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格言大全 > 经典名言

托尔斯泰名言佳句(精选101句)

2022-03-12互联网 经典名言 手机版

1、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2、恶魔喜欢群聚在有闲阶级人们的脑髓里。《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3、世界上没有人能制造像金钱一样多的罪恶。《波库斯克》第八章——托尔斯泰

4、刑罚是与成熟的人类愈来愈不和的概念。《人生之道》第十五章——托尔斯泰

5、只有付出爱的人,才是真正生活着的人。《人生论》第二十五章——托尔斯泰

6、想要拥有自由,就要适应无欲的自我。《人生之道》第二十二章——托尔斯泰

7、艺术是一种谎言,我已经无法再去爱美丽的谎言。《给菲特的信》——托尔斯泰

8、满足自己的人,其实只拥有一点点值得满足的东西。《人生之道》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9、被称作信仰的,不过是对信仰所作的说明而已;而被称为是社会和国家的生活的,则是信仰本身。

10、所有的女性问题,只出现在违背真实劳动规则的男性之间。《怎么办》第四十章——托尔斯泰

11、教育是以追求平等的欲望,与提升教养的不变法则为基础的人类活动。《进步与教育的定义》——托尔斯泰

12、在议论的最高潮当中,人们忘记了真理。真正聪明的人,会中止议论。《人生之道》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13、语言,只要我们不特意去赋予它错误的意思,它会一直有它清楚的意思。《怎么办》第三十九章——托尔斯泰

14、人们可以不去想什么是坏事,但是一定要认为做坏事是一种罪恶。《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六章——托尔斯泰

15、爱并非是理性的归结,也不是某个活动的结果。爱是充满欢喜的生命活动。《人生论》第二十五章——托尔斯泰

16、暴力无法人们,只会刺激人们。所以很明显,暴力根本无法改善人们的生活。《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17、自我牺牲与苦恼,是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使命,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造福群众。《怎么办》第三十七章——托尔斯泰

18、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读书也能变成好人,如果尽信书上所写的,只会使人变傻。《人生之道》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19、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要好好地保护自己,而是为了要不停地完成我们的人生事业。《人生论》第三十三章——托尔斯泰

20、有一些好事,常常是在不经意中完成的,所以越想努力做好事,反而会使事情更糟。《两个骠骑兵》第九章——托尔斯泰

21、活着与死去是一样的。好好地活着,如同好好地死去。因此,为了要好好地死亡,必得努力不懈。《日记》——托尔斯泰

22、痛苦,深切的同情除外,是由于害怕对忍受痛苦的人所表示的高度敬意会变成对他的侮辱。《十二月的塞瓦斯托堡》——托尔斯泰

23、国民在社会上主要的不幸,都是官府、无数的官员所制造出来的。不只我们的国家是如此而已。《怎么办》第三十一章——托尔斯泰

24、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征服他人的人身上,而在于能够战胜自己,不让动物性本能支配自己的人身上。《怎么办》第二十二章——托尔斯泰

25、只有完成内在的道德,才能改善个人与社会的生活——这是人类的生活法则。《宗教是什么及其本质是什么》第十五章——托尔斯泰

26、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几乎全都只不过是有钱人所想的罢了,而且有钱人只把它当作打发余暇用的东西。《人生之道》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27、平等,就是承认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利用大自然恩惠的权利、享受公共的权利,以及拥有个人人格被尊重的权利。《人生之道》第十三章——托尔斯泰

28、谁都知道,在会话,特别是商讨事务的会话时,根本没有必要去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只要记得自己想要说的话就好了。《波尔库斯克》第一章——托尔斯泰

29、人类一直在追求财富。要是人们知道财富可能会使人失去幸福,或许人们会有和追求财富时一样的热情,致力于远离财富吧?《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30、恶魔有各式各样引入上钩的钓饵。但是,对于懒惰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钓饵。即使看到没有饵的钓钩,懒人也会自动上钩。《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31、一个人如果说他爱神,但却不爱他的邻人,那么他是在欺瞒世人。如果他说他爱邻人,但是却不爱神,那么他是在欺骗他自己。《人生之道》第五章——托尔斯泰

