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大全 > 励志语录

经典古文名句摘抄励志语录(精选200句)

2022-10-20互联网 励志语录 手机版

1、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一(唐)王勃《寒夜怀友杂体》

2、古诗云:人生一世间,忽如远行客。则世人尽客居也。杜拾遗《羌村》

3、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一(宋)辛弃疾《贺新郎》

4、贤才出,国将昌;子孙才,族将大。一(宋)张载《正蒙&动物篇》

5、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6、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唐)张锡《幽梦续影》

7、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一(清)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8、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宋)梅尧臣《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1、小善乱德,小才耗道。◆皮日休:《皮子文薮&书&鹿门隐书六十篇》

1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3、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楚策》

14、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一(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15、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

1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17、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18、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19、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苟悦《中鉴&俗嫌》

20、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就《贞观政要&政体》

21、故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自用则戆陋之人从而贺之。◆《吕氏春秋&上客》

22、男儿本自重横行。释义:好男儿理当以驰骋沙场为荣耀。——(唐)高适《燕歌行》

23、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

24、云:天之牖尼,如壎如篪,如璋如硅,如取如携。◆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二》

25、关尹子曰: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一见得者。◆关尹:《关尹子&一字篇》

26、诗缘情而绮靡。释义:诗因为要抒发感情,所以文辞要精妙。——(晋)陆机《文赋》

2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四》

28、官不必备,惟其人。释义:任命的官员不在多,但要称职,是有贤德之人。一《尚书&周官》

29、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及,一而不贰,为圣人。◆荀况:《荀子&成相》

30、劝君出语须诚实,口舌从来是祸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31、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32、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33、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龚自珍:《龚自珍全集&明良论二》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述而第七》

35、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干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36、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论语&宪问第十四》

37、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释义:功绩伟大是由于有志向,事业成功是由于勤{工作。一《尚书&周官》

38、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39、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白居易:《白居易集&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40、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毛诗》

41、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释义:春去秋来,有时节的更替,人间的道理也是如此。一(晋)陶渊明《饮酒》

42、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释义:见到合意的东西,就要知道满足而警诫自己。一(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3、独王之国,劳而多祸。释义:有独断专横的统治者的国家,疲于奔命而祸端不断。——《管子&形势》

44、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释义:大丈夫都有自己的志向,必将看到功勋的建立。——(唐)杨炯《出塞》

45、杨朱日: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列御寇:《列子&说符篇》

46、者亦卒无姓氏。下此,孟、荀、老、庄皆著书,皆列姓名,然而非圣人矣。◆袁枚:《小仓山房文集&释名》

47、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释义: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知其缺点,对自己厌恶的人要知其优点。一《礼记&大学》

48、读书宜读有用书。有用者何?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輶轩语》

49、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日正已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庄周:《庄子&缮性》

50、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一(宋)吕本中《吕氏童蒙训》

51、或问:性善而情不善乎?◆子曰:情者,性之动也,要归之正而已,亦何得以不善名之?◆程颢、程颐:《二程集》

5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53、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释义:堵塞天下人的口,使一世的民众成为愚民。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5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学而第一》

55、玉在山辉,珠存川媚。释义:有美玉在,则高山辉煌壮丽;有珍珠在,则大川妩媚动人。一(宋)陆九渊《祭吕伯恭文》

56、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7、子路日:君子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58、民劳思佚,治暴思仁。释义:百姓劳累了,就希望休息、安顿;政治暴虐了,人们就思念仁爱。一(汉)韩婴《韩诗外传》

59、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释义:自古人都要死,可是为正义献身的实在不多。一(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60、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释义:文章由心里构思而产生,而心思靠文章来表达。——(汉)王充《论衡&超奇》

61、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则贤焉,然后用之。◆孟子:《孟子&粱惠王下》

62、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释义:以天下来考虑问题,必然要依循天下之公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

63、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释义: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论》

6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释义:自然灾害还可以想方设法避免,自己作了罪孽则无法逃脱。——《尚书&太甲中》

65、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习之不精,知之不明,人而不得其门,行而不由其道。◆杜佑:《通典&通典序》

66、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利之言利犹言美之为美,利诚难言,不可一概而言。◆张载:《张载集&张子语类》

67、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释义:要想种好粮食,就要不违农时;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因势制宜。一(汉)桓宽《盐铁论&遵道》

68、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释义:切莫把只有知音才听得懂的乐曲,白白地向一些对音乐毫无所知的人弹奏。一(唐)骆宾王《咏怀》

