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最新读书沙龙心得体会50字(4篇)

2023-10-26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50字篇一

20xx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我们都知道最初的读书日是为了纪念大文豪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这一天是他们的辞世纪念日。时至今日,读书日仍然独具魅力,为世界所重视。读书于我,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因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的警言训导,更是因为源于自己内心对美文的呼唤。徜徉书海,一字一句都可以把生活中那些平淡的辰光换成无边享受的时刻,也许只有那句“最是书香能久远”才最能表达我爱读书的心声!

还记得上大学的第一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 张欣老师兴致盎然地向我们介绍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和《苏东坡传》 (《the gay genius,the life and time of sutungpo》)。而后在写作课上, 李娟老师引用了再精彩不过的总述:“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慈悲的微笑,也许这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在怀着惊叹的心情读完这段精辟的文字时,我已被林语堂先生的文笔折服了,自然也对他笔端下的苏东坡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而老师也极力推荐我们去看《苏东坡传》(即《快乐的天才——苏东坡的生活和时代》)。对于好书,我总是无法抗拒,自是奔向图书馆一睹为快。那种遇好书时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情,我们都真切地体味过,也许,此时书的最好价值才尽现,读书也便成了快乐的真谛!

在两度品读《苏东坡传》后,对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平易、真诚,一袭简单的长袍,却尽显大家风范。首将“humour”译为“幽默”,令人叫绝!称他为“幽默大师”,最为相称。我深羡林语堂先生的求学经历:赴美入哈佛大学文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学成后的林语堂先生教学写作同时迸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对外教学的第一人,对外汉语专业的我也就更加痴迷于其人其著,他用英文写成的《武则天传》(《lady wu》)、《吾国与吾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t of living》)、《风声鹤唳》(《leaf in the storm》)、《浮生六记》(《six chapers of floating life》)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去阅读。

“既洞察人间宇宙人情学理,又能从容不迫以诙谐,是虽无幽默之名,已有幽默之实”,苏东坡即是如此。诚如《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最爱的一本英文著作,于我亦是最爱!

林语堂著,张振玉译的《苏东坡传》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场阅读的完美盛宴。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再现了千年之前的一代文学巨匠苏东坡的人生,在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对苏东坡的尊崇和喜爱之情。在书中,林语堂先生率性地袒露“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哪一个诗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高尚,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我忍不住要为这份真诚和可爱而鼓掌。而译者也保留了原著中众多的幽默色彩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跟自己的心走,选择喜爱的作家、诗人,或浅读几行文字,或写寥寥几笔感想,都觉得读书有无限的美好!就让我们沉浸于由饱满的情感而著成的书中,走进苏东坡,和他一起走过坎坷多舛却也豁达快乐的人生旅途。

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童年与青年;卷二:壮年;卷三:老练;卷四:流放岁月;共有二十八章,并有原序(怎一个“精彩”了得)和译者序。通读全文,我相信我们会为苏东坡的宦海浮沉而感慨,为他的至情至性而动容,为他的绝妙诗词而倾倒!

苏轼出生于北宋四川眉山的一个“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小城,父亲个性倔强沉稳,母亲程氏性情和顺,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天资聪颖,二十一岁的苏轼便高居榜首,不负父望。学而优则仕的他初涉宦海,却适逢王安石倡新法。面对新法带给百姓的苦难而反抗无力的苏轼只能无奈地自求外放,调至杭州做一名通判。

“三秋桂子,十里荷香”。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着他的心神,也轻触着他的文思灵感,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此时的苏轼官小无力,但并不失意消沉,或与妻儿泛舟湖上,或登山游庙,不负西湖的美意,清新精粹之诗自是呼之欲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似乎能够想象他吟诗时潇洒的神情。

多情的杭州总会发生许许多多的美好。在苏轼的一生中,歌妓、和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书中他(她)们的故事让人看来兴味十足,而主角苏轼最是“迷人”。于歌妓,他尊重并欣赏她们的才情和技艺,也会欣然地参与歌妓的宴席,面对她们的求诗,总会报以热情,从不躲避。“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如此细腻地描写女子的抒情诗,至今读来都觉得情调丰满,画面丛生。于和尚,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佛印,他和苏轼的斗智情节总是妙趣横生。苏轼好像天生就有一种神奇,总能用智慧和勇气把生活过得多彩多姿,自在无比。

时隔约十七年后,当苏轼再度回杭州的为官时,他所做的便是造福千年的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建立并完善杭城的供水系统,也绝妙地利用挖出的泥土筑成了苏堤,而“三潭印月”这一创造性的设计让我们不得不感慨苏轼在风景设计上的才华。“苏堤春晓”、“三潭印月”让自然美的西湖显得更为别致,真美留香,传之世界!苏轼曾有一半坚信他的前半生是住在杭州的,可见他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淡去了太多的美好,而似乎唯有杭州仍执着地保留着苏轼如此多的印记。飞逝的是时间,但留下的却是苏轼深深地和杭州融为了一体,已成为了这边风景独好!