32、舍弃自我的人们都是坚强的,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隐藏着神。他们能够舍弃自我,是因为在他们心中,不是自己而是神在活动。《怎么办》第二十五章——托尔斯泰

33、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爱,在过去已经不可能,也不可能在虚幻的未来。爱,只有在现在这一瞬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34、终日玩乐的富有人们,热衷于用奢豪的生活来欺蒙世人的眼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该受入轻视的,也感觉得到别人的轻蔑眼光。《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35、悔改,是认清自己的罪过,并有与之对抗的准备。在信念尚未衰弱之前,尽早抓住悔改的机会。为油灯添油,必须趁火尚未熄灭之前。《人生之道》第六章——托尔斯泰

36、阻碍人类去实行义务的,并非疾病。如果你没有办法用劳动来奉献自己,那么你就奉献出你的智慧,教人们如何以笑面对人生吧!《人生之道》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37、在失去对神的信仰之时,我如同死去了一般。要是没有寻觅神的痴望,我恐怕早已自杀了!感谢神,只有在寻求上帝之时,我才是真正地活着。《忏悔》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38、所有的人都要充分地利用全人类的理性所完成的一切,而且不能不利用。但是,我们还是必须要用我们的理性,好好地检讨全人类的理性产物。《人生之道》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39、虽然我不说训育表现出入类本性中坏的一面,但是训育却是证明人类思想不成熟的一种现象,因而不能成为人类理性活动——亦即科学的一定基础。《训育与教育》——托尔斯泰

40、我们常说时间在流,这是不对的。正在前进的是我们,而不是时间。我们在河上行舟之时,常常以为是两岸在动,而不是船在动。时间之于我们,也是如此。《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41、所有真实的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胸中有物、有写作的能力,并且有阅读与观察的能力,以及即使在最严格的法庭之中也能妥善照顾自己的能力。《给盖霍的信》——托尔斯泰

42、语言可以连系人与人,也可以分开人与人。语言可以表达爱,当然也可以表达敌意与憎恶。对于让人们分离的表现敌意与憎恨的语言,我们必须要十分警戒。《人生之道》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43、科学家和艺术家,可以说只有在他们以奉献自己给民众为目标的时候,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才会对民众有益。但是,他们现在却以奉献给政府和资本家为自己的目标。《怎么办》第三十四章——托尔斯泰

44、所谓肉体的死亡,是指空间上的肉体与时间上的意识之消失。然而,构成生命基础的东西,也就是这个世界与各个存在的生命之间所成立的特殊关系,是不会消失的。《人生论》第二十八章——托尔斯泰

45、你最好在心中刻着:就算他是个非常不道德、不公平、愚蠢且令人不愉快的人,如果你停止对他尊敬,那么不只你与他的关联,就连与世界所有心灵上的关联,都会因此中断。《人生之道》第三章——托尔斯泰

46、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只有自由才是所有真实教育不可欠缺的条件。这是我一直没有改变的想法。用处罚来惩戒或用褒奖《权利等》来约束,借以让学生学习某种知识,不但无法帮助真正的教育,还是教育的最大阻碍。《

47、耶稣基督说:你们必须重生。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意味着有谁在对人下令降生,而是人们必然会如此。为了拥有生命,人们在生存当中就必须重生,而每次的诞生都是根据理性意识。《人生论》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48、要完成艺术作品,必须要明确地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划清两者之间的界线。另外,还必须要有一个写作的态度,那就是我们不是要写原本就存在的东西,而是要写应该存在的东西。《给盖霍的信》——托尔斯泰

49、人们依自己的判断力而时常犯的一个极大的错误,是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都是好的。人们喜欢富裕,因而在人们内心当中,明明认为财富不是好东西,却硬要强迫自己把富裕想成是好东西。《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50、未曾堕落的人,厌恶并耻于思考论及有关性的种种。要珍惜这样的感觉与心情,这种感觉与心情能够深植于心,并不是毫无理由的。这样的感觉与心情,能帮助人们保持童贞,并免于犯之罪。《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51、要正确地为艺术下定义,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把艺术当作快乐的手段,而必须把艺术看做人类生活的条件之一。如果用这样的眼光来看艺术,我们不能不把艺术定为在人际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艺术论》第五章——托尔斯泰