6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老子&四十三章》

70、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释义:顺从事物的规律就畅行无阻,不顺从事物的规律就受阻不前。——(汉)司马迁《史记&礼书》

71、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释义:竹子死了,节不变;花落了,还留有香味。比喻生命可去,气节不变。——(唐)邵谒《金谷园怀古》

7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学而第-》

73、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释义:国家的安危治乱在于统治者执政的得失,与天命无关。——《墨子&非命下》

7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庄周:《庄子&人间世》

75、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释义:要把一些重要的语句放在关键的地方,使它成为全篇文章中的警句名言。——(晋)陆机《文赋》

76、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释义:不去追随夭桃艳李争占春色,独自傲然挺立,在严寒面前坚定不移。——(宋)王禹偁《官舍竹》

7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释义:她送我木桃,我用美玉回报。不是为了答谢,而是表示和她长相好。一《诗经&木瓜》

78、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释义:聪明的人不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廉洁的人不追求他不应该有的财物。——(汉)韩婴《韩诗外传》

79、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释义:心底无私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德行高洁的人不受邪恶的诱惑。——(唐)刘禹锡《明贽论》

80、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释义: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人世间,应当广交天下的英雄好汉。——(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81、巧冶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释义:优秀的冶金工人不能铸造木头,手艺高明的工匠不能斩断金属。——(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82、入主之行与布衣异,势不便,时不利,事仇以求存。执民之命,重任也,不得以快志为故。故布衣行此,指于国,不容乡曲。◆《吕氏春秋&行论》

8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释义:执政者在时,他的政治主张能实行;执政者死去,他的政治主张也就停止实行了。一《礼记&中庸》

84、马知良御,进取道里;人知善政。令行禁止。释义:好的御手能使马听从指挥;善施政令就会使民众遵从法令,认真执行。——(汉)李尤《辔铭》

8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老子&六十四章》

8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释义:莲花虽然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洁净无染;虽然沐浴在清澈透底的水域中,但朴实无华。一(宋)周敦颐《爱莲说》

87、三十六策,走是上计。释义:有些事情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有三十六条妙计,走开恐怕还是最好的办法。一(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敬则传》

88、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释义: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水清,流出来的水必然是洁净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89、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释义: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遵循法制进行统治,按照功劳大小来奖赏。一(战国&秦)商鞅《商君书&君臣》

90、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释义:对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不傲慢相待;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不特别逢迎其意。——(宋)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

91、人生谁缺荣期乐,乐中住久诨忘却。无事惹闲愁,闲愁何日休!四时佳兴足,都是吾人福。雪月更风花,天公与已奢。◆刘熙载:《刘熙载论艺六种&自适》

92、夫马之所以能任重引车致远道者,以筋力也。万乘之主,干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入主之筋力也。◆韩非:《韩非子&人主》

9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释义: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对坐在西窗之下,一起剪烛花,叙一叙巴山夜雨时我思念你的心情。一(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94、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释义:自然规律有继承有革命,只有这样,自然才有新的发展,也才能顺应规律发展下去。一(汉)扬雄《太玄经》

95、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所以尹婕好,羞见邢夫人,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寄语无监子,如君何足珍。◆李白:《李太白全集》

9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老子&二十四章》

97、利则居后害则居先,此君子处利害之法也。是故见利而先谓之贪,见利而后谓之廉,见害而先谓之义,见害而后谓之怯。◆吕祖谦:《东莱博议&臧文仲分曹田》

98、幽芳纵后秋天老,未许繁霜著叶红。释义:在幽僻之处开放的菊花尽管是在秋天之后衰老,它也不允许严霜把那金黄的花朵打成红色。——(清)归庄《残菊》

99、用人而因众誉焉,斯不欲为治也,将以为名也。释义:任用人只根据众人的称赞,这不是想选贤任能治理国家,而只是想图虚名。一(汉)徐斡《中论&审大臣》

100、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张文潜:《元代散曲选&讥贪小利者》

101、世事无端冷淡,老怀何处安排?美人头上插新梅,昨日花枝不戴。粉蝶夸衣径去,黄莺吝舌先回;醉中丢我在尘埃,醒后也无瞅睬。◆郑燮:《郑板桥集&警世》

102、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释义:忠诚仁义之人不因为政治形势的衰落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和心志。——(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103、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日:闻之前论日: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问《韶》

104、邑之有观游,或以为非政,是大然。夫气烦则虚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柳宗元:《柳宗元集》

