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民间谚语

很經典俗话经典歇后语(精选99句)

2022-05-06互联网 民间谚语 手机版

1、剖鱼得珠——喜出望外

2、厕所里吃甘蔗——臭嚼

3、拿针眼当烟筒——小气

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阎王打判官——鬼打鬼

6、半天云里拍巴掌——高手

7、火镰对火石——碰就发火

8、耗子不留隔夜粮——好吃

9、姑娘做嫁妆——早晚用得上

10、家雀子过海——没有落脚点

11、心口窝里跑马——宽宏大量

12、懒散易生病,勤劳可健身。

13、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14、湿柴烧炕——又冒烟又冒火

15、赤脚戴礼帽——顾上不顾下

16、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17、两勤加一懒——不做,二不休

18、关夫子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19、敲着饭碗讨吃的——穷得叮当响

20、半天云里装喇叭——响(想)得高

21、甜瓜地里种甘蔗——从头甜到脚底

22、【卿相出寒门】见“白屋出公卿”。

23、卖西瓜的碰到卖王八的——连滚带爬

24、嚼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

25、石油里面有金子,人民里面有圣人。

26、生命的幸福在身体,身体的强壮在健康。

27、衬衫上的第三个扣子——贴皮贴肉不贴心

28、【抬杠子】(惯)比喻无谓地争辩或顶撞。

29、火车出站台——走得正,行得直;越跑越欢

30、【英雄何论出身低】见“好汉不怕出身低”。

31、【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见“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32、【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33、星期天,我村来了个算卦的,我跟着看热闹。凡是三十岁

34、【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35、【留尾巴】(惯)比喻事情没有彻底得到解决,还留有问题。

36、【有钱难买自主张】(谚)指遇事可贵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37、【绵羊不叫暗口死】(惯)绵羊没有叫出声来就死了。比喻事情悄悄地了结。

38、【飞不上天,入不了地】(惯)比喻跑不掉。 也作“飞不上天,钻不进地”。

39、【往伤口上撒盐】(惯)比喻对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恶意伤害,使其更加痛苦。

40、【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谚)指人应当像蚂蚁那样勤劳,不可像麻雀那样贪吃。

41、【站在河边上,要防水湿鞋】(谚)比喻经常和坏人打交道,要时时提防被腐蚀或被暗害。

42、【身在福中要知福】(谚)身处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这幸福生活。 指人必须知足惜福。

43、【得趣便抽身】(谚)事情做到满意处,就应当收身止步,不可贪得无厌。指凡事要适可而止。

44、【铁板钉钢钉——硬到家】(歇)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形容人性格极其刚强或态度十分强硬。

45、【绑腿带上绣山水——画长】(歇)绑腿带:即绑腿,缠裹小腿的长布带。画:谐”话”。指说来话长。

46、【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歇)指粗鲁的人也有细心的时候。也指人看起来很粗鲁,办起事来却很细心。

47、【蔓里不着饭里着】(惯)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比喻这里没得手,那里得手,总要达到目的。

48、伯父下岗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爸爸整天为他担忧。爷爷说:“只要肯做牛,就不怕没田耕。”(河南·内乡)

49、二奶和小婶吵架时,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奶奶无可奈何地说:“真不知道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河南·郸城)

50、【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51、【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52、【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女】(谚)平地里常会开出好看的鲜花,高山上常会有俊秀的女子。指僻野的山村往往有美丽的女子。

53、【有龙就有擒龙汉,有虎就有打虎郎】(谚)世上有龙有虎,也就有擒龙打虎的英雄好汉。指既有强者,就会有制伏强者的高人。

54、【树高不能撑着天】释义:比喻本领再大也有个限度。例句:俗话说得好,树高不能撑着天。孙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5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谚)行军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势,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打仗要随机应变,不能死守教条。

56、【英雄所见略同】知识水平高的人,见解很接近。清代《孽 海花》:“英雄所见略同,可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不 尽荒唐的!”

57、【葫芦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谚)葫芦吊在架子上才能长大,婴儿经常哭才能长大。指婴儿啼哭是一种有益的运动,是正常现象。

58、【老寿星上吊——活腻了】(歇)老寿星:传说中长寿的仙人。指活得厌倦了,自己寻死。含责骂意。 也作“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59、【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袁静孔厥 《新儿女英雄传》:“拉倒就拉倒!咱们车走车路,马走马路, 谁也不跟谁相干!”