52、学校不能介入只有家庭应该担负的训育工作。学校不能给予褒奖或惩罚,也没有这种权力。最优良的学校管理,是给予学生完全的学习自由与自治。我相信如此才是正确的作法。《亚斯那雅·波里亚纳学校报告》——托尔斯泰

53、富有是罪孽深重、肮脏下流之物。尤其是靠土地私有而发财,没有比这更罪恶更下流的财富。所谓的土地所有权,全部都是从全世界一半人口手中夺来,被某一部分人据为已有的合法正当的继承财产。《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54、断离宗教而想建立道德的尝试,就如同打算移植喜爱的花草,但却认为根无用且碍眼而把根摘掉的幼童作为一样。没有宗教为基础,不可能会有毫无虚假的真实道德,这就如同世上不可能会有无根的植物。《宗教与道德》——托尔斯泰

55、不结婚也能过活的人结婚了,就像一个没绊到任何东西也会跌倒的人一样。绊到东西而跌倒,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怎么会有人莫名其妙就跌倒呢?如果能够保持童贞、不犯罪的生活,那么最好不要结婚。《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56、艺术的评价,换句话说,依靠艺术来传达感情的评价,是依据人们了解人生意义的程度来决定的,亦即依靠思考什么是人生中的善、什么是人生中的恶来决定的。而人生中善恶的判定,是依靠宗教来决定的。《艺术论》第六章——托尔斯泰

57、抵抗性欲,是一场极其困难的战斗。除了从性欲中解放出来的幼儿和老年人,不论境遇、年龄,谁都无法避免这种战斗。所以,成年人及未步入老化的人们,不论男女,不可不随时防御这个伺机进攻的敌人。《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58、如果今天能做一件好事,绝不要延迟到明天。因为,死,从来不会想你该做的事到底做完了没?死是不会等待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因此,对人们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手边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件事。《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59、人们想创造真实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许多条件。首先,人们必须领会当时最高水准的世界观,其次必须要有表达经验和情感的欲望,以及某一种类的艺术才能。然而,同时具备这三种条件的人,实在非常稀少。《艺术论》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60、我们应依别人的作为来尊敬他,而非依他的身份或财富。所做的事对人们越有益,越值得尊敬。可是,我们这个世界却刚好相反。人们尊敬只会吃喝玩乐的有钱人,却不尊敬对所有人类有极大贡献的农民与工人。《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61、女人对男人的事业来说,是个很大的绊脚石。如果你既想要爱一个女人,又想成就什么事业,这实在是很困难的。有一个方法既可以除掉这层障碍,又可以让你去爱一个女人,那就是——结婚。《安娜·卡列尼娜》第三部·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62、真实的科学与真实的艺术,具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内在的,科学家或者艺术家,他们不为私欲,并且舍弃自我来完成自己的使命。第二个特征是外在的,他们的作品,可以和一直追求幸福的所有人们产生共鸣。《怎么办》第三十七章——托尔斯泰

63、艺术是存在的。如果把艺术当作目标,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出入类灵魂真实的一面,并诉说无法用简单文字来表示的秘密。只有如此,才能成就艺术。艺术就如同显微镜。艺术家把自己灵魂的秘密放在显微镜下,让世人知道人类共通的秘密。《日记》——托尔斯泰

64、富有的慈善家们没有注意到,他们施舍给穷人的东西,往往是从更贫穷的人们手中压榨来的。神若不赐给人们一日,也不会赐给人们力量。所以,每一日每份力量,人们都将之奉献给劳动,而报酬也就在劳动当中。《安娜·卡列尼娜》第三部·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65、谁若想救自己的性命,必会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和福音而丧失性命,必会救得性命。只有拼命理解其道理的人才能认识真爱。也就是说,只有领会爱自己生命的入也许会灭亡,反之轻视自己生命的人却能获得永生的人,才能认识真正的爱。《人生论》第二十四章——托尔斯泰

