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民间谚语

经典俗话老话全集(精选99句)

2022-04-10互联网 民间谚语 手机版

1、棋逢敌手难藏身。

2、大头鱼背鞍子一跑江湖

3、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4、狗熊请客——没人上门

5、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6、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7、灶门前干活——煽风点火

8、三色圆珠笔——多芯(心)

9、八月里的石榴——合不上嘴

10、头痛抓脚跟——弄错了地方

11、药铺里卖棺材——往坏处想

12、一脚踩上磅秤台——举足轻重

13、吃了一团烂麻——心里乱糟糟

14、吃了黄连吃甘草——先苦后甜

15、城楼上看马打架——与我无关

16、托着扁担过马路——横行霸道

17、汽车司机扳轮胎——忽左忽右

18、公公背儿媳过河——出力不讨好

19、盐厂的伙计——多管咸(闲)事

20、【解开闷葫芦】见“打破闷葫芦”。

21、悬崖上勒马——化险为夷;回头是岸

22、【放响炮】(惯)比喻明确地作出某种承诺。

23、驴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24、【骑瞎马走黑道】(惯)比喻盲目行动,走错了路。

25、不长庄稼是因为土地不肥,首领无知是因为失去群众。

26、【~碗豆腐,豆腐一碗】(惯)比喻没有差别,都是一回事。

27、【八哥嘴巴毒蛇心】(惯)形容人说得好听,而心肠却非常狠毒。

28、【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歇)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29、【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3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惯)指争执双方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31、【痴人说梦话】(惯)傻子说的梦话,根本办不到。比喻说的话根本实现不了。

32、【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谚)指做事不能急躁,没耐心的人是什么事情也难做得成的。

33、【和尚的房子——庙】(歇)庙:寺庙,谐“妙”。用来表示赞赏,指非常美妙,妙极了。

34、【顺着蔓摸瓜】释义: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下去。例句:二愣说:“咱顺着蔓摸瓜呗。”

35、【快刀斩乱麻】(惯)比喻用干脆利索的办法解决复杂难办的事情。 也作快刀断乱麻。 快刀砍乱麻。

36、【鼻子里插大葱——装象】(歇)象:谐“相”。指装模作样,欺骗人。 也作“鼻子插葱——充象”。

37、【同行是冤家】(谚)冤家:仇敌,对头。旧指同一行业的人为了竞争求利,不免互相排挤,互相嫉妒。

38、【鸡一嘴,鸭一嘴】(惯)1斥责人在别人谈话时乱插嘴。2比喻人多嘴杂,意见不统一。3比喻议论纷纷。

39、我十岁生日那天,亲戚们给我买了许多礼物。妈妈说:“真是人情不隔年,一钱还一钱。”(江苏·宝应)

40、【鼻子上挂鲞鱼——嗅鲞】(歇)鲞(xiang)鱼:剖开晾干后食用的鱼。嗅鲞:谐“休想”。指不要痴心妄想。

41、【提起脑袋走夜路】敢于冒险。古华《芙蓉镇》:“好好!这 个运动我拥护,哪怕提起脑壳走夜路,我都去!”

42、奶奶数落小叔太懒惰:“你呀,扯草只扯尖尖,薅田只薅边边,扫屋不扫角落,洗脸不洗耳朵。”(湖南·邵阳)

43、【老虎吃天,没法下嘴】释义:比喻事情大,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句:“我们的大计划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

44、一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多,同学们在底下埋怨起来。老师说:“不上树,怎么能摘到苹果呢?”(云南·水富)

45、【棋争一着先】(谚)下棋时争取领先一步,就会步步主动。比喻做事或与人竞争,要尽量避免被动,先下手为强。

46、【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谚)搅:搅和。庄户:务农种田的人家。指种地兼做生意,是发财致富最有效的门路。

47、【粗茶淡饭保平安】(谚)粗茶淡饭:平平常常的家作茶饭。指少吃肉脂类食物,常吃粗茶淡饭,可以常保身体健康。

48、我家本来已经开了文具店,爸爸又要开铁货店。奶奶唠叨说:“你啊,牛角越长越弯,生意越做越贪。”(山东·单县)

49、【天塌压大家】(谚)指天灾人祸临头,大家都会遭殃,不用独自担忧。 也作天塌砸众人。 天塌有大家。 天塌大家死。

50、我们靖城有一种名吃——蟹黄汤包。一位老大爷刚吃完,抹着嘴说:“这汤包鲜得打嘴巴子也不会丢碗啊!”(江苏·靖江)