60、【 求官不得秀才在】达不到目的,也没有损失。言外之意: 不妨试一试。汪幸福《浪迹台湾岛》:“那好,我马上去找他, 求官不得秀才在。”

61、【吃药不瞒郎中】(谚)郎中:医生。指求医治病,必须诉以真情,不得隐瞒病情。比喻请求别人办事,必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不可造假。

62、【恶狗怕揍,恶人怕斗】(谚)恶狗凶恶,是因为打得不狠;恶人猖狂,是因为打击不力。指对于危害社会安定的坏人,只有严厉打击,才能得住。

63、【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歇)王妈妈:泛指老婆婆。推:本指推磨,转指推托、推卸。指事情、责任等推卸不掉了。也指事情没有指望了。

64、【恶有恶报】(谚)指作恶的终究会有坏的报应。原为佛家劝诫世人改恶从善的禅语,后传为警世语。 也作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恶善到头总有报。

65、树木不剪不成材,文章不改不精练,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爸爸的说法是“米淘三遍沙砾少,文改数遍质量高”。(广西·南宁)

66、【行得端,走得正】释义:行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众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维持,向日本人低头,我是坚决不干!”

67、【弟兄协力,土块变金】(谚)兄弟之间如果同心协力,一起奋斗,就能创造出黄土变金的奇迹。指兄弟同心最难能可贵。 也作“兄弟同心,黄土变金”。

68、【让猫看肉,让獾守田】(惯)獾:即狗獾,哺乳动物,毛灰色,腹部和四肢黑色,趾端有长而利的爪,善于掘土,昼伏夜出。比喻为坏人干坏事提供方便。

69、【舌头底下压杀人】(谚)舌头能把人压死。指舌头能搬弄是非,无中生有,制造事端,挑拨离间,陷人于死地。 也作舌头片子压死人。 舌头根子下能压死人。

70、【老鸹别嫌猪黑】(谚)老鸹(gua):乌鸦。乌鸦是黑的,黑猪也是黑的,谁也别嫌谁。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也作“乌鸦别笑猪儿黑”。

71、【一醉能消万古愁】(谚)只要喝醉了酒,就能把心头所有的愁烦事都消解掉。指酒有暂时排忧解愁的功能。 也作一盏能消万种愁。 一醉解干愁。 一杯热酒解干愁。

72、【一货有一主,赖货等行时】(谚)行时:也说兴时,流行于当时。有什么样的货,就会有什么样的买主,赖货也会有兴时的时候。指货物不愁卖不出去,要有耐心等待。

73、【离城四十里见蜜蜂儿拉屎,出门交獭象绊了一交——觑远不觑近】(歇)觑:看,瞧。本指能看见远处,却看不见近处;转指关照关系疏远的人,而不关照关系亲近的人。

74、【骑驴吃豆包——乐颠了馅】(歇)乐颠:快乐得跌落(馅),转指乐颠颠,形容行走欢乐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也指高兴得忘乎所以。 也作“骑毛驴吃豆包——乐颠馅”。

75、【做了皇帝想成仙】谓不知足,贪得无厌。类似的:做了宰 相望诸侯。《民国通俗演义》:“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做 了皇帝想登仙,同是中国人,何苦逼得人没处走。”

76、【早来的鸟儿有虫吃】先到容易得益。或说:早起的鸟儿捉 虫多。台湾语文图书:“老师劝导学生早起用功——早起的 鸟儿有虫吃。学生顽皮的回答——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77、【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惯)1形容陷入困境,毫无办法。2形容地势险要,无路可走。3形容无法逃脱。 也作上天没路,入地无门。 上天天无路,入地地无门。 入地无门,升天无路。

78、爸爸收完橘子,发现树梢上还有一个,就又爬在人字梯上勉强地把枝头扳倒过来去摘。橘子到手了,可树枝也被折断了。妈妈说:“这是用金弹子打麻雀——得不偿失。”(湖南·芷江)

79、【柳树开花没结果】柳絮没有果实。借指事情没有结果, 没有好收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他说命太苦,头 一回说亲说了个你,闹了一回子,谁知道柳树上开花:没结 果。”

80、【一夜夫妻百夜恩】(谚)夫妻之间,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须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81、【一个锅里抡马勺】(惯)马勺:盛粥饭用的木制大勺。吃一个锅里的饭。比喻在一起生活、工作。 也作一个锅里搅马勺。 一个锅里搅稠稀。稠:代指饭。稀:代指粥。 一个锅里抡勺子。

82、【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惯)形容陷入困境,冤仇无处申诉,有理无处去讲,有难无人帮助。 也作喊天天不应,喊地地无灵。 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83、【鹁鸽子旺边飞】(谚)鹁(b。)鸽子:即家鸽。指家鸽最喜在人烟兴旺的地方栖息。比喻人追求兴旺发达、有钱有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奔进。 也作雀儿只拣旺处飞。 老鸦野鹊拣旺处飞。

84、【提了头就知道尾】谓熟悉,精通。清代《儒林外史》:“到 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 事,他提了头就知道尾,文章也是枚、马,诗赋也是李、杜。”

8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释义:父母在世,儿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例句: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怎么自家在山行走?