66、要提升自己的生活。仅仅如此,也能提升别人的生活,而达到视人如己。因此,我若提升了我自己,也就是提升了所有的人。《教条神学批判》结论决定什么东西是必要的或是好的之主宰,既不是别人的意见也不是世界的潮流,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心。《忏悔》第三章——托尔斯泰

67、以恶制恶,是除了增添恶事之外,其他什么也得不到的愚不可及的举动。不仅只有基督教如此劝戒人们。不以暴力制恶,不与暴力对抗,对所有的暴力持之以恒地抱着忍耐,这样才是得到人类最基本自由的惟一方法——基督教曾如此训示过人们。《生命终曲》第五章——托尔斯泰

68、只要一感觉到肉体上的痛苦,就可以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可能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在精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若是感到忧郁或烦躁,一定会思索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是爱了不该爱的,也许是没有去爱必须爱的缘故。《人生之道》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69、宽恕并不是口头上说:我原谅你了!就好了。对于对自己无礼的人的恨意,亦即敌意,都要从心里扫除干净,这才叫做宽恕。为此,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罪恶。如果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罪恶,我们_定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比惹我们生气的人的行为,还要恶劣得多。《人生之道》第十五章——托尔斯泰

70、为了能够堂堂正正地生活,人们不能没有理性。因此,人们最需要保重的,就是理性。但是,为什么就有一些人用烟草、伏特加、鸦片等来毁灭自己的理性,从中寻求快乐?因为这些人不想过好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理性指导他们——只有毁灭理性,才能如愿以偿。《人生之道》第七章——托尔斯泰

71、训育是为了造就能让别人觉得了不起的人,而加诸于他人的一种强制性充满暴力的教育。而教育,是以求知欲及传授别人自己的知识之欲望为基础的一种自由人际关系。教授,是训育与教育的工具。训育与教育的相异之处,在于强制的有无。训育是强制性的教育,而教育是自由的。《训育与教育》——托尔斯泰

72、首先浮现在人们心中的人生惟一目标,当然是自身的幸福。但是,人们不能单单只想到自己的幸福,即使在人生中好像有幸福。只要自己好就是美满的人生,像这种充满自私的人生,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一步步迈向苦恼、不幸、死亡、毁灭,而且会很难停止地向前猛冲。《人生论》第二章——托尔斯泰

73、人类吃食动物并没有罪恶感,这是假传教士教导人们上帝会宽恕吃食动物的人的缘故。但是,即使在某书上写着:杀食动物没有罪,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比在任何书中还清楚地写着:人不能不爱惜动物,而且和人类一样,不能杀害。只要良心没有被抹杀掉,这是人人都理解的事。《人生之道》第三章——托尔斯泰

74、上流社会的艺术内容之所以会变得贫乏,是因为艺术使得宗教性的活动以及大众的活动日渐减少,使传达艺术情感的范围越缩越窄。因为生活在权力与财富中的人,不了解什么是苦,他们所经验的感情范围,和劳动大众固有的感情范围比较起来,显得极其狭窄、贫乏,而且没有意义。《艺术论》第九章——托尔斯泰

75、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在于权力。何谓权力?权力是转移到一个人身上的民众意志总和。那么,民众的意志是在怎样的条件之下转移到一个人的身上?只有在个人能够表现众人的意志之时,才可能发生意志的转移。权力就是权力,换句话说,权力是我们不了解的一个字眼。《战争与和平》尾声·第二部·第五章——托尔斯泰

76、我曾听说过,有一个好酒的禁卫士官在到处借贷信用透支之后,用三卢布一瓶的代价,向他从未借贷过的理发店借了法国制的发油,并将这个发油代替车油,涂抹在他自己的马车上。近代的社会不是也常发生同样的事情?只是近代的社会狂乱无比,被浪费掉的恐怕不是法国制的油,而是人类的性命。《近代的奴隶制度》第二章——托尔斯泰