51、【狗无廉耻,一棍打死;人无廉耻,无法可治】(谚)狗无耻处死即可,人无耻则难以处置。指人要是不顾羞耻就无药可救。

52、搬家时,我把存放的废品都扔了。爸爸对我说:“孩子啊,家无次货不发,哪怕是一根布条,也有它的用场。”(江苏·如皋)

53、有一次,外婆来我家玩,妈妈诉苦说:“我整天做家务,累死人!”外婆同情地说:“杂事无功,累死长工。”(安徽·宣城)

54、我到一位阿姨家,她的女儿有几个核桃,妈妈看见了说:“七打核桃八打梨,九月柿子红了皮,黑枣打在十月一。”(河北·行唐)

55、邻居家的皮皮看见我和姐姐都在认真写作业,就也拿来作业写。妈妈说:“真是三勤夹懒懒也勤,三懒夹勤勤也懒。”(湖南·浏阳)

56、【有钱一时办,无钱空自喊皇天】(谚)有钱办事,立马就成功;无钱办事,再喊老天也无用。指办事的成败迟速,经济基础是关键。

57、【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谚)药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症是无药可施的。指再高明的医生,再名贵的药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58、【胳膊拧不过大腿】去力量不够,拗不过。浩然《山水情》: “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亏的策略,更明白胳膊扭不过大腿的 正理明言。”

59、【一个桩上不能拴两头公牛】(谚)两头公牛拴在一个桩上,你顶我撞,不得安生。比喻在同一区域内,容不得两个占有欲很盛的强人。

60、【人不识礼,多走百里】(谚)指人出门上路,不懂得礼貌地向人问路,就得多走许多冤枉路。也泛指待人粗野没礼貌,必定自己吃亏。

61、【富则盛,贫则病】(谚)人有了钱,一切都会兴盛起来;人贫穷了,做任何事都不免遭遇困难。指钱财往往可以支配甚至改变人的命运。

62、【有智不在年高】年纪小的,也可能有智慧,不一定不如年 高者。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有智不在年高。我们女棋师 又是有年纪的么?”

63、【货到街头死】(谚)远途贩运来的货物,只要上市,便没退路,不论价高价低,都得脱手卖掉。指做生意要获得可靠信息,盲目贩运没出路。

64、【干屎抹不到身上】(谚)干了的臭屎,无法抹到别人的身上。比喻人若是行为端正,则任凭邪恶小人恶言中伤,栽赃陷害,都不能损坏其名誉。

65、【人比人,气死人】(谚)人活在世,处境或机遇各不同,差别很大,很难相比。指人必须想得开,不和别人盲目攀比。 也作“人比人,活不成”。

66、【雏鸟不练飞,永远振不起翅膀】(谚)雏鸟:小鸟。指小鸟必须练习飞翔,才能振翅高飞。比喻年轻人如果不在社会上磨炼闯荡,就不会坚强起来。

67、【东西耳朵南北听】指听错了话,以自己所想,理解别人所 说。李准《龙马精神》:“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 什么业,你想的是立什么业?”

68、【强盗收心做好人】坏人改恶从善,改过自新。成语:洗心 革面。《渔海怒涛》:“狼走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我知道 你决不会强盗收心做好人。”

69、【糊涂一时,不能糊涂一世】应吸取教训,不能永远糊涂。 柳青《种谷记》:“像他那样的人,没有自愿往绝路上走的,糊 涂一时,不能糊涂一辈子。”

70、【有一利即有一弊】(谚)弊:弊病,坏处。凡事存在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就有不利的一面。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纯粹的好或纯粹的坏都是不存在的。

71、秋播时,爸爸主张留点地来年种经济作物,妈妈主张多种粮食作物。奶奶偏向妈妈,对爸爸说:“宁穿十天烂,不挨一顿饿;还是多种粮食好。”(河南·鄢陵)

72、【拾银子拾钱不拾骂】没有指名骂人,无须搭理。王蒙《活 动变人形》:“世上有拾金的,拾银的,有拾铜钱的,就没听说 过有拾骂的。我骂的是你,谁说的?”