105、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荀况:《荀子&修身》

106、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释义:用人用他的长处,不过问他的短处;用人用他熟练的方面,不强求用他笨拙的方面。——《晏子春秋&问上》

107、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体。惟屈伸、动静、终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张栽:《张载集&正蒙&乾称篇第十七》

108、士者,四民之首也。官不重士则民轻士,而士亦不自重。驯至有邪民,无正士,为可忧耳。故官能养士,则士可教民,官能重士,则民听士教。◆黄爵滋:《黄少司寇奏疏》

109、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姜孟姜,德音不忘。◆《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110、千古圣人俱是狂狷做成的。夫子以狂狷两路收尽有道种子,又以狂狷绝尽世间假冒种子,圣人实实见得狂狷好处。不得中行者,言中行不易得,以千古道统付之也,阳明日三代

111、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释义: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就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就是自己不说。——(唐)吴就《贞观政要&公平》

112、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况:《荀子&劝学》

113、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深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况:《荀子&解蔽》

114、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释义:人生在世也不必要封什么万户侯,只希望能结识韩荆州。(韩荆州:荆州刺史韩朝宗,好荐拔贤士。)——(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115、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大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管仲:《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

116、其柔筋脆骨,决不能任天下事。释义:没有坚强意志的人,决不能担当天下大事。——《消寒诗话》五十四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盱眙行》

117、函车之兽,介而离心,网罟制之,吞舟之鱼,荡而失水,蝼蚁苦之,故鸟兽居欲其高,鱼鳖居欲其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亦不厌深渺而已。◆王士元:《亢仓子&全道》

118、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释义:官运亨通的人,才能未必和他的地位相当;声誉很高的人,实际情况未必和他的声望一致。一(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119、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释义:阅尽人情世事,才看出不受约束的可贵;尝尽人间百味,才知道清淡无味的真实。——(明)洪应明《菜根谭》

120、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其人,天下自治。释义:国家的匡正辅佐之才,必须选用忠心之人,用人得当,天下自能安定。——(唐)李世民《唐太宗集&帝范&求贤》

121、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释义:如果君主善于抓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被处理得细密完备;如果君主喜好样样都抓,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荀子&王霸》

122、勿轻小事,小隙沈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能善小人,然后能契大人。◆关尹:《关尹子&九药篇》

123、采尺璧者,弃其微瑕;录大功者,不论细过。释义:采集大璧的人,扬弃它的小斑点;录用建立了大功劳的人,不计较他细小的过失。——(唐)魏征《谏西行诸将不得上考疏》

124、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释义:喜欢怀疑的人,不可以与他共同做事;抱着侥幸心理办事的人,不可以和他一起处理国家大事。一(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125、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26、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疾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只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现在已过,与道即相当。◆慧能:《坛经&三六》

127、谋将不取于弓马,良相不资于射策。释义:对运筹帷幄的大将,不应根据他对弓箭的使用和对战马的驾驭来决定取舍;管理国家的优秀宰相,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选定。一(宋)王溥《唐会要》

12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时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荀况:《荀子&不苟》

129、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释义:作诗好比炼铁,反复锤炼是必要的步骤,怎能欠缺?但是,要写出好的诗句来,也并不仅仅依靠这个。——(宋)杨万里《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

130、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吴就:《贞观政要一慎言语第二十二》

131、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叔嫂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颜延年:《文选&君子行》

132、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不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荀况:《荀子&法行》

133、天悬刑以悬小人,悬名以悬君子。一受其悬,虽死而犹萦系之不已;而不知固有间也,不待释而自不悬也。然悬于刑者,人知畏之;悬于名者,人不知解。避刑之情厚,而即人于名。◆王夫之:《庄子解》

13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管仲:《管子&权修第三》

13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况:《荀子&劝学》

136、子贡日: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日: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

137、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释义:天与地交互和谐,然后才能生成、孕育万物;上下(当权者与百姓)交互和谐,才能形成和睦同心的政治局面。——(明)张居正《论时政疏》

138、且夫有高入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於民。语日:愚者喑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日: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鞅:《商君书&更法第-》

139、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木我若也。◆柳宗元:《柳宗元集》

140、明道中,净觉居灵芝,致书于师,论指要解三干之义,只是心性所具俗谛之法,未是中道之本。请师同反师承。师授荆溪三干即空假中之文,谓何必专在于假以辅四明?三干俱体俱用之义,学者赖之。◆志磐:《佛祖统记》

141、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142、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日:乐之为观也,深矣。◆《吕氏春秋&音初》