77、感觉到自己正在危害自己的健康,以及烦恼如何恢复健康,特别是因为现在身体不适,所以等身体好了再做的想法等等,都是引导人们犯错的大诱惑。这不正意味着,人们不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却一直觊觎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对现在所拥有的感到喜悦,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力量。《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78、一百个人当中,一个人支配九十九个人,这是专制政治;如果是十个人支配九十个人,这一1做寡头政治。如果是五十一个人支配四十九个人《这只是空想。事实上,是在这五十一个人当中的十到十一个人,支配其余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还有比这更可笑的想法吗?但是,这种想法正是那些试图改良国家组织的人所有活动的基础。《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79、不要畏惧罪恶。绝对不要对自己说——自己无法维持不犯错,或是自己已习惯犯错,或是借口自己很脆弱等。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与罪恶对抗。今天无法战胜罪,就等待明天,明天不行,’再期待后天,就算后天也没有成功,在你死去之前总会打败罪恶的。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与罪战斗,无异于一开始就放弃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人生之道》第六章——托尔斯泰

80、科学和艺术就如同肺脏和心脏一样,两者互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只要其中一个故障了,另一个就无法正常地运作。真正的科学是研究真理——亦即某个时代的社会中最重要的知识,并灌输真理到人们的意识中。艺术的工作,就是把真理由知识的领域转移到感情的领域。所以,要是科学走上错误的道路,艺术也有可能会走上同样错误的道路。《艺术论》第二十章——托尔斯泰

81、对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如下的答案——其不要对自己说谎。不管自己的人生之道偏离了理性所开创的真理之道有多远,也不惧怕真理。其舍弃自以为比别人正确、比别人优越、唯我独尊的骄傲,视自己为罪恶深重的人。其实践人类恒久不变、光明正大的规则。亦即为维持自己和别人的生活而努力,与大自然奋战到底。《怎么办》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82、以前,使教会和国家权力中的暴力正当化的神学,其高深的知识,仅止于神职人员而已,庶民只能毫无怨言地信奉着像是皇帝、神职者以及贵族的权力是神圣的之类的既成结论。同样地,现在的哲学、法学等所有科学的高深知识,都已被科学家们所独占,庶民只能毫无怨言地相信像是社会体制应该就是目前的情况,不会有任何其他形态的社会存在之类的结论。《怎么办》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83、人必须相信什么.人不能没有信仰。但是,你不能相信别人所说的事,你应该靠你自己思想的发展,用你自己的理性来判断、斟酌,而后才能相信。这也就是说,相信神,相信真实永恒的生命。《光在黑暗之中闪烁》第一幕第十五场.要光荣地活着,不可以不知道自己当做之事及不当做之事。因此,信仰是必要的,信仰知道人为什么活在世上。所有理性的人类都拥有这样的信仰。《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84、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为了要真正地去爱别人,必须要真正地放弃对自己的爱。我们常常让别人和自己坚信我们是真的想要去爱别人,而事实上我们仅在嘴里说着,确确实实却只爱自己。我们很容易忘却别人的三餐或睡眠,对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如此的。因此,想要确确实实去爱别人,以及放弃对自己的爱,必得在忘记别人的三餐或睡眠之时,也同样地忽视自己的三餐及睡眠。《最初的阶段》第七章——托尔斯泰

85、死亡也好,就算死亡会造访我们每一个人也好,这并不是确确实实的。也许明天、也许午后夜晚来临之前、也许夏末、也许冬初,死亡即将来临,但也并不确实。为什么我们会准备如何过夜、如何过冬,却对死亡毫无准备?不能不对死亡有所准备,预备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好好地过生活。越是能好好地过生活,死亡的恐怖便会越少,死亡也会变得轻松。对于圣人来说,死亡是不存在的。《人生之道》第二十九章——托尔斯泰