73、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一半。奶奶提醒我,我总说时间还早。“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别说你还小,人生容易老。”奶奶说。(山西·平陆)

74、【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显的敌人容易对付,暗藏的敌人 和阴谋诡计难以防备。王蒙《活动变人形》:“明枪易躲,暗 箭难防。不怕黄鼬吃鸡,就怕黄鼬给鸡拜年。”

75、【既敢挠熊毛,当然不怕咬】(谚)既有胆量在熊身上挠毛,就不怕熊咬。指既有胆量敢冒险,就不怕承担可怕的后果。也指既敢做某件担风险的事,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76、【鱼见饵不见钩,人见利不见害】(谚)饵(er):诱鱼上钩的钩头肉。 鱼只见香饵,不会想到因此丧命;人只见钱财,很少顾及背后的陷阱,指眼前的利益会诱发致命的灾祸。

77、【一岁孩儿百岁主】(谚)权势人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做一辈子主人。旧指主仆关系不在年龄大小,而在地位不同。 也作一岁使长百岁奴。使长:主子。 一岁主,百岁奴。

78、【害死人看出殡】害人者装作同情者。明代《金瓶梅》:“你 瞒着我干的好勾当儿!还说什么孩子不孩子,你原来就是 个杀人的刽子手,把人活埋惯了。害死人还看出殡的!”

79、【隔层肚皮隔垛墙】(谚)隔着一层肚皮,就像隔着一堵墙一样,有着极大的隔阂。旧指妇女对待非亲生儿女会百般歧视,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层肚皮隔层山。

8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谚)缘:缘分。旧指人与人能否相遇、相识,主要靠缘分。 也作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却成仇。 有缘千里巧相投,无缘对面不能留。

81、【过五关斩六将】(惯)小说《三国演义》描写,蜀国大将关羽单骑连闯五道关口,斩杀曹操六员守关将领而冲出曹营。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卓越功勋。也比喻不平凡的经历。

82、【 摇羽毛扇子】戏曲中扮演军师之类的人物,常手执鹅毛 扇,借指出谋划策。相关的:狗头军师。丁玲《太阳照在桑 干河上》:“咱们都是老实人,别人有摇羽毛扇的,赛诸葛。”

83、【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释义:过了冬至,白天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了。例句:来成嘻嘻哈哈又说:“可不,人常说,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节令是个大事情。”

84、【朋友妻,不可戏】(谚)对于朋友的妻子,要尊重、严肃,不可有任何轻浮的表现。指朋友之间义气为重,对朋友妻尤其不得失礼。 也作朋友妻,不可欺。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

85、【狗咬尿泡空欢喜】希望落空。类似的:老鼠落在砻糠里, 空喜欢。成语:一枕黄粱。王蒙《红楼启示录》:“而宝钗的 二奶奶之梦,袭人的姨太太之梦,也不过是狗咬尿泡空欢喜 一场而已。”

86、妹妹这一段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大家刚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叔叔对她说:“不踏实的人,犹如水上的浮萍;贪虚荣的人,犹如昙花一现。你刚有点进步,可不能骄傲啊!”(河南·郑州)

87、【根深不怕风摇动】(谚)指树大根深,就不怕大风摇动。比喻人做事只要根基稳固,就不怕外力干扰。 也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闲言碎语。 也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根正不怕黄风摆。

88、【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释义:干什么事情精力就集中在什么事情上。例句:“这叫猎人进山只见禽兽,药农进山只见药草。你当时一心只想着强攻南山口,和敌人杀个痛快。同志啊!打仗可要有勇有谋。”

89、在一次聊天中,父亲说现在只要有钱,啥事都好办。接着还举了一个例子:某人以前家里穷,三十岁了还没人提亲;后来有钱了,登门说媒求亲的,拿着小鞭打成群。妈妈说:“这是高人一头.得到万人之敬。”(河南·平舆)

90、【驴粪球儿——面前光】(歇)驴粪球儿:驴子的粪便,呈球形,里面是食物经消化后排泄的渣滓,而外表很光滑。形容表里不一,外表好看而实际不行或很坏。常含责骂意。 也作驴粪球儿——外面光。 驴粪蛋子——外面光。 驴粪蛋——皮儿光。

91、【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释义:比喻兄弟之间关系亲密,一条心。例句:十绝哥见硬的已不行,声音放温和说:“苦瓜虽苦其一藤,兄弟虽呆只一心。手指总是往里屈的。我认了这账,就要负责,几天内一定付清。你就说过几天来借。”

92、【初生牛犊不怕虎】释义: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怕”又作“畏”、“惧”。例句:他说:“看来,史文远把生产K霉素看得过分容易了,这倒是可能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93、【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释义:饺子最好吃,躺着休息最舒服。“不过”又作“不如”。“倒着”又作“躺着”。例句:周海亮开高嗓门说:“随你们说出天来,我还是要吃饺子,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几千年的老古语,还有个错?”