143、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

144、学之言觉也,以先觉觉后觉,故萃野以畎亩乐尧、舜君民之道;学之言效也,以后人师前人,故傅严以稽古陈恭默思道之君。觉伊尹之所觉,是为尊德性;学傅说之所学,是为道问学。◆魏源:《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一》

145、荣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诽之始也;使之之便,任法之便,责问之始也。气者,耻之外也;耻者,气之内也。温而文,王者之言也;惕而让,王者之行也;言文而行让,王者之所以养人气也。◆龚自珍:《龚自珍全集&臣里》

146、盖人类上有究竟之义务,所以克尽义务者,是谓权利,或受外界之阻力,而使不克尽其义务,是谓权利之丧失。是权利由义务而生,并非对待关系。而人类所最需要者,即在克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盖无可疑。◆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147、志不可不笃,亦不可助长。志不笃则忘废。助长,於文义上也且有益,若于道理上助长,反不得。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趣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程颐、程颢:《二程集&遗书》

148、攻他人之异端,不如攻一身之异端。气禀物欲,皆为性分所本无。去本无以还其固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始而以道德占倍华,既而以中行绳过、不及,内御日强,外侮日退,则人我一矣,则自身之异端尽矣。舍己而芸人,夫我则不暇。《礼》

149、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力虽多,材虽劲。以制其命。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视,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吕氏春秋&顺说》

150、方书之所记载,其表不一,而其为说甚具。余所尝备极天下之苦,一身之内,节节皆病,盖宛转愁痛者久矣。又余多幽忧感慨,且病废无用于世,徒采药山间,命之以其业,则莫如此为宜。◆或日:悲夫!甚矣子之志也。虽然,抑犹有说焉。《书》

15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152、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一(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之九有耻则能发愤而受教,闻过则知所改而为贤。释义:有了羞耻就能刻苦发愤而接受教育,听到过失就知道哪些该改正而变得贤能。——(宋)周敦颐《通书&幸第八》

153、朱子云:喻义、喻利,只是这一事上君子见得是义,小人见得是利。如伯夷见饴日:可以养老;盗跖见之日:可沃户枢。◆家南先生日: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而为之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矣。◆张岱:《四书遇&论语》

154、横渠云:心统性情。盖好善而恶恶,情也;而其所以好善而恶恶,性之节也。且如见恶而怒,见善而喜,这便是情之所发。至于喜其所当喜,而喜不过;怒其所当怒,而怒不迁;以至哀乐爱恶欲皆能中节而无过,便是性。◆朱熹:《朱子语类&张子之书一》

1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释义: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甘美;君子清淡而亲切,小人甘美而绝情。无缘无故结合的,就会无缘无故离散。一《庄子&山木》

156、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日: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日:攘臂而仍之。◆韩非:《韩非子&解老》

157、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管仲:《管子&弟子职第五十九》

158、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居,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9、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日: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墨翟:《墨子&鲁问》

16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况:《荀子&劝学》

161、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蛇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成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天贫富,无徒归也。◆管仲:《管子&形势第二》

162、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多方戒舞智,善闭靡不彰。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偶自不知弄,尔弄何所偿?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抱?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徐谓:《徐谓集&戒舞智》

163、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偶对之切;依于理道合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李贽:《焚书&杂说》

164、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思:《中庸》 ()

165、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干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日: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孟子:《孟子&万章上》

166、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167、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已也。◆韩愈:《韩昌黎文集&原毁》

168、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日:交非成不亲,怨非成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原以利其家,臣不谓智。◆韩非:《韩非子&有度》

169、义务与未来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尚书&秦誓》

170、人能止静者,筋韧而骨强,能戴者大圆,体乎大方,镜者大清,视乎大明。止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全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言之言,闻于雷鼓。全心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管仲:《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171、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李太白全集》

172、入之生也,惟有爱恶而已。欲者,爱之征也;喜者,爱之至也;乐者,又其极至也;哀者,爱之极至而不得,即所谓仁也;皆阳气之发也。怒者,恶之征也;善者,恶之极至而不得,即所谓义也;皆阴气之发也。婴孩沌沌,有爱恶而无哀惧,故人生惟有爱恶而已。哀之生也,自人之智出也。◆康有为:《康有为全集》

17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释义:天上的气候,有事先无法预测的风云变幻;人总免不了突然来到的灾祸与运气。——(元)佚名《合同文字》第四折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释义:因为别人说好话而得到的(好处),(将来)必然因为别人的坏话而失去。——(元)脱脱等《宋史&梅执礼传》