86、特地为节育而下功夫,不是什么好事。养儿育女的辛劳,是为了赎性爱的罪,节育的人,便是在逃避此种刑罚,且节育的行为就如同违背人类良心的杀人行为一般。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性行为,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会磨损女性的体力与精神。《克罗采奏鸣曲》结语保持童贞是违反人性的,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保持童贞并非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还能够带来比幸福的婚姻更幸福几倍的人生。《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87、你问我是要继续写下去,还是就此停笔。我用同样的问题来思考自己的情况,在此就照我思考所得的结论来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自觉写作是为了将对人类幸福有帮助的重要讯息传达给人们,并且不在意是否具名,也可以不接受其所得的利益,那么你一定要继续写下去。但是,你的主要目的如果是私人的利益,那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写。如果你已开始怀疑你写作的动机,那么还是停止写作比较好。《给别斯索诺夫的信》——托尔斯泰

88、观察现代世界的人类生活,亦即仔细地观察芝加哥、巴黎、伦敦等都市,或者工厂、铁路、机械、军队、大炮、军防要塞、教会、印刷厂、博物馆、三十层楼高的大厦等等,然后试着问自己,人类为了能过好的生活,什么是最重要而且必须做的?这个惟一而且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是——彻底停止人们正在做的无意义的一切事情。像这种无意义的事物,大概占了现代欧洲社会全部活动的百分之九十九。《人生之道》第二十二章——托尔斯泰

89、未来的艺术家,他们可能靠着某种劳动来维持生计,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可能不断地在努力,把自己内心流动的精神成果,尽可能平均地给予每个人。他们将自己内心中所产生的感情,尽量地传送给每个人,这是他们的乐趣也是报酬。自己的作品能够广泛地流传,这应该是艺术最大的喜悦。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因为极少数的金钱,而将自己的作品交到别人的手上?就连未来的艺术家可能也无法理解吧!《艺术论》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90、我现在的处境是——该做的事都没办法做。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错误!作为我们生命基础的内在活动,才有可能支配这种状况。即使你因为身陷囹圄或者疾病,被夺走了所有的身体活动;即使你遭受到羞辱、迫害,你的内心世界,仍在你的支配之下。就算你的脑子可以叫你去责备别人、羡慕别人、憎恨别人,但是在你的心中,你可以压制这些感情。所以,你的生机中的每一时刻都是你自己的,没有人能从你的身上将之夺走。《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91、人类靠三种办法养活自己,一种是当强盗,一种是接受别人施舍,另一种是工作。靠工作与他人施舍来过活的人,很容易分辨,而靠当强盗来维持生计的人,却无法马上看出来,因为强盗有两种。一种是靠暴力来强抢别人财物或是偷窃,亦即单纯的强盗。谁都可以认清这种强盗,而他们本身也知道自己是强盗或窃贼;这种人会遭逮捕,也会被刑罚。另一种强盗,则是不认为自己是强盗,不会遭逮捕,更不会有刑罚,并用政府所允许的方法来榨取劳动的人们,强夺他们劳动的成果。《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92、只靠别人的劳动来生活,而自己一点也不劳动的有钱人,不管他们如何称呼自己,夺走别人的劳动而自己却不劳动的人,都是强盗。像这样的强盗有三种:第一种是不知道自己的强盗作为,也不在意这种作为,并在自己兄弟中旁若无人地做这种勾当的人;第二种是明知自己的作为是错误的,仍然以其军人或公务员的身份,或者以教育他人、著书、出版等,来使自己的强盗行为正当化的人;第三种是了解自己的罪恶,并努力脱离这种罪恶的人。可喜的是,第三种人正在逐渐增加当中。《人生之道》第九章——托尔斯泰

93、世上没有不生病的强健体魄,也没有用不完的财富,更没有恒久不变的权力,这些全都是易脆的飘渺之物。人们把健康、富有、权力当作人生的目标,但是即使达到了这些目标,人们仍无法挥去不安、恐怖、悲哀的阴影。那是因为人们必然会见到尽自己一生所得到的全部,一点一点地从手中消逝,以及自己在不断地老去,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人们要怎样才能,除去自己的不安和恐惧?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我们的一生托付给永远不死、永远不会消失毁灭、活在人们心中的灵魂。《人生之道》第二章——托尔斯泰