86、星期天,我同爷爷一起下田割猪草。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我对爷爷说:“今年的麦苗长得真好啊!”爷爷笑着说:“二月二,漫乌鸦;三月三,漫哈巴(狗)。你看这算不算好庄稼?”(湖北·钟祥)

87、【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惯)甲:古时打仗穿的盔甲。人不卸掉盔甲,马一直在前行。形容事情紧急,不能停顿或休息。也比喻非常忙碌,顾不上休息。 也作人不歇脚,马不停蹄。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88、【野狼养不成家狗】释义:比喻本性坏的人再教养也改不了。例句:他心一狠,竟咬牙切齿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养活了你十几年,真是野狼养不成家狗!你要走也行,先把这十几年的饭钱算清了再走!”

89、【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释义:比喻同处一样不良环境中,人也都一样不好,无例外。例句:腰包都装满了,又说出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真叫人听不下去。山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黄河里舀不出一碗清水来。

90、【棋逢敌手难藏行】(谚)藏:隐藏不露。指下棋人要是遇着棋艺不相上下的对手,每一着的用心都会被对方识破,难以施展。比喻两军对阵,足智多谋者相逢,双方都很难施展计谋。 也作“棋逢对手难回避”。

91、【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释义:旧时用葫芦装药。比喻弄不清真相。例句:王工作员虽然也来过几次,可惜人年轻,识不透人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见人家表格细致,训练忙碌,反以为人家工作认真,大大称赞。

92、【给个热罐子抱着】让人感到热乎乎的。指假意关怀。李 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让他去体验,也不过是先给他 个热罐子抱着,如他不‘改换门庭’,不拿出个积极的行动 来,提干的许诺,也仅仅为画饼充饥而已。”

93、【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谚)所以:用来。形:形貌。明镜用来鉴照自己的容颜,往事用来鉴察当前的事理。指借镜是为了察己,借古是为了察今。 也作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明鉴可以照形,古事可以知今。

94、【老妈妈睡着吃干腊肉——是恁一丝儿一丝儿的】(歇)干腊肉:腊月里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 恁:那样。一丝儿:谐“意思儿”。 老妈妈牙齿不好,躺着吃干硬的腊肉,只好一点儿一点儿地撕扯着吃。指不必多说,点到就行。

95、【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发呆,精神恍惚。类似的:. 失了三魂,丧了七魄。成语: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菡子《纠 纷》:“她已经怀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刘 二,每天担着一笔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96、【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谚)狸:狸猫。不论是黄色的猫还是黑色的猫,哪个能捉住老鼠,哪个就是好猫。比喻用人只求有实际的办事能力,其他可以不论。 也作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97、【领袖】“领袖”现在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如伟大领袖毛主席。“领袖”的本义是衣领和袖口。衣领和袖口在衣饰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领”和“袖”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最早见于《后汉书》,《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中就有“苍头衣绿耩,领袖正白”的描写。第一次将领袖用来形容人的是《晋书·魏舒传》,其中写道:“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意思是说魏舒仪表堂堂,气魄非凡,如同衣服的领和袖,具有卓越地位,堪称世人之表率。后来,人们逐渐将同一类人中的突出者称为“领袖”。现在,专用于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98、【债台】人们形容借钱多数额大且无力偿还为“债台高筑”。借债为什么用台来形容呢?这源自一段中国历史史实。战国时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实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软弱无能。虽然贵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左右各国诸侯,毫无实权。秦国却日益强盛,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却力不从心。恰在这时,接到楚孝烈王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议,便同意楚王的倡议,出兵抗秦。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军费一时难以筹措,周赧王只好硬着头皮向豪门富户商借,并且立下借据,写明战后加利偿还。然而,天子令下,响应起兵的只有楚国和燕国。拖了三个月,仍然不见别的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这时候,借款给周王室的豪门富户纷纷要赧王还债。赧王拿不出钱来,不敢见他们,于是躲在一座僻静的高台上。这座台,后来就被称为“债台”。

99、【鸡鸣狗盗】“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为。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一书。《孟子》中记载了个“鸡鸣狗盗”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在秦国,孟尝君派人去见秦王的爱姬,请她帮忙。这个爱姬说她想要孟尝君的银色狐皮袍子。孟尝君有一件银色狐皮袍子,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可是到秦国时已经把它献给秦昭王了,哪儿还能要回来呢。正当孟尝君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一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晚上,这个门客从狗洞潜入秦宫,“汪汪”学了几声狗叫,蒙蔽了守卫,偷出了皮袍子,将它献给了爱姬,孟尝君才得以释放。孟尝君怕秦王反悔,就更名改姓,连夜逃跑。半夜,他们到了函谷关,只见城门紧闭。要等到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行。大家正发愁,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了公鸡打鸣,紧跟着,关里的公鸡全都打起鸣来。守关的人听见鸡叫就开了城门,孟尝君顺利出关,终得脱险,逃回了齐国。后来人们使用“鸡鸣狗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为。直到现在,“鸡鸣狗叫”仍旧被人们引用。原来“半夜鸡叫”不是周扒皮的发明,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