174、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入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孝行》

175、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是以伊尹负鼎,居于有莘之野,修达德于草庐之下。躬执农夫之作,意怀帝王之道;身在衡门之里,志图八极之表。故释负鼎之志,为天子之佑,克夏立商,诛逆征暴,除天下之患,辟残贼之类,然后海内治,百姓宁。◆陆贾:《新语.慎微第六》

176、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庄周:《庄子&盗跖》

177、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自夫杂霸为功,意气为节,文词为言,而三者始不皆出于道德,而崇道德者又或不尽兼功节言,大道遂为天下裂。君子之言,有德之言也;君子之功,有体之用也;君子之节,仁者之勇也。故无功、节、言之德,于世为不耀之星,无德之功、节、言,于身心为无原之雨:君子皆弗取焉。《诗》

178、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则真境皆幻缘也。彼家居者,岂得称主人而笑客之失路哉?徐自束发作客,往来燕、齐几二十年,其于人情物态,始当之,历历皆以为真,而得失若惊;久之,心稍不动,视境之往来,如影过清池,了无有碍,大都妄施而妄应则争,否则汹然而加,未有不寂然止者。◆宋懋澄:《九龠集&偏怜客序》

179、古者学必有师,师必有专家,经术则郑玄、卢植师马季长;诗赋则宋玉、唐勒、景差师屈原;理学则恒谭、侯苞师扬子云,董尝、程元师王仲淹。韩退之以文章士抗颜为天下师,李翱、张籍辈才过人、皆从之游,退之犹作师论,议当世学士,谓巫医之不若,岂非习其事为其学者,其授受渊源,有不可诬者欤?◆归庄:《归庄集&与某侍郎》

180、论日: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人之可以与我也。其予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受于我也。我可以取之,而其人不可以与我,君子不取。我可以予之,而其人不可受,君子不予。既为己虑之,又为人谋之,取之必可予,予之必可受。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是亦去小人无几耳。◆苏东坡:《苏东坡全集&刘恺丁鸿孰贤论》

181、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周:《庄子&天道》

182、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庄周:《庄子&在宥》

183、不富于技而能已足者,士之常道也;不分于用而能已成者,士之常职也。仁者,人所以为人之实也。不求仁则失其所以为人;求仁而不得其所以为仁,不可止也。古之人,舍一世之所重以求其所谓仁者;后之人,求一世之重以丧其所谓仁者。夫重与轻不先审,而以其所丧者为所求;人与己不先察,而以其所竞者为所乐荣;可乎?不可也。◆叶适:《叶适集&水心文集》

184、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就是爱和美。科学帝国的版图和威权无论扩大到什么程度,这位爱先生和那位美先生依然永远保持他们那种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的身份。◆梁启超:《梁启超选集》

185、凡过生于误,然所以造是误者必过也;恶生于过,然所以造是过者亦误而已。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成易犯,过而不已,卒导于恶,君子倦倦于改过,所以杜为恶之路也。◆人心本无恶,近儒解克己,不以去私言亦是,然形气之病独非私耶?仁者深然与物同体,有己而后有物,安得仁?故克己复礼为仁,此是圣贤学宗要,不可草草看过。◆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18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87、察司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叹?◆鱼网三设,鸿罹其中;螳螂之贫,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贞士无心缴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著意避福,天即就著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洪应明:《菜根谭》

188、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僳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荀况:《荀子&修身》

189、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19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孟子&告子上》

191、圣人顺天道、防入欲,布和以调其性,宣乐以察其俗。气将导志,五声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率而叶曲。茫茫太空,乐生其中。声随化感,律与天通。交四气之薄畅,贯三光乎昭融。◆将君子以审乐,故先王以省风。致同和于天地,谅难究其始终。◆惟乐之广,于何不有。包阴阳兮不集不散,降神灵兮或六或九,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宜尼忘味于耳盈。昭覆帱兮煦妪,召游泳以飞走。演自冥,发于性情。将不动而为动,自无声而有声。◆元稹:《元稹集&箫韶九成赋》

192、夫惟真实敏事之人,岂但言不敢出,食不知饱,居不知安而已,自然奔走四方,求有道以就正。有道者,好学而自有得,大事到手之人也。此事虽大,而路径万千,有顿人者,有渐入者。◆渐者虽迂远费力,犹可望以深造;若北行而南其辙,人海而上太行,则何益矣!此事犹可,但无益耳,未有害也。苟一入邪途,岂非求益反损,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者乎?是以不敢不就正也。如此就正,方谓好学,方能得道,方是大事到手,方谓不负时敏之勤矣。◆李贽:《焚书&复京中友朋》

