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大全 > 霸气说说

修心养性禅味唯美图片:我们应该突破狭窄的范围…

2023-08-06互联网 霸气说说 手机版

1、(佛心禅语)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错误在遭遇失败后,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那么你最终就是那些成功者。

2、(佛心禅语)怒气犹如藏在人体中的一桶烈性炸药,随时都可能酿成大祸。炸掉的既可能是自己的身体,也可能是自己的事业,甚至是自己最高贵的生命。

3、即使是有人一时糊涂,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提醒一下,总比提刀弄枪好,拉一把比推一下来得更好。究竟是采取慈悲态度还是采取敌视的态度,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标准。

4、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菩萨于三千大干世界中,无有一事而不知者:若偈。若辞辩。若咒术。若戏笑。若歌舞作乐。若工巧。《大宝积经》卷一0七,大乘方便会

5、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混乱,如畜生趣。《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3经

6、(佛心禅语)人人都希望生活顺畅,都希望拥抱幸福,可是现实中很多遭遇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痛苦也好,难以忍耐的遭遇也罢,关键不是我们为此失去了什么,而是在经历过这些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7、(佛心禅语)生活的目的远远超越了物质,人在内心深处都追求着精神的自由,没有精神做支撑,人就只是麻木地在人世间行走的躯壳而已。所以在这个世间生活的人,都是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者内心信仰,金钱远远支撑不了世人的生活。

8、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来,低头,满地阳光,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明-憨山德清

9、(佛心禅语)无论做什么事情,太看重输赢成败,顾前思后,势必影响行动的速度,等到想明白了再行动,却发现慢了半拍,先机已失,后悔莫及。输赢心不光影响一个人的速度和行动,更会影响原本安宁的内心。

10、虽佛亦不能超越及改变于因果律,然若了知于因果律,则能创造善业,合集善缘,生于善果。因不值缘,终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或远其助缘,或别造强因,皆可使此因之果暂不生起或终不生起。(民国)太虚《真现实论》

11、生命应如拂面的清风,怎么来就怎么去,恬淡自在,随风而至。随风而逝。生命需要一泓静水,来涤荡内心世界的浮华与焦躁。要活在当下,在禅茶一味,在青山绿水间,在书香中,体验生命里那一份纯净与精神的升华。

12、二般人遇到困境的时候,常会念一声“菩萨保佑!”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菩萨”两字的真实意义。“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其意是“觉有情”,也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修心养性禅味唯美图片

13、(佛心禅语)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世界,当一个人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了自己。因为在这个崇尚合作的世界中,没有一个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之上。

14、五阴炽盛苦。“色。受。想。行。识”是变幻无常的,转变无常的东西总是苦的。而“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正是我们产生快乐的必需条件。

15、(佛心禅语)面对当下名利之风渐盛的现实生活,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才是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中。

16、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有二因二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违理作意及无明,为彼有支生根本。《大宝积经》卷三十八,菩萨藏会

17、金地藏是我的邻居,与他为邻我发现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大概有三:一是认识了平等,王子和平民身份不是绝对不可互换;二是懂得了慈悲,众生渡尽,方正菩提;三是理解了无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8、(佛语心经)认叶止啼比喻以假当真的表面化的认识,刻舟求剑比喻否认事物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观念。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犯的思维方法方面的错误。要不犯或少犯这一类的错误,只需记住:“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9、做人应该时时感恩已拥有的一切,勤俭自持,发挥‘良能为社会付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无量的福慧功德。

20、祖师悟道之因缘,总在旁人不可把捉处呈现别样之风光,此风光为自性之全然流露。欲要参禅,先将心意识投注于自己的不可把捉处。整日被熟处牵引已成习气,把捉不到之生处,一切所知所学都作用不到,渐渐转熟却不可对人言,言语道断即是入禅之契机。

21、我们应该突破狭窄的范围,将爱推广出去,普及整个社会人群。一个人若时常抱着感恩的心,好好思考日常生活的来源,就能体悟到:没有一个人,可单凭自己的力量生活在世间。我们要靠社会一切众生的帮助,才能维持生活;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多去付出,不断地彼此感恩。

22、许多时候,许多美好的事物,能得到的是秋之一叶,是值得珍重的缘分,而

23、(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财物收藏得越多,则会失去得越多。还不如在积聚多的时候能够自动地散财。从高位上迅速地跌落下来,还不如始终就处在中下等的地位管束住自己。所以古人说“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这是一种很深的见识。