94、【死水不藏龙】释义:蛟龙不在死水里藏身。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不愿在安闲舒适中生活。例句: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日:“识得不为冤。”日:“识得后如何?”师日:“贬向无生国里。”日:“莫是他安身立命处也无?”师日:“死水不藏龙。”

95、【八字儿没有一撇】“八”字先写一撇,后写一捺。没写一 撇,也就没写一捺,什么都没有。又:以往的习俗,认为根据 人的生辰八字可以算命,或推断婚配。此语表示:尚无准 备,还不具备条件。老舍《四世同堂》:“虽说救钱先生的事 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儿,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96、【驴唇不对马嘴】这个俗语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它最早的出处是宋《五灯会元》卷十五:“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转话绕你从朝问到夜。”这里的“驴唇马嘴”本意是指众人纷纷询问,形容人多嘴杂的意思。后来演化出“驴唇不对马嘴”,用来表示两不相干的事物。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驴唇是可以对马嘴的.因为它们是同科动物,犹如狮虎和狼犬一样,狮虎配生下狮虎兽,狼犬配生下狼狗,驴和马配生下骡子。所以,“驴唇”对“马嘴”没有什么稀奇,倒是驴唇对上其他动物的嘴,那就稀奇了。不过,这也证明了中国的词汇是丰富多彩的。

97、【做东】朋友们聚会,主动大方者说:“今天我做东,请大家吃烤鸭。”这里“做东”是主人请客的意思。“做东”源自春秋时期,它的初起义是“主人”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文公以供应秦国后勤物资为由请求秦国撤兵。他派出烛之武对秦穆公说:“如果秦不灭掉郑国,而让郑国成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中缺乏资财食用,就可以由郑国来供应,这样做对秦国有利无害。”后来秦国果然撤军,晋国军队无奈也只好作罢。“舍郑以东道为主”,因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国。在《礼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礼记》中的《曲礼篇》记载:“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从有关主客之间礼仪的规定中,可以看到“东”位就是代表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我们所说的“房东”、“股东”、“东家”、“做东”等,其实都是从

98、【散步】饭后散步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有谚赞日: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那么散步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散步”这个词的产生与古人食药风气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追求延年益寿,盲目服用“五石散”,成了风气。所谓“五石”,包括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硫黄五种矿物质,这是主要成分,此外还包括萎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等药材搭配。服药后,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发作。原因是药物中某些成分含较大的毒性,会对人体构成伤害。服药后,若能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就能减轻毒性对身体的伤害。药性的呈现,被称为“散发”,散发说明药已得力。如果药性不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服药后行走,目的是药性显现,这叫做“行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服用“五石散”,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反而对身体有害。于是,自唐代以后,服“五石散”之风趋于衰落,而“行散”这种漫步的方式却对身体有益,被人们保留下来了。“行散”就是有目的的散步,现在意义上的“散步”已与服药行散脱了钩,变成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99、【和事老】“和事老”通常是指那些没有原则立场来调解争端的人,意同“和稀泥”,多含贬义。那么,和事老源自哪里呢? “和事老”始于唐,成于宋。“和事”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在唐朝。据《书》载,唐中宗景龙三年,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宰相宗楚客“专威福,有无君心,纳境外交,为国取怨。”并请求将其下狱。而宗楚客则怒目争辩,声称自己“忠诚鲠直”,为崔琬所嫉恨,故遭陷害。而性格软弱的唐中宗竞不问是非,亲自为他们调和,诏令崔琬和宗楚客“约为兄弟”。由于唐中宗无原则和稀泥的态度,故而时人窃称其为“和事天子”。因此历史上第一个“和事老”就是唐中宗。但“和事老”这一完整的专有名词的出现是在宋朝。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在《南乡子》词中写道:“风力袅萸枝,酒面红鳞惬细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却向人间耐盛衰。”这首词是重阳节怀念他远在成都的弟弟而做的。这里描写的“插花和事老”,是指头上戴花、万事随和、无所争竞的老者,虽然“和事老”没有原则,但也无忧无虑,更能经得起人间的盛衰。自此,“和事老”常用来代指那些调解争端的人。如南宋初,洪皓出使金国,和金人力争和议条件,金朝宰相怒道:“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此,谓不能杀汝耶?”露出一副霸道嘴脸。那时的和事老、和事官用起来已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