94、爱神与你的邻居!这样的人生法则,是既简单又明了的,每个人只要稍微懂事,就可以真心意识到这个道理。所以,要是没有虚假的教育,且所有的人都遵守这个法则,这个世界就可以成为天堂。但是,常会有一些虚假的传教士,他们承认不是神的神,把不是神的法则当做是神的法则,并向人们传播。人们因而深信这些虚假的传教,而远离了人生真正的法则,疏远了对神的真实法则的责任。所以,人类的生活变得痛苦,也变得更悲惨。如果你不爱神,也不爱你的邻居,那么也不要相信任何的教诲。《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95、艺术作品越简单易懂,越是优秀。艺术越是单纯简洁,越能清楚地传达情感,并且容易理解。在理论性的思想领域中也是一样,越是单纯、简洁、明了的思想,越有传播的价值。在艺术的领域中也完全一样,单纯、简洁、明了,是艺术形式中最高的成就,这必须要靠很大的才能与努力,才有可能达成。《艺术论》备忘录作家或画家在见到别人的苦难时,只顾观察如何重现这种苦难,而忘记同情他人,令人觉得有点变态而且没有道德。但是,这并不是没有道德。一个人的苦难与创作艺术的精神作用比起来,如果这精神作用是好的,则苦难便显得微不足道。《日记》——托尔斯泰

96、圣经中的传说记载着:人类的祖先亚当,在追求伊甸园之前的幸福条件是不需要劳动的生活,也就是怠惰。喜好怠惰的性情,仍然残留在追逐伊甸园的人们身上,然而这些人们也同时受到所有诅咒的纠缠。因为,人们只有在滴下额头上的汗小时,才能得到食物,而且这种劳动的精神,更不能让人们心平气和地贪求怠惰。如果人们能够认为,虽然自己贪求怠惰的生活,但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并且时时刻刻都能尽自己的义务,那么他可能已经找到了原始幸福的其中一面。也有团体,一直贪求这种毫无非难余地的有义务怠惰,这种团体就是军队。军队生活的最大魅力,是军队生活只有在这种毫无非难余地的有义务怠惰当中,才有存在的可能。这个道理,可能永远都不会改变。《战争与和平》第二卷·第四部·第一章——托尔斯泰

97、心胸狭窄的人,他的苦恼是由于不明了别人对他的评价而产生的。所以,不管是任何的评价,只要清清楚楚地被表明出来,苦恼就会立刻消失。《童年》第二十一童虚荣心和真实的悲伤,是完全矛盾的两种感情。但是,两者同为深植在人类本性中的感情,所以即使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驱走人的虚荣心。悲伤时的虚荣心,是希望别人能为他悲叹,希望别人能把他当成不幸、坚强的人。像这样狡猾的希望,虽然我们自己不曾发现,但是每当我们极度悲伤的时候,它就会纠缠上我们,从悲伤那儿夺去我们的力量、尊严与诚实。《童年》第二十八童只有深刻爱过的人,才会尝到刻骨铭心悲伤的滋味。但是,追求爱的欲望又为他中和了伤痛、愈合了伤口。因此,人类精神上的特质比肉体上的特质,更加充满活力。悲伤是绝对无法杀人的。《童年》第二十八章——托尔斯泰

98、基督教废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个规则。然而,却有一些人,不但一直坚守这条规则,还将这条规则充分地用在刑罚或战争上,更甚者岂只是以眼还眼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原因,他们便下令开战,然后牺牲了几千万人。这些人要是将这条规则极小规模地用在自己身上,那么他们根本没有愤慨的权利。因为,经国王或皇帝的命令或同意而被杀害的人民,有数万甚至百万之多,而国王或皇帝如果遭到杀害,不是顶多只有一个人而已吗?身为国王或皇帝的人,对于亚历山大二世《注:俄罗斯皇帝,遭暗杀身亡。一八一八——八八一年》或温贝耳特王《注:意大利国王,遭暗杀身亡。一八四四——九。年》之类的暗杀事件,不仅不应该感到愤慨,像他们不停地是非不分滥杀人民,就是给人民杀人的模范,要是这类的暗杀几乎都从不发生的话,那才教人惊讶。《戒杀》——托尔斯泰