24、(佛心禅语)真正的菩萨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他是慈悲与善良在人们心中的人格化,所以菩萨就在我们的身边。舍近求远去寻找理想中的菩萨,是永远也找不到的,那只能使自己失去宝贵的生存机会。

修心养性禅味唯美图片

25、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26、先于教典留心,讨明理性,随起观行,名为干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发心,名人正位,即与顿悟同一智德。须知顿悟,本多生熏习,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种子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三

27、(佛心禅语)眼声耳色不思议,百草颠头受用时。表里洞然无一事,端能保护腊人儿。好日我同,遇缘即照。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28、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痛苦,必须看淡虚名浮利;想到得到幸福,必须舍弃虚名浮利。

29、往日的繁华。如花瓣在秋风中已凋零,已消逝。留下残花,余香。拈花一笑,对酒当歌,哀笛迎风而奏晚风轻拂。禅坐静心。云水禅心。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

30、(佛心禅语)有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师言:“婆婆对你不好是她的事,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晚辈都在看着。学着。既然对婆婆已经好到九十九分,只差那一分,那就给她满分吧!”——证严法师

31、(佛心禅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

3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33、(佛心佛语)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34、人生就像一面镜子,给欲望之心投影于黑暗,给清宁之心照彻于光明。世间的因缘际遇深不可测,我们不知从前生哪个喧闹的城,迁徙到今世这个陌生之都。向佛之路是平坦宽阔的,不是赶赴红尘,洪水里来,烈火中去,非要将你伤得血肉模糊,才算是走过劫数。

35、(心灵禅语)对于人的幸福和安乐来说,物质条件固然不可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充实和愉悦。人活得有信念。有品位,即使没有富贵权势,也会有幸福的人生。

36、(宋代高僧佛果四大戒律)①势不可使尽,若用尽,祸一定来;②福不可享尽,若享尽,缘份必断;③规矩不可行尽,若行尽,会予人麻烦;④好话不可说尽。若说尽,则流于平淡。戒深奥在于:永远保持不及。求缺的境界,方可做到大智若愚。持盈保泰。

修心养性禅味唯美图片

37、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做人,看脚下,走好当下的路,是修学道路抑或人生之路的关键。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脚下若不安稳。眼睛若不明白,其理想。抱负与能力都无济于事。

38、(天天禅语)供养诸佛菩萨最好的香不是物质之香,而是精神之香。烧吝悭,供布施之香;烧贪欲,供净戒之香;烧嗔恚,供忍辱之香;烧懈怠,供精进之香;烧散乱,供禅定之香;烧愚昧,供智慧之香。

39、当生活中我们遭遇到不好的事件和违缘时,我们都要去正面思维,都要心存感恩,同时在生活中保持一分警醒,随时观察,随时觉知,看见好的事物。好的物象,要学会随喜,给他人一份鼓励,给自己一份认定;看见不好的场景和人事,马上要觉知那是自我内心的投射,要生惭愧心。

40、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虽有所不同,但论及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认为佛法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只要你用心,你也能领悟佛的真谛。

41、修行人要有佛陀的大慈悲心,要有拔除众生苦难的意愿和担当,要心系众生的苦乐。众生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大家要互相共勉;为工作而生活,为救度众生而努力。

42、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摩诃般若经》卷十二,随喜品

43、佛教说:“修行修心”,修心就是与烦恼欲望作战,若是不能克制物欲,修行便会走火入魔。要能在烦恼诱惑边缘获胜,就要依恃“智慧”的约束,发挥“自制”的力量。

44、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45、(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家族的高贵和社会的地位,而在于奉献爱心,相互包容和彼此关怀。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46、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太多的奢求,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最后是索求的越多,所得的越少,怀有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就不会为物质所累,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纷争,树立敌人,当一个人放下一切私欲时,就会达到“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的境界。

47、譬如两木相磨,便有火生,还烧是木;如是迦叶,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还烧实观。实智慧生,无智便灭,智与无智二相俱空,无作无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48、当你快乐时,那快乐是否令人赞叹,要看你的快乐能否永久;当你富有时,那富有是否令人尊重,要看你的财富源于何处。归于何处;当你自感聪明时,那聪明是否令人敬仰,要看你的聪明用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