不进门,反而朝外走。 “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这里以“八”喻门,无疑是很形象的。八字没一撇,即没有门。现在我们常说的“没门儿”(意思是不可能),若追根考源,大概也源于此。“八字没一撇”原指没门儿,现在演变成没办法、没眉目、没头绪、不沾边的同义语了。

97、【筷子】“筷子”是中国的特产,是古人的发明和智慧,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筷子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在世界餐具领域独领风骚,筷子使用的灵活性和效果,令老外们感到神奇。早在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已有使用筷子的习惯了。筷子,原称“箸”,它的异体字是“筋”。今天还有这种称呼,如民谚里的“人厨需洗手,举箸勿多言”。为什么“箸”后来又改称“筷子”呢?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说,“筷子”这一称呼起源于江苏一带。那里是江南水乡,人们以船为家,在船上吃住,船家忌讳很多,如坐船不能说“翻”字。也忌讳“住”(即停止的意思),而“箸”同“住”谐音,所以“箸”也就成了行船时不吉利之语,于是就改“箸”为“筷”,用于隐喻船走得快。

98、【高足】“高足”指优秀的门生(学生)。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高足”本义是指骏马,怎么从马演变成优秀的学生呢?我们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骏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来评价人呢?魏晋时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又,《世说新语·规箴》有:“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优秀的弟子,都是把优秀的学生称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与高丽人踢球时,在大宋的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个人踢进了三球而反败为胜。宋徽宗感慨地称高俅为他的高足。看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君臣一对混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敬辞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词就是用“骏马”比喻学生当中的高才生。

99、【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称为民请命、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为“父母官”。它源自何处呢?源自汉代正史。《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期,南阳郡治安状况非常糟糕,盗贼猖狂,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境内一片狼藉。一个名叫召信臣的到这里任太守,此公为政勤勉,很有计谋,首先严厉打击盗贼,稳定社会秩序,劝说人民发展生产,对游手好闲、不干农活的浪荡子弟毫不客气,像严父一样督促他们搞好农桑。因为召信臣治理有效,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改善,流离百姓纷纷回到家乡,过上了好日子,人们十分感谢这位好官,被大家称为“召父”。另据《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31年),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也是个好官,清廉节俭,勤政为民,任期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增收粮食,像慈母那样细心关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开心,被当地人尊为“杜母”。事有巧合,同是汉朝(西汉东汉),同是南阳,“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们把关心百姓疾苦,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州县好官尊为“父母官”。从此相沿成俗,这个称呼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仍有这种称呼。当今的“父母官”够格不够格,老百姓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