99、选择职业军人这个行业的人,或许会因他的职业而受到许多赞扬和奉承。但是,这是个令人可耻的罪恶事业,军人的阶级愈高,所犯的罪也就愈多。我要从这个呼吁当中提出明确而清楚的说明——因为受到刑罚的威胁或者被收买,而与军务有关的人们知道,进入军队即犯了违反信仰、道德与常识的严重错误。所谓违反信仰,就是加入杀人者之间,并成为他们的成员之一,而毁灭了自己所信仰的神的法规,所谓违反道德,就是同意人们去做这些,因为人们对权力刑罚的恐惧感,或者因为某些人的私欲,而衍生出来在我们的心中无法认同的坏事;所谓违反常识,就是军人们认为在战争之时,没有比因拒绝军务而受的惩罚还要大的灾厄,然而在战火之中,他们却不得不置身于同样程度的灾厄之中。而在这些人当中,特别违反常识的人,是加入夺走别人的自由并强迫别人加入军队的伙伴。《斯德哥尔摩和平会议演说草稿》——托尔斯泰

100、教会的教义,原本是从一点点的玩世不恭衍生而来的,而今日的基督教,却视其为最邪恶的敌人。那些圣职人员将自己奉献给任何事物,惟独不奉献给耶稣的教谕,因为他们根本不赞同耶稣的教谕。《教条神学批判》结语教会的教义如今和基督教处于完全敌对的状态。教会的教义已脱离了基督教的精神,并扭曲了基督教的教谕,甚至以其生活的全体来否定基督教的教谕。也就是他们非但不谦虚,而且自大、奢豪而不朴素;他们不责备别人,却用暗喻隐讽苛刻地奚落别人,他们不原宥别人的侮辱,而报以激烈的争执,他们不容忍罪恶,反而以刑罚来处置罪恶。教会与基督教,两者都相互否定。《教条神学批判》结语如果没有教会,将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假设教会消失了,耶稣的教谕可能就会以其原貌而流传于世。耶稣的教谕并不是耶稣随心所欲的希望,事实上,耶稣所教给人们的,是他本人的一举一动,也就是说,耶稣就是教谕。要做好事,人们见到良善,便会歌颂上帝。只有这个教谕,与世界同生,只要世界不毁灭,它就会永远存在。《教条神学批判》结语以基督为基本而发展的教会,其教义所述的基督教要是完全不存在的话,现在自称为基督教徒的人们,应该会更接近基督教的教诲,亦即

101、强盗的重要工作是掠夺富有人们的财富;而政府的主要工作却是掠夺贫穷的人们,并庇护帮助政府掠夺的富有人们。盗匪们以自己的性命为赌注,来进行自己的工作,而政府几乎无须去涉及任何的危险。强盗不会用暴力来强拉别人入伙,而政府却是以暴力来集合军队。强盗大都会平分他们所抢来的财物,而政府却施行不公平的分配——参与组织欺诈越多的人,所得的报酬越多。强盗们不会有计划地使别人堕落;而政府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却利用虚假的宗教教义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训,来堕落所有的国民,包括儿童。不管是多么残忍的强盗,即使是史坦·拉郡《注:农民革命军的领导人。一六七一年被处死》或者是卡尔苏西《注:法国名盗。一六九三——七九一年》,与以残忍、冷酷以及巨细靡遗的苛判方法,而有残酷之名的依凡大帝《注:早期的俄罗斯皇帝。一五三。——五八四年》,或是路易十一世《注:法国皇帝。一四二三——四八三年》,或者伊莉莎白女王《注:英国女王》等比起来,实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然而,如果与想出死刑、监禁牢房、惩治大队、流放等方法反抗的群众、发动杀戮战场等标榜立宪、现代自由主义的政府比起来,实在是望尘莫及。《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