慢慢地品读《苏东坡传》,我们仿佛和苏轼一起在旅行,一直行走在曲折起伏的路上,移城换景,情态百变。在他杭州任期满后,便被调至密州做太守,相比天堂杭州,密州是十分穷困的县,百姓穷苦至食不果腹、孩童饿死尸葬道边,凄惨之景让苏轼挨着最难过的时光,但他并不因此沉郁,而是竭力去抚养受饿的孤儿。困境让苏轼有了更为安详平和的心境,也更趋向于他所向的陶渊明的静澄恬淡。“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词易好”,正是在最为沮丧穷苦的密州,他写出了最绝妙的词——为思念子由而做的,人称“中秋词,自东坡词一出,余词俱废” 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永留传!后来也为了子由写出了《沁园春》,“渐月华收练,晨光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更有获得精神上解脱的《望云楼》“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等等。就是这样地出人料想,苏轼一路漂泊流离,一路诗歌酬唱,快意人生!

在进入徐州成为太守之时,已有丰富阅历的苏轼才开始真正谱写的人生的乐章。之前韬光养晦的他现为练达、充实、活跃的干练之才,他为徐州的百姓兴建工程,根治黄河水患,如鱼得水般地施展行政之能,此时的苏轼不是个文官,恰似一位战士,和百姓拼搏于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此中,他也便成了百姓之友。苏轼不论处于何地都努力地真正做到“有德于民,嘉惠一方”。

也许真是性格使然,“真纯”的苏轼如他自己所说,遇到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因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即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时的他惬意地成为了一个农夫,在城东的坡地手扶犁耙,自由耕锄,“东坡居士”也就应时而起。多面性的苏东坡在黄州渐显爱建筑的本性,诗意地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是他永恒不变的追求,乐天派苏东坡要为自己建一个舒适的家,筑水坝,建鱼池,种水稻,寻良种,劳有所获时他便欣然于做菜,东坡肉,独家秘制鱼,东坡汤等等。如此轻松达观的苏东坡被贬谪于此,很难说是一种惩处或是政敌的报复,于他,这实在是一种享受!

黄州时期的苏东坡经历得太多,不尽言说,“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随遇而安,他的处世哲学已有太多的精进。他不耽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如书中所言:“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狗苟蝇营的政治勾当之上”。诗人总是对月夜情有独钟,对美酒迷恋不已,对自然美景感触独一,加之有同道之友的相伴,月夜泛舟,吹箫弄笛,豪放超脱。情之所致,前后《赤壁赋》便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露,引得古人今人几多遐想和感悟。也许真的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始到工”,身处黄州的苏东坡似乎才情盎然勃发,不似于之前讽刺诗那么尖锐,“黄州词”透着一种畅快淋漓之感。“谁道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高昂豪情;“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婉约动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超然潇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波澜壮阔 ……绝妙诗词举之不尽,我叹为观止!

“此心安处是吾乡”。旷达高吟的苏东坡再次被无情流放,贬至琼崖海岛的他已是暮年,那时的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生活条件艰苦之极。只是“参透人生穷达”的苏东坡却安之若素,他的达观人生哲学不允许自己失去快乐,比之从前更应多份诙谐幽默!如当地无药医病时,他便对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总能以微笑面对悲景,以顺处逆,这看似简单,但当我们自己亲身去做时,才会发现简单处却蕴藏着奥秘,需我们用一生去求索。

“苏东坡——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先生的高赞最为贴切。他的被人赞为“天地奇观”的词、“天工与清新”的独创文人画、行楷皆善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也许“旷古奇才”都不足以表述他!

正如爱苏东坡的人们所说:“每每读到有关苏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读《苏东坡传》,读他的人生观,读他的品性,读他的诗词,读他的幽默,读他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也读他这个时代的文人政客的雅趣逸事 ……一点一点地走进他绚烂多彩的世界,里面有太多的你意想不到!

也许我之所以喜欢苏东坡,正如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所写的那样“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在他如此之多光耀千古的诗词中,我最喜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要经过多少人生风雨才会有的顿悟和超脱呢?文章传之天下,仕途历经坎坷,“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给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好的注释!

在杭求学的我们是幸福的,品读《苏东坡传》之时,可以邀好友畅游西湖,饱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之景,也走进苏东坡纪念馆,看他洒脱的神情昂首天外!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自己喜爱的书,让自己的心不再荒芜!就让我们走进“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也走入书中去经历别样的人生故事,感受那些落泪和笑颜,也收获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50字篇二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觉慧,觉民,觉新这三兄弟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性格,因为不同的性格,巴金给予他们的也是不同的结局。觉慧与觉民的结局,觉新很羡慕。他后悔了,所以他选择帮助觉慧。

还写了三个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女人,她们是琴,梅,鸣凤。如果当时黑暗的社会是一场战斗,那么琴是幸存者。鸣凤死得壮烈,也死得遗憾,她太有骨气,却没有理智。梅和她喜欢的人一样太听从长辈的话了。琴是个有理智,有骨气 ,又有毅力的人,所以她胜利了,她找到了属于她的幸福。

巴金笔下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因为被黑暗社会说压迫,又因为自己的处世态度,得到了不一样的结局。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

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二哥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说是<<家>>中最幸运的一个了!