193、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宓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孝悌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以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194、或云英雄造时势,或云时势造英雄,此二语皆名言也……余谓两说皆是也。英雄固能造时势,时势亦能造英雄,英雄与时势,二者如形影之相随,未尝少离。既有英雄,必有时势;既有时势,必有英雄……然则,人特患不英不雄耳,果为英雄,则时势之艰难危险何有焉?暴雷烈风,群鸟戢翼恐惧,而蛟龙乘之飞行绝迹焉;惊涛骇浪,僬鱼失所错愕:而鲸鲲御之一徙千里焉。◆故英雄之能事,以用时势为起点,以造时势为究竟。英雄与时势,互相为因,互相为果,造因不断,斯结果不断。◆粱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自由书》

195、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至如言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当如此。人几时与?与则便是私意。天只是以生为道,有善有恶。善则理当喜,如五服自有一个次第以章显之。恶则理当恶,彼自绝于理,故五刑五用,曷尝容心喜怒于其间哉?舜举十六相,尧岂不知?◆是以佗善未著,故不自举。舜诛四凶,尧岂不察?只为佗恶未著,那诛得佗?举与诛,曷尝有毫发厕于其间哉?只有一个义理,义之与比。◆人能放这一个身公共放在天地万物中一般看,则有甚妨碍?◆虽万身,曾何伤?◆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96、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或问众人。日:富贵生,贤者日义,圣人日神。观乎贤人,则见众人;观乎圣人,则见贤人;观夫天地,则见圣人。天下有三好,众人好己从;贤人好己正;圣人好己师。天下有三检,众人用家检;贤人用国检,圣人用天下检;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人自禽门;由于礼义,人自入门;由于独智,人自圣门。或问:士何如斯可以禔身?日:其为中也弘深,其为外也肃括,则可以禔身矣。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敦之有!上士之耳顺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扬雄:《法言&修身》

197、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枇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臭,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鱼所以遗恨也。◆吴就:《贞观政要&论公平第十六》

198、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媵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鬼谷子:《鬼谷子&反应》

199、道充乎身,塞乎天地,而拘于躯者不见其大;存乎饮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精。诸子百家亿之以意,饰之以辨,传闻袭见,蒙心之言。命之理,性之道,置诸茫昧则已矣。悲夫!◆此邪说暴行所以盛行,而不为其所惑者鲜矣。然则奈何?日:在修吾身。◆释氏定其心百不理其事,故听其言如该通,征其行则颠沛。◆儒者理于事而心有止,故内不失成己,外不失成物,可以赞化育而与天地参也。◆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有毁人败物之心者,小人也。操爱人成物之心者,义士也。◆油然乎物各当其分而无为觅者,君子也。◆知人之道,验之以事而观其词气。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释氏直日吾见其性,故自处以静,而万物之功不能裁也;自处以定,而万物之分不能止也。是亦天地一物之用耳。自道参天地、明并日月、功用配鬼神者观之,则释氏小之为大夫矣。其言夸大,岂不犹坎井之蛙欤?◆胡宏:《胡宏集&天命》

20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凡两相比较者,皆不可无标准。今欲即入之行为,而比较其善恶,将以何为标准乎?日:至善而已;理想而已;人生之鹄而已。三者其名虽异,而核之于伦理学,则其义实同。何则?实现理想,而进化不已,即所以近于至善,而以达人生之鹄也。◆吾人既以理想为判断之标准,则理想者何谓乎?日:窥现在之缺陷而求将来之进步,冀由是而驯至于至善之理想是也。故其理想,不同人各不同,即同一人也,亦复循时而异……理想者,人之希望,虽在其意识中,而未能实现之于实在,且恒与实在者相反,及此理想之实现,而他理想又从而据之,故人之境遇日进涉,而理想亦随而益进。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踏已影而终不能也。◆惟理想与实在不同,而又为吾人必欲实现之境,故吾人有生生不息之象。使人而无理想乎,夙兴夜寐,出作入息,如机械然,有何生趣?是故人无贤愚,未有不具理想者。惟理想之高下,与人生品行关系甚巨。其下者,囿于至简之作用达之,及其不果,遂意气沮丧,流于厌世主义。且有因而自杀者,是皆意力薄弱之故也。吾人不可无高尚之理想,而又当以坚忍之力向之,日新又新,务实现之而后已,斯则对于理想之责任也。◆蔡元培:《理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