三弟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坚定,他最初与俾女鸣凤相爱,但无情的长辈把鸣凤迫得投湖自尽,这成了觉慧心中一道永远的痛!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讨厌觉慧,因为他的自私,连鸣凤向他诉说一切的机会都给扼杀了,他还曾想过放弃鸣凤,让这样一个十七岁的纯结少女嫁给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鸣凤为他牺牲了,她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湿淋淋的尸体,和一个苍白的吻.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或许在那个时代,爱情的位置是何其次要的,但在今天,在我看来,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满的.

《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

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50字篇三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恰是一个阴雨蒙蒙的下午,手边尽是云气,起初倒的热水已经凉了,而我,好似做了一场黄粱梦。

沈从文老先生,别人言说他是赤子其人,星斗其文。诚如是。看完这本《湘行散记》已然是循着沈先生的脚步,细细赏过他的故乡。艄公的橹歌还在湘西雾蒙蒙的水面上回响,吊脚楼上隐隐约约有姑娘清脆的笑声,太阳落尽,晕出半边夕烧的天,我行过山,行过水,去偷窥了一场梦。

说来有趣,沈从文,一个当过土匪的苗疆汉子,在这本书里倒是对湘西的山水倾尽了一切温柔,他从新婚燕尔中抽身,大抵是把眼前的黛山碧水都当做了张兆和的黛眉,杏目,于是这山这水,都成了他的情书,或许是给他的小妻子三三,又或许是给养育他的秀美湘西。身心都怀着爱意的男人,对于一切都包含着温柔和孩子的天真。

他写_,_,船手,没有贬低没有陌生。好的故事都是从生活里来,每一个人是都鲜活的,真实轻快的鲜活。像周围的姑姑,叔伯,姊妹,兄弟。翻过纸张,还能看到他们和你轻快地打招呼,隔壁阿姊要下河浣衣,前院的小哥要跟船远航。

世务艰难,歌声未歇,从《湘行散记》中,我能看到最为真实的中国人形象,在砥砺前行中轻快地活着。而我始终坚信,能从如此温柔的人文角度来写人的,其内心一定是慈悲的。湘西的粗鲁野蛮他看见,但却并非鄙夷,他用苗疆特有的爽朗和赤子般的温厚尊重这些的存在,尊重每一个认真活着的生命。他从船上下来,走到土埂上,同湘西妹子唱着山歌,和年轻的纤夫亲亲热热地哼着粗蛮的小调,亦或是像豹子似的去找妇人。呵呦,多欢乐!

一河一船一书生。他行在湘西山水里,路过别人的故事,呵手提笔,写给情人。古人说诗词上乘讲究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沈从文的文字三分随意三分灵气,其余下的尽是对故乡山水色的倾怀柔情,而作起文章来,反倒像在作画,所有遗憾都在轻描中绘上了怜悯和惋惜。他是通透的清楚的,也是朴实的温厚的,人行走在这大千世界,总有着无数招摇,无数光怪陆离,在宁静里取热闹,想来也是先生赤子之心的原因。

《湘行散记》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个中国文人的人性关怀,在浆声橹影里,他听着艄公煎鱼的声响,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有唐以来都欣然往之的桃花源。

史铁生说过,写作,就是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轻轻抹去。而沈先生笔下清浅的湘西,随着社会改变已然星移物换,但文章永恒,或许某一天,你内心滂沱大雨,无处躲避,可以去看看沈先生走过的山水,听听船舱下潺潺流水,和我一样去偷窥一场梦吧。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50字篇四

在阅读《拿破仑传》时,我为之深深地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这位伟人一生辉煌的功业,同时,也出于对作者那细腻文笔的崇敬。

艾米尔_路德维希,不愧为一代传记大师。拜读其作品,犹如与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传主一生曲折的心路历程!

不难看出路德维希对于拿破仑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倾注了满腔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这长达600多页的巨著。不仅仅文采斐然,对于拿破仑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分析的细致入微,引人入胜。令每一个阅读者,都不经然随着传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诚然,拿破仑的一生,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比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我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终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

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

而这些,都不是我所最关心的,因为,最触动于我的却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或是他那进取进取的心态;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自信心……总而言之,他那极具魅力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绚丽而华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乃至死亡,这种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悬于苍穹。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活力和幻想,凭借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而今日,在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锦绣前程又一次展此刻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青年难道能够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参鉴之镜么

踏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坚信,我们的人生也必将